普济方 - 第 1091 页/共 3614 页
沉香荜澄茄散
(出和剂方)
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
痿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大能补护。四十以上
者宜服之。
附子(炮去脐四两)沉香荜澄茄葫芦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炒)补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木香川楝(炮去核各一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二两)上同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盐末少许。煎八分去滓。稍热服之。如盲肠小肠一切气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艾硫丸
(出十便良方)
去邪养正。补真益脾。治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
冷心腹疼痛。霍乱吐利。自汗气急。下元久虚。小便频数。妇人冲任不足。月水愆期
。腹胁刺痛。崩漏带下熟艾(十两用糯米一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干姜(十两)生硫黄附子
附子理中丸
(出和剂方)
治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
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吐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
。并皆治之。
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小儿分
紫沉煎丸
(出医方大成)
治虚寒积冷。伏滞阴气。心腹膨胀。两胁疼痛。
巴豆霜(一分酒半升先入银器内煮之)硫黄(滴水研极细)青皮胡椒砂(各一两酒半半升研良姜(一别研)上为陈皮
北亭丸
(出和剂方)
治脾元气弱。久积寒冷。心腹胁肢胀满刺痛。面色青黄
。肌体瘦弱。怠惰嗜卧。食少多伤。噫气吞酸。哕逆恶心。腹中虚鸣。大便泄利。胸膈
痞塞。食饮不下。呕哕。霍乱体冷转筋。及五膈五噎。癖瘕聚。翻胃吐食。久痛久利
。并皆治之。
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浓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头锉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二两)白术(别捣末三两入两)上为末一升。
干药末亦得。
黑锡丹
(出和剂方)
治脾元久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目彻痛。
目瞪昏眩。及奔豚气上冲胸腹。连两胁膨胀刺痛不可忍。气欲绝者。及阴阳气上下不
升降。饮食不进。面黄羸瘦。肢体浮肿。五种水气。香港脚上攻及牙龈肿痛。满口生疮
齿欲落者。兼治脾寒心痛。冷汗不止。或猝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艰涩。神昏气乱
。喉中痰响状似瘫痪。曾用风药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药百粒。煎姜枣汤灌之。压下风涎
实时苏省。风涎自利。或触冒寒邪。霍乱吐泻。手足逆冷。唇口青黑。及男子阳事痿怯
。脚膝酸软行步乏力。脐腹虚鸣。大便久滑。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自下。岁久无子。
血气攻注头面四肢。并宜服之。兼疗膈胃烦壅。痰饮虚喘。百药不愈者。常服克化饮食
。养精神。生阳逐阴。消磨冷滞。除湿破癖不动真气。使五脏安宁。六腑调畅。百病不
侵。歌曰。阴损阳衰实可伤。纵调营卫亦难将。气羸血运痰生者。试听桑君为发扬。
又歌曰。夫妻合会功成肆。铃子沉香一两赊。木附葫芦阳起破。桂茴肉豆等无差。梧
桐酒糊精修炼。反老还童事可嘉。
沉香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酒浸炒)阳起石(研细水飞)肉桂(去皮只须半两)茴香一两)黑锡黄砂子。
酒糊艾醋
附子茴香散
(出医方大成)
治气虚积冷。心腹绞痛。
肉豆蔻(煨)茴香(炒)木香白术(炒)人参白茯苓干姜(炮各一两)附子(大者一分。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