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151 页/共 3614 页
葱白(三茎切)麻黄(一两去根节锉)豉(一合)生姜(半两碎)上以水二大盏。煎至一大
治伤寒一日。服葱豉汤不得汗。宜服。
(出圣惠方)葛根(一两锉)葱白(三茎切)豉(一合)上以水二大盏。生姜半两。同煎至一盏半。
去
青膏方
(出圣惠方)
治伤寒初得一日在皮肤。头痛项强。四肢烦疼。宜用。
当归(三两)川椒(三两去目及闭口者)芎(三两)吴茱萸(三两)白芷(三两)附子(之。良久服
黄膏方
(出圣惠方)
治伤寒一日。目赤。头痛。颈项强直。贼风所入。宜用
。
川大黄(半两)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细辛(半两)干姜(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月脂一斤又
白膏方
(出圣惠方)
治伤寒一日。目赤。恶寒。肢节疼痛。并疗恶疮。及小
儿头疮。牛头马天雄(二两去皮脐生用)川乌(三两去皮脐生用)莽草(三两)踯躅花(三两)上以酒三升即成三。
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应汗者。作此汤。
葛根(半两)乌梅(十四枚)葱白(一握)豉(一升绵裹)上切细。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
治伤寒暴发
(出本草)以荆芥、豉汁。煎服之。
卷一百三十 伤寒门
伤寒二日候
(附论)夫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于鼻。入于目。故得病二日也。
阳今若无汗。尚恶寒。宜升麻汤。有汗恶寒者。表未解也。宜桂枝汤。无汗脉出。其人喘者。与麻黄汤。
又问。十二经皆一。而阳明有三。何也。有太阳、阳明。有少阳、阳明。有正阳、阳明也。
明也因发唯外证必头痛。腰疼。肌热。目痛鼻干也。脉浮大者。太阳也。长者。阳明也。头疼腰痛者。
太阳也。肌热。目痛鼻干者。阳明也。尚恶寒者。可升麻汤汗之。若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汤又问。二阳有合病。有并病。何也。脉浮大而长。头疼。腰痛。肌热。目痛鼻干者。合病也三阳而谵设面烦躁出
方
桂枝附子汤
(出圣惠方)
治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主于肌肉。其气
往来。如寒热。
桂枝(一两)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芍药(半两)上为散。每服汗出即愈。
人参汤
(出圣惠方)
治伤寒二日。头痛鼻干。面赤壮热。四肢烦疼。
人参(三分去芦头)诃黎勒皮(三分)干姜(一分炮裂锉)桂枝(三分)赤茯苓(一分)附水一中盏。煎至六
麻黄汤
(出圣惠方)
治伤寒二日。头痛。发热烦闷。宜服。
麻黄(一两去根节)桂心(三分)石膏(三分)黄芩(半两)甘草(一分炙微赤锉)芍药(每服四钱。以水一
解肌汤
(出圣惠方)
治伤寒二日。头痛壮热。骨节烦疼。宜服。
干姜(二两炮制)麻黄(一两去根节)赤芍药(三分)黄芩(三分)石膏(一两)上为散。
人
吴茱萸散
(出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