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556 页/共 3614 页

旋复花方   (出圣惠方)   治悬饮。腹满胁痛。   旋复花(一两)皂角(三定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草豆蔻(一两去皮)杏仁(一两汤浸去炼蜜和   治悬饮。心腹气满。两胁多痛。   (出圣惠方)半夏(三两捣为末)木香(二两)旋复花(一两)槟榔(三两)皂角(三两去黑皮涂酥炙令曲法   小枳壳丸   (出圣惠方)   治胃不和。宿寒留饮。心腹痞满。胁肋刺痛。呕逆痰水   。不思饮食。   枳壳(四两炒去瓤)半夏(汤洗去滑)白术(各三两)赤茯苓(去皮)干姜(炒各二两)上   治悬饮腹满胁痛。   (出圣惠方)郁李仁(三两汤洗去皮微炒)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草豆蔻(一两去皮)上为末。   以酒   又方   (出圣惠方)牵牛子(二两炒)皂角子仁(二两微炒)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   以生   卷一百六十六 痰饮门   溢饮(附论)   溢饮谓因大渴而暴饮水。水气溢于肠胃之外。在于皮肤之间。故言溢饮。令人身体疼重而多   方   半夏散   (出圣惠方)   治溢饮。胸膈痰壅。头痛呕逆。不下饮食。   半夏(一两汤洗七次去滑)赤茯苓(三分)白术(二分)桔梗(三分去芦头)枳壳(二分面风(半两去芦散。每服五   治溢饮。在胸间不散。上冲攻于头面。不能食饮。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白术(三分)木香(半两)赤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前胡(半两去芦头)半夏(一两汤子(一两炮五分。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溢饮。当发其汗。   白术(三分)麻黄(一两去节根)赤芍药(三分)旋复花(半两)桂心(一两)前胡(三分为散。每如人行   小青龙汤   (出仁存方)   治溢饮。倚息不得卧。及喘满者。   大青龙汤   (出三因方)   治溢饮者。当发其汗。并身体疼重。汗不出。拘急痛。   麻黄(六两去节)桂心(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三两)石膏(如鸡子大一枚)杏仁(药。   煮汗此   又方   (出圣惠方)   治溢饮。当发其汗。   麻黄(一两去根节)桂心(一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细辛(半两)石膏(一两)杏仁(煎   治溢饮上冲。头旋目眩。气喘。腹胁虚胀。宜服此方。   旋复花(半两)牵牛子(半两微炒)杏仁(汤浸半两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为末。炼蜜为   卷一百六十六 痰饮门   支饮(附论)   水饮停积胸膈。不能消化。支乘于心。故名支饮。其状令人心下筑悸。咳逆喘息。饮食不下   方   大半夏丸治支饮。膈脘不利。咳嗽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