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606 页/共 3614 页

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砂(一分研)巴豆霜(半两)蓬莪术(煨锉)桂蔻(去皮各一两桐子   乙丑丸   (出圣济总录)   治食积隐伏。见时作攻。心胁刺。疼痛。   砂(细研汤内飞过去砂石熬取霜)乌头(生用去皮脐为末各一两)沉香末五灵脂末(巴豆外约浓半指许。用慢炭火十斤。于乙丑日早渐进。火烧令香为度。以新盆器合。候冷取出。其焦纸灰不用。捣烂看黄色。再入熟枣肉和约千余杵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温木瓜酒下。木瓜汤下亦得。不计时候服。如瘕癖积块。及诸冷气刺。疼痛或泄痢脓血。食前服五丸至七丸。看虚实加减。   野狼毒丸   (出圣惠方)   治积聚气。结成块段。在腹下。久不消散。发咳疼痛。   野狼毒(细锉醋拌炒令干)芫花(醋拌炒令干)干漆(捣碎炒令烟出)雄雀粪(微炒)五灵脂粉(半两以醋汤   吴茱萸散   (出圣惠方)   治积聚气。心腹胀痛。饮食减少。四肢不和。   吴茱萸(一两汤浸七次焙干微炒)白术(一两)当归(一两锉碎微炒)枳实(半两麸炒微黄)黄去裙)分。   去滓。   缩砂丸   (出杨氏方)   温中散滞。消饮食。治胸膈噎闷。心腹冷痛。大能暖化生   冷果食。夏月天南星(汤浸七次去皮焙干碎)高良姜(各四两)缩砂仁(一两)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   熨气法   (出澹疗法方)大艾(打烂砂石铫内多酒少醋炒令香熟)上以二三绢袋盛药。更替。乘热搭腹上印熨。   一法   软犀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久虚沉积。心腹撮痛。肠滑下痢。脏腑不固。日渐   羸瘦。   沉香檀香(各一分)丁香木香肉豆蔻(面裹煨熟)槟榔(以上四味各半两六味同为细(一字)百令太同炼熔和药成剂。旋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汤下。食后临卧服。   异香红丸子   (出杨氏家藏方)   治一切积聚。心腹疼痛。妇人血气攻注。常服消   宿食。破积气沉香砂(别研)使君子(去壳)蓬莪术(泡切)荆三棱朱砂(别研)木香(以上七味好者去皮心膜末。   面糊   赐方五香汤   (出杨氏家藏方)   治积寒。攻冲腹胁。疼痛。   木香沉香滴乳香(别研)藿香叶(去皮)吴茱萸(汤浸七次以上五味各三两)麝香(一分大黄。大黄看虚实加减。小便不利加通草。不拘时候服。   治五脏症结。心腹积聚。疼痛。   用戎盐水消。服之。   卷一百七十二 积聚门   积聚宿食不消(附论)   凡饮食入胃。脾脏化之。若腹有积聚。摄养乖度。饮食不时。则脾胃愈弱。饮食迟化。   故为生。   或过胸其调类十用长流水煎。取五六钱。不可服酒症丸、进食丸。此药巴豆有大毒故也。凡一切沉积。或有水不能食。使头目昏眩。不能清利。可茶调散吐之。次服七宣丸、木香槟榔丸。膏粱之人。   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所伤。以致中脘留饮。胀闷痞塞。必当服木香导饮丸治之。若田野刍荛之人。食疏衣薄。动作劳役。若酒食所伤。心腹满闷。醋共胜毒也。病甚者每日泄三五次。夫KT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盖五味入口。所以滋养五脏。得之则生。不得则死。伤之则反为害。所以宿食为杂病之先。若五脏不平。食不输化。血凝气滞。群症蜂起。皆宿食所为也。治之宜量脏腑虚实浅深为治。养生方戒不得用巴豆。令服青木香丸。如有食癖。非巴豆不克。所谓扰乎可扰。扰亦无扰。   方   集香丸治伤生冷硬物不消。   荆三棱广术青皮陈皮益智茴香川楝子丁香(各一两)巴豆(和皮米炒焦黑   治一切气。宿食不消方。   上用诃黎勒一枚。入夜含之。至明嚼咽。   紫沉消积丸   (出华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