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668 页/共 3614 页
黄连(不限多少)生栝蒌根汁羊乳汁上用二件和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饮服三药若止。或成痈疽水出
胡桃丸治消肾。亦云内消。多因快情纵欲。极意房中。年少惧不能房。多服丹石
。及
利而不甚渴。
白茯苓胡桃肉(汤浸去薄皮研)附子(大者一枚去皮脐切作片生姜汁一盏蛤粉同煮焙干)
参附汤治消肾饮水无度。腿膝瘦细。小便白浊。
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青黛(各半两)上咀。每服二钱。水一盏。楮叶一片切。
煎
罂粟汤治肾渴。解五石毒。
罂粟子上煮稀粥。入蜜饮之。一方无蜜。
茴香汤治肾消病在下焦。初证小便如膏油之状。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
救活丸治肾虚消渴难治者。
天花粉大黑豆(炒)上等分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黑豆百粒汤下。
茯苓汤治三焦气不通宣。膈壅停水。下不至肾。肾消。肌肉化为小便。
赤茯苓(去黑皮)泽泻麦门冬(去心焙)杜仲(去粗皮炙各二两)桑白皮(锉三两)桂心枣三枚此药
黄丸
(一名鹿茸丸)
治消肾心神虚烦。小便无度。四肢羸瘦。不思饮食。
唇干口燥。脚
五味饮
(出郑氏家传浊渴方)
治肾水不足。心火自用。口舌焦干。多渴面赤
。羸瘦劳伤肾经。
五味子(糯米炒)白茯苓(各半两去皮用天花粉煮)沉香(二钱不见火)上咀。
用糯禾
治消肾小便数。
颗头雌黄(一两半细研如粉味辛甘大寒有毒)干姜(半两味辛大热)上二味。先将干姜切碎丸。
卷一百七十八 消渴门
消渴烦躁
(附论)夫消渴烦躁者。由肾气虚弱。心脏极热所致也。肾主于水。心主于火。肾水枯竭。则不能伏留躁
方
麦门冬汤
(一名黄散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发热。心神烦躁。
麦门冬(去心焙)黄连(去须)桑根白皮(锉各一两)石膏(二两)知母(焙)栝蒌根(各两)上咀
柴胡散
(出圣济总录)
治消渴。上焦虚热。心中烦躁。
柴胡(去苗)葛根(锉)芦根(锉)地骨皮百合(干者)知母(切焙)葳蕤桑根白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生地黄半分。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兼气散
(出圣惠方)
治消渴心烦躁。
栝蒌石膏(研)甘草(炙各半两)柑子皮(二两)上为散。食后煮大麦饮。服方寸匕。
日
麦门冬汤
(出圣惠方)
治消渴小便多。烦躁不得眠。
麦冬(一两)土瓜根(二两)小麦(二两)竹叶(一把)上用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再服。
生地黄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