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728 页/共 3614 页

为病由此不得   方   三味备急散   (出圣惠方)   疗猝上气喘逆。呼吸气不得。下之瘥。   巴豆干姜大黄上等分。巴豆小熬去心皮。合捣下筛。服半钱得下则愈。忌野猪肉芦笋   三味瓜蒂散疗上气。呼吸喘逆。   瓜蒂(三分)杜蘅(三分)人参(一分)上为散。以温汤服一钱。老小半之。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因食热及饮冷水。上气胸满。心下有水不散。虚喘烦   闷。不下食。   白术(一两)桂心(三分)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焙)泽泻诃黎勒皮(各三两)上为散。   陈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因食热及饮冷水。上气胸满。不下食。   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焙)泽泻(半两)赤茯苓(五两)人参(三分去芦)白术(三分)半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姜半分。去滓稍热顿服。   吴茱萸丸   (出圣惠方)   治因食热及饮冷水过多。上气胸满。   吴茱萸(三分汤浸七次焙干微炒黄)泽泻白术赤茯苓(各三分)木香(半两)青橘皮(丸如梧子   疗走马大奔。喘渴便饮冷水。因得上气发热。   (出圣惠方)竹叶(三斤一作三两)橘皮(二两切)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日二。   又方   葶苈(一两捣熬)干枣(四十枚劈)上以水三升。煮枣取一升。纳葶苈子。煎取五合。大人   卷一百八十四 诸气门   厥逆气   (附论)方书谓上实下虚。外实内虚。因而气逆者厥也。所谓气逆者。以阴气盛实。上乘于阳。   阳虚上故夫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又有因食而气逆者。凡人有气逆不得卧而息无声音者。有起居如故不得脉也此之此而寸口脉伏。胸中有逆气。关上脉细。其气逆腹中疼满也。   方   款气丸治气攻两肩膊拘急。或胁肋胀满。大便秘涩。手背头面浮肿。   木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切)郁李仁(麸炒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各三两)吴茱萸(汤洗粗皮五钱)槟榔(为末二两半)上为细末   如圣饼子治男子妇人气逆。上实下虚。风寒痰饮伏留阳经。偏正头疼。痛连脑巅   。吐逆恶防风天麻半夏(生各五钱)天南星(洗)干姜川芎甘草(炙各二两)上为细末。汤任下。熟水   三香正气散治阴多阳少。手足厥冷。气刺壅滞。胸膈噎塞。心下坚痞。呕哕酸水   。胁肋膨木香丁香(各半两)陈皮(去白)益智仁缩砂仁浓朴(去皮姜制)甘草(各半两)香为末。每服三钱。   泽泻汤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   泽泻细辛(去苗叶)续断秦艽(去苗土)山芋黄(锉各一两)防风(去杈)五味子七分。去滓空心   丁香散治气逆不调。不思饮食。宽胸膈。消胀满。   丁香白术藿香叶丁香皮(各两)荆三棱(煨二两)白檀香(锉)乌药(锉一两)甘草(   沉香枳壳散治气逆往来。喘急噎闷。   沉香(一两)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芦头各三两)乌药(锉半两)木香槟榔(锉)人不拘时。   藿香汤治气逆上升。头目昏眩。不思饮食。时发恶心。或作中满。调中顺气。消   痰利膈。   藿香叶白术(各二两)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二两)丁香甘草(各半两)上粗捣筛。   豆蔻丸治气逆上冲。吐逆不止。冷痰壅滞。开胃进食。   肉豆蔻(去壳二枚)桂(去粗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附子(泡制去皮脐各半两)半夏(梧桐子大。每   木香汤治气逆膈闷。胸中痰结。饮食不下。   木香(一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白豆蔻(去皮三分)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白研成空心食前服   橘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