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881 页/共 3614 页

(试效方)   治肾疸。目黄。甚至浑身黄。小便赤涩。   升麻(半两)羌活防风独活柴胡(各半钱)以上治肾疸。目黄。浑身黄。   白术(半钱)苍术(一钱)猪苓(四分)泽泻(三分)茯苓(二分)以上治小便赤涩。   葛根(半钱)甘草(三分)黄柏(二分)人参(三分)曲(六分)上件锉如麻豆大。   分作二   疗疸者。手足、肩背、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而复发。   (本草)以虎屎白者以马尿和之。曝干。烧灰粉之。   卷一百九十六 黄疸门   风疸(附论)   论曰。风疸者由风气在于脏腑。与热相搏。便发于黄。小便或赤或黄。好卧而心振。面虚黑   方   犀角散   (圣惠方)   治风疸脏腑风热相搏。心神不安。多卧少起。小便赤涩。   犀角屑(一两)黄连(一两)赤芍药(三分)茵陈(一两)白藓皮(三分)栀子仁柴胡(烧令赤细研)   牛黄散   (圣惠方)   治风疸心脾风热。面色虚黑。身体皆黄。小便赤涩。   牛黄(一分细研)犀角屑(三分)防风(三分去芦)栝蒌根(一两)大黄(炒一两)甘草(杏仁(三分金银花汤亦   艾煎丸   (千金丸)   治因伤风瘀热不解。发于风疸。举身皆黄。小便或黄或白。   寒热好卧。不生艾(三月内采取束捣取汁铜器煎如膏)大黄(蒸)黄连(炒)栝蒌根凝水石葶苈(隔至二十丸加大   卷一百九十六 黄疸门   胃疸(附论)   论曰。已食如饥者。胃疸也。夫胃热则能消谷。今已食如饥者。以胃气但热而无阴也。   然胃而身   方   泻热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有热。食已如饥。不生肌肉。面色萎黄。   大黄(生锉)麻黄(去根节)黄芩(去心各四两)杏仁(去皮尖)赤茯苓(去皮)甘草陈滓。   食   大黄泻热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食已即饥。舌强腹胀。身重节疼。   大黄(锉水浸一宿)甘草(各三两)泽泻赤茯苓(去皮)黄芩(去心)细辛(去苗叶)陈后温服   茯苓汤   (宣明论)   治胃中积热。食已即饥。面黄肌瘦。胸满胁胀。小便闷赤。   赤茯苓(去皮)陈皮(去白焙)泽泻(各三分)芍药白术(各四两)人参桂(去皮各二水一盏半   黄芩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盛。食已即饥。唇燥口干。   黄芩石膏(各三分)赤茯苓(去皮)甘草葛根五加皮麻黄(去根节各半两)柴胡(去苗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栀子汤   (圣济总录)   治胃中热盛。食已复饥。面黄肌瘦。唇燥口干。泻热。   栀子仁赤芍药犀角屑赤茯苓(去皮)黄芩(去心)射干大黄(炒各一两)上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