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900 页/共 3614 页
治疟
(出本草)用百草霜黄丹等分。细研。每服二钱。于发日。空心米饮调服。不过两服愈。
金不换正气散
(出传信适用方)
常服进饮食。调荣卫。正气逐冷。避山岚瘴气
。治阴阳不和
。伤食。脾胃虚弱藿香(去沙土支梗)半夏(汤浸洗七次)甘草(炒)陈皮(去白)浓朴(去粗皮姜制)草果末。每服四
斩邪丹
(出如宜方)
治脾寒。
雄黄(一钱)人言(半分)黑豆绿豆(各四十九粒)朱砂(二粒)黄丹(二钱)上为细末
养胃汤
(出如宜方)
治饮食伤脾成疟。不问先寒后热。
半夏(制)浓朴(制)苍术(各一两)藿香草果茯苓人参(各一两)陈皮(七分半)
又方
(出如宜方)先发二时。次炭火床下。令脊脚极暖。被覆过时乃止。此治先寒后热。
神圣丹
(出本草)
治疟。
以砒霜半钱。研黑豆面一钱。上件二味。细研。滴水丸。小豆大。雄黄为衣。未发时。
空心
治疟病
(出肘后方)以常山三两捣末。以鸡白和丸。如桐子大。空心三丸。温水下。
治诸疟
(出本草)
吐疟。去寒热。
以常山、小麦、竹叶三味。和煮服之。
治疟疾
(出本草)信砒二两。别研如粉。寒水石三两。别捣为末。上用生铁铫子先铺石末一半。后堆砒末在上子在入妇人犬猫鸡鼠等见。收得亦然。如若妇人患则男着在口中。男子患亦然。
治疟疾用桃东引枝上叶。不拘多少。每叶一片。用豆豉七粒。一处捣极匀。丸如梧桐子大。合药须
治疟冷病者。
取毛建草一握。微碎缚臂上。男左女右。勿令近肉。便成疮子。
卷一百九十八 诸疟门
足厥阴肝疟(附论)
夫经谓足厥阴肝疟。在经则令人腰疼小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欲恐惧阴之苍苍丸等
方
鳖甲丸
(一名乌梅丸出千金方)
治肝疟色苍苍。颤掉气喘。久不瘥者如死。或
久热劳。微动鳖甲(去裙醋浸炙)蜀漆叶乌梅(取肉炒)常山(锉)知母(焙各一两半)甘草(微炙)细辛(去叶)苦参葳蕤(各十八铢)香豉(一合微炒)石膏(二两研)上为末。炼蜜丸
乌梅丸
(出圣惠方)
治肝疟久不瘥。
乌梅(取肉酒浸微炒)常山(锉各一两)知母犀角(镑屑)丹砂(别研)龙骨(别研)升(醋炙)鳖甲(去裙酥炙黄一两)上为极细末。再同研匀。炼蜜和搜成剂。于净石臼中捣至二三百杵。然后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吞下。晚食前再服。
蜀漆丸
(出圣惠方)
治肝疟颜色苍苍。颤掉气喘。变成痨疟。积年不瘥。
蜀漆乌梅(取肉微炒)常山(锉各半两)鳖甲(去裙醋炙)石膏(研各一两)豉(一合)甘草(锉微炒)知母苦参(锉)麝香(细研)桃仁(汤浸去皮尖炒各半两)上为末。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