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983 页/共 3614 页

(出永类钤方)   治五膈膏肓之疾。针药无可施者。又法用绳系黄   犬。令其干饿数   用薤白一撮。入汤内   木香煮散   (出杨氏家藏方)   理一切膈气。宽膈消痰。呕逆恶心。腹胁胀满。   紫苏叶青橘皮(去白)白芍药乌药当归(酒洗)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头)半夏枳壳(麸炒水二盏。   治一切丈夫妇人。或因喜怒忧思之后。因成气膈。其状心胸满闷。膈塞不快。饮食   难下。两桑寄生牵牛(熟用)当归牛膝(各半两)藿香(二铢)芫花(上器内醋炒)川芎细辛一处杵罗为草。   十膈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冷风气痰。热忧愁水食喜。皆病源也。并因忧惊   喜   怒中。饮食不人参(细锉焙)白茯苓(细锉焙)神曲(微炒)甘草(细锉炒)浓朴(削去皮细锉生姜拌和子(湿纸裹等分)上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或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枣子一个。煎至七分服   治寒热气膈。其状。大腑秘热。忽时泄泻。或时思食。忽不思食。膈塞。胸前不   快。滞气积青橘皮黄橘皮藿香桔梗蓬莪术木香官桂(去皮)沉香川芎羌活(各二钱)空心和渣服治热膈。其状。胸前膈塞。饮食减少。大腑秘热。忽时不调。吃咸即心燥。吃辛酸即喉干。   发木香(各三分)干蝎(三铢)麻黄当归大黄(各一分)羌活连翘芍药荆芥穗防   治膈下冷气。及酒食饱满。   上用青橘皮四两。汤浸一宿。漉出去瓤。入盐七钱半。一处拌匀。候良久。铫子内。炒微焦   卷二百四 膈噎门   膈气咽喉噎塞   (附论)夫膈气噎塞。原由忧思过甚。气结不通。肺胃虚弱。气留肓膜。则结滞于胸膈。故升降痞塞膈气阳调   方   安息香煎丸   (出圣济总录)   治膈气。咽喉噎塞。烦闷呕吐。胸下痞满。腹胁   膨   胀。不思饮食安息香(别研半两)木香沉香(各一钱)诃黎勒(炮二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味子(微炒)白豆蔻芎当归(切焙)丁香(锉皮)蓬莪术(炮锉)京三棱(炮锉)少许)上件末。再同研匀。用蜜炼熟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温酒或生姜候。   人参汤   (出御药院方)   治膈气咽塞。忧结不散。   人参赤茯苓(去黑皮)白术桂(去粗皮)诃黎勒皮(炒)京三棱(炮锉)枳壳(去瓤麸草豆蔻(去皮半两   京三棱丸   (出圣济总录)   治膈气噎塞。脾胃虚冷。瘦劣。不下饮食。   京三棱(炮)诃黎勒皮(炮去核)木瓜(焙去瓤)鳖甲(醋炙去裙)玳瑁(镑各三分)枳浸去咸焙)赤茯苓(服二十丸。煨生姜盐汤下   昆布丸   (出圣惠方)   治膈气。咽喉噎塞。全不思食。肩背气壅。四肢烦疼无   力。   昆布(三两洗去咸味)羚羊角屑(一两)木香(一两)前胡(二两去芦头)川升麻(一两)皮汤浸微炒)桔梗(三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   陈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膈气。因食即噎塞。如有肉脔。在咽中不下。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槟榔(一两)桔梗(一两去芦头)木通(三分锉)赤茯苓(一苗土)射干(三分服三钱。水一钟。入生姜   万灵木香丸   (出圣济总录)   治膈气。咽喉噎塞。   木香(一分)槟榔(一两锉)缩砂(去皮)干姜(炮)桂(去粗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