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194 页/共 3614 页

附子(去皮脐一两)乌头(去皮脐)草乌(各二两并每个锉作三段同盐二两慢火煮一日焙干三两)散。以   补五脏。理腰膝香港脚。益阳事。能消食。除腹中冷气。消癖。   (出本草)以淡菜烧令汁沸。出食之。多令烦闷目暗。可微利即止。   菟丝子(出十便良方)治腰膝无力。壮气祛风。黄鲁直说。服此药后。若觉小壅。当以少菊菟丝子楝去净。不以多少。先入臼如舂谷。然后簸去尘稗净。用水淘五次。去浮者并底沙石上于大碾中。碾罗为末。取生山药去皮磨为膏。酒煮成糊。搜和为丸。如豌豆大。焙干。   每屡   卷二百二十二 诸虚门   四季补益   (附论)黄帝问素女曰。男子受气。阴阳俱等。男子行阳。常先病耳目。本其所好。阴痿不起。   是气妇人慎。   六身有谷头卫误或脏气起卧少腹玉茎目视KTKT。心中怵惕。恍惚喜忘。如杵舂膈。咳逆上气。伤中女色。痿弱身体。不可不防。犯此脏腑虚盈。   其病缘由。   元本由状。   曰精少。五是。疗之奈风加风药曰。夏三秋三月之。对有四时仙所造   方   更生丸   (出圣惠方)   能疗男子五劳七伤。阴衰消小。囊下生疮。腰脊背疼   痛。   不能俯仰。两膝膑冷。时时热痒或时浮肿。难以行步。目风泪出。远视。咳逆上   气。身体萎黄。绕脐   梦惊恐。口干舌强。渴欲   伤。此药主之。甚验。方春三茯苓(四分若不消食三分加一)菖蒲(四分若耳聋三分加一)山茱萸(四分若身痒三分加一)机关不利加分若目分若有痔分若痿弱三(四分若体蜜丸。   早等   补肾茯苓丸疗男子内虚。不能食饮。忽忽喜忘。悲忧不乐。恚怒无常。或身体浮   肿。小便   犯七忌。上以茯苓(二两食不消加一倍)附子(二两炮有风三分加一)山茱萸(二两身痒三分加一)杜仲薯蓣(斛(二筛。   蜜和   补肾茯苓丸疗男子肾虚冷。五脏内伤。风冷所苦。令人身体湿痒。足行失顾。不   自觉省。   闷。咳逆上气   自将护。饮食不量   有淋沥。阴下痒湿。   心余疗。   方秋三月宜服之。   茯苓防风桂心白术细辛山茱萸薯蓣泽泻附子干地黄紫菀牛膝芍药和丸。   垂命茯苓丸疗男子五劳七伤。两目。得风泪出。头项急强。不得回顾。心腹   胀满。   上肢支胸胁。下引腰脊。表里疼痛。不得喘息。饮食咳逆。面目萎黄。小便林沥。清精自出。阴或急。   补诸绝。   茯苓(三两)白术泽泻牡蒙桂心牡蛎(熬)蔓荆子薯蓣杜仲天雄(炮)人参各二两)猪肉   茯苓散宜四时通服之。   茯苓钟乳(研)云母粉石斛菖蒲柏子仁(炒)菟丝子续断杜仲天门冬(去心)雄(炮)石二十日知。三十鲤鱼猪肉芜   鹿茸丸   (出圣惠方)   暖脏腑。壮腰膝。补下元。养精气。久服美颜容。长肌   肉。补诸虚损。   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磁石(二两烧醋淬七遍细研水飞过)熟干地黄(炒)白茯苓附子(天续断五味子山茱萸泽泻桂心补骨脂蛇床子(各一两)上为末。入磁石研令匀。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看老少以意加减。   地黄丸   (出保命集方)   专治阳盛阴虚。肝肾不足。虚损形瘦。无力而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