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09 页/共 3614 页

轻身养气。令人强健。   (出本草)用莲的摩以为饭。如粟饭食之。又可为粥。   金锁丹   (出瑞竹堂)   服此药延年益寿不老。添精和血。注颜身轻。壮筋骨。   养神气。效不可远志(去心焙)蛇床子(酒浸微炒)鹿茸(各一两半炒黄)晚蚕蛾(二钱)紫梢花续断(香麝香乳香(各二钱半)川茴香(三钱)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七日可便见效。   何仙姑庆世丹(出卫生家宝方)世如有人。抱一切危疾。及瘫痪痛楚。久在床褥。旦暮斋心八邪名护如是枸杞子(仙经云此药是星之精益血海足筋骨补气安神)菊花(仙经云是水之精服之耳目聪椎破龙之精去胃五千太阳之精七日)芦头酒辛(疗捣罗不生   交藤丸   (出华佗中藏经方)   能驻颜长算。祛百病。   交藤根(何首乌也用一斤赤白者)茯苓(五两)牛膝(二两)上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酒   延寿酒   (出华佗中藏经方)   主疗百疾。   黄精(四斤)天门冬(三斤)松叶(六斤)枸杞(五斤)苍术(四斤)上用水三杓。煮一日   轻身益力。强骨髓。补阳道。鹿角烧为丹。服之至妙。   (出本草)以鹿角寸截。于瓷器中或瓦器中。用泥裹大火烧之。一日如玉粉。亦可炙令黄。末细罗。   酒   变白不老。   (出本草)以南藤磨服之。   令人肌体轻健。唐太妃所服方也。   (出本草)以生铁渍水。服饵者日取饮。旋入新水。日久铁上生黄膏。则力愈胜。   仙家轻身方   (出本草)用雁腹中莲子。空腹食十枚。身轻能登高涉远。雁食粪于田野中者佳。   轻身益气。   (出本草)以枸杞茎叶及子服之。   延年方   (出本草)以旱藕饵之。唐书云。姜抚言。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年。状类葛粉。帝作汤饼赐大臣。   驻年方   (出本草)以鸡头实作粉食之。是长生之药也。小儿食之不长大。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   治以破故纸十两。净拣。去皮洗过。捣筛令细。用胡桃瓤二十四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   即以为百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船主事摩诃知予病状。遂传此方并药。予初疑而未服。摩诃稽颡固请。遂服之。经七八日而觉应验。遂尔常服。其功神验。十年二月罢郡归京。录方传之。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   令人不饥变白去老。   取南旱莲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蒸九曝。米粒紧小正黑。珠袋盛之。可适远方。日进一食之   卷二百二十四 诸虚门   平补   (附论)夫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不明乎道。末有能治人之疾者。世人贪饵药石。   惟务   方   神仙苣KT子丸   (一名益寿凡)黄精木通当归黄莲子广木香枸杞子肉苁蓉(酒浸)熟地黄(酒浸)何首乌人参破故纸(酒浸)柏子仁巴戟(酒浸去皮)山茱萸苣KT子(煎去皮燥干)干山药菟丝子(酒浸)杜仲(酒浸)酸枣仁五味子(酒浸各二两)天雄(一对如无附子亦可)石菖蒲(酒浸)楮实子甘菊花牛膝(酒浸三日)小茴香(炒各一两)川乌头(炮)白茯苓复盆子远志(去心酒浸焙)天门冬(酒浸去皮各一两)上为细末。   春夏炼蜜为丸。秋冬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空心下。日进二服。诸病尽除。耳聋眼暗。并皆治之。服至一月。真气完成。至五十日头白再黑。百日颜如童子。若遇冬天单衣不寒。年忌服日期。正月初四日。二月初七日。三月初六日。四月十八日。五月十六日。六月二十七四日   还童丹   (一名保灵丹一名延寿丹一名阴阳丹出德生堂)   大能壮气血筋力。助   脾   胃。进饮食。   沉香白茯苓木通熟地黄晚蚕蛾桑螵蛸巴戟(酒浸去心)安息香(研)益智仁肉(净)细钱酒浸)破钱)上为细血   附子苁蓉丸   (出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