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344 页/共 3614 页
雄黄丸
(出圣惠方)
治蛊疰。四肢浮肿。肌肤消瘦。咳逆。腹大如水之状。
死
后疰易人家。
雄黄(一两细研水飞过)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莽草(一两微炙)鬼臼(一两去密封收之。每寸。或如坏鸡
治猝得蛊疰。毒瓦斯往来方。
(出千金方)乱发灰(一分)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麝香(一钱细研)上都研如脂。每服不计时候
卷二百三十九 诸虫门
诸虫附论
夫人腹中。有尸虫。此物与人俱生。而为人大害。尸虫之形状。似大马尾。或如薄筋。
根据脾白虫状虫虫胴肠之间。多则为痔。剧则为癞。因人疮痍。即生诸痈疽癣。疥龋虫。无所不为。人不必尽有。有亦不必尽多。或偏有。或偏无。类妇人常多。其虫凶恶。人之极患也。常以白筵草沐浴佳。根叶皆可用。既是香草。且是尸虫所畏也。凡欲服补药。及治诸病。皆须去诸虫。并痰饮宿酲醒除尽。方可服补药。不尔。必不得药力。
凡得伤寒。及天行热病。腹中有热。又人食少。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蚀人五脏。
及下部。若齿龈无色。舌上尽白。甚者唇里有疮。四肢沉重。身体羸瘦。忽忽喜眠。当数看其九虫皆由脏腑不实。脾胃俱虚。杂食生冷。甘肥油腻等物。节宣不时。腐败停滞。所以发动兽虫寸疮。下利黑。血虫食下部为狐。下唇有疮。虫食其脏为惑。上唇有疮。三虫者。谓长虫赤虫蛲虫也。乃有九种。而蛲虫及寸白。人多病之。寸白从食牛肉。饮白酒所成。相连一尺则杀人。服药下之。须其节从里溃然出尽乃佳。若断者。相生未已。更宜速除之。蛲虫多是小儿患之。大人亦有。其病令人心痛。朝口吐清汁。烦躁。则是也。其余各种种不利。人人胃中无不有者。宜服九虫丸以除之。蛔虫者。是九虫之一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积聚。行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
腹中热。口中喜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诊其脉。腹中痛。其洪而大。则蛔虫也。
方
鹤虱丸
(出圣惠方)
治积年常患诸虫。心痛吐水。不能食。
鹤虱附子(炮裂去皮脐)野狼牙槟榔干漆(捣碎炒令烟出)白术甘草(炙微赤锉)陈锉)野狼饮十
木香槟榔丸
(出直指方)
杀下诸虫。
鸡心槟榔(一两)木香鹤虱贯众锡灰干漆(烧烟尽)使君子肉(各半两)轻粉(二更粥饮
虾蟆丸
(出直指方)
杀虫。
大虾蟆干(一个炙令焦)木香鸡心槟榔贯众桃仁(水浸去皮)苦楝根(各三钱)酸石粉糊丸。
麻子
雄砂丸
(出直指方)
杀诸虫。
鹤虱芜荑干漆(炒令烟尽)白僵蚕(炒各三钱)贯众酸石榴根皮(曝干各半两)朱砂雄黄雷丸甘遂(各一钱半)上为细末。粳米粉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丸。五更粥饮下
木香三棱散
(出瑞竹堂方)
治腹中有虫。面色痿黄。一切积滞。
黑牵牛(半生半炒多用)大腹子(多用)槟榔雷丸锡灰(醋炒)三棱蓬莪术木香肉一片
取虫积丸
槟榔(半斤)牵牛(半斤)雷丸(两半)三棱(二两)蓬术(二两另锉同醋煮)苦楝皮(一香黍大。
每服二钱。四更时分冷茶清下。小儿一钱。下虫。白粥补大效。
追虫丸
雷丸(一两)白芜荑(一两炒)槟榔(一两)使君子(肉半两)白术(半两)黑牵牛(头末如桐子肉大每服三十丸。小儿七丸。或三丸。量人虚实。痨证桃柳头汤五更下。小儿沙糖汤空心下。
诸
胜金丸治虫动。心痛不可忍。
贯众白僵蚕(炒)芜荑干漆(炒烟尽)槟榔(锉)桂(去粗皮各一两)浓朴(去粗皮姜前。
温
鹤虱散治取男子妇人。腹内诸积。虫积无时。攻心疼痛。及口中或大便时。有虫
出者。服之立效。
雷丸鹤虱黑狗脊(烧去毛)使君子苦楝根槟榔(各一两)加轻粉(一钱)上为末。
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