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359 页/共 3614 页

姜蜜汤   (出千金方)   治湿   生姜汁(五合)白蜜(三合)黄连(三两)上以水二升。别煮黄连。取一升。去滓纳姜蜜。   杏仁汤   (出肘后方)   治。   杏仁(五十枚)苦酒(三升)盐(一合)上和煮五合。顿服之。小儿以意量服。   阿胶汤   (出千金方)   治虫蚀下部痒。谷道中生疮。   阿胶(炙燥)当归(切焙)青葙子(炒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   入艾叶十   治虫蚀下部方   (出千金方)胡粉雄黄上各等分为末。着谷道中。亦治小儿。   治虫已蚀下部。肛尽肠穿者。   取长腿虾蟆。青背者一枚。鸡骨一分。烧为灰。合吹下部。令深入。数用大验。   治虫状如蜗牛。食下部痒。   竹一把。水二升。煮煎。五岁儿空腹服三五合。隔宿合明早食之尤佳。甚验。   治下部虫啮。并三虫。   (出千金方)杵梅桃叶一斛。蒸之令极热。纳小器中。大布上坐。虫死。或以桃叶汁饮一升。   疗瘟疠疳   (出本草)以昆仑草捣汁单服。一名草蒿。即葙子苗也。   治百虫入肉。蚀瘙疥。   (出梅师方)以茧卤汁浸疮。   治疳。无问去处。皆治之。   (出梅师方)以虾蟆烧灰。好醋作敷。日三五度。敷之瘥。   卷二百四十 脚气门   一切香港脚附论   夫香港脚之疾。实水湿之所为也。盖湿之害人皮肉筋脉。而属于下。然亦有二焉。一则自外而故而复多此疾者。岂是地湿之气感之而然邪。答曰。南方之疾。自外而感者也。北方之疾。自内而致者也。何以言之。北方之人。常食潼乳。又饮酒无节。过伤而不厌。且潼乳之为物。   其气味则潼乳。其形质则水也。酒醴亦然之。人受水谷入胃。胃气蒸腾。其气与味。宣之经络。化之而为血气。外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周而复始。以应刻数焉。是谓天地之纪。此皆元气充足。脾胃之气。无所伤而然也。苟元气不充。则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有伤。既不能蒸化所食之食。其气与味。亦不能宣泄旁通。其水之性润下而致之。其自外而入者。止于下胫肿而痛。自内而致者。乃或至于手节肿也。经曰。足胫肿曰水。太阴所致为跗肿。此但言其自外而入者言之也。所治之法。前人方论备矣。自内而致者。治法则未有也。杨大受云。香港脚是为壅疾。治法当以宣通之剂。使气不能成壅也。壅既成而盛者。砭恶血而去其肿势。经曰。蓄则势肿热。砭则去之也。砭后以药治之。   医学发明论云。经论南方其地下水弱。为雾露之所聚也。江东岭南大率如此。春夏之交。   山腹技第水此将息。湿气渐薄损。每至寅丑时割手足甲。割甲少侵肉去湿气。夏月腠理开。不宜当风卧睡之能固邪道少。   乌辛热三阳。   真人云寒冰云。   奉养流之真要五脾气不能四布。故下流乘其肝肾之位。注于足胫。加之房事不节。阳虚阴盛。遂成香港脚。孙真人云。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士人多有之。亦此意也。诊其脉浮而缓者。起于风。濡而弱者。起于湿。洪而数者。起于热。紧而涩者。起于寒。风者汗而愈。湿者熏而愈。仍利小便。热者。下而愈。寒者。发散而愈。凡得香港脚。速宜针灸。惟用汤淋洗者。医之大戒也。观夫香港脚。皆由肾虚而生。然妇人亦有病香港脚者。必因血海空虚。乘宿块。嗔怒。   忧闷。哀感。悲伤。遂成斯疾。兼令妇人病者众。则知妇人以血虚而得。与男子肾虚相类矣。治妇人之法。与男子同。药固无异。但兼以七情之药治之。无不效矣。治香港脚古无补法。   多贵乎利。然亦须顺四时补泻之法可矣。   春宜微泻。夏微滋补。不然。则血气日衰。必使年年遇蒸热而作。理之必然也。治法大概。   能有气遍所觉惟有或有腹痛下利。或大小便秘涩不通。或胸中冲悸。不欲见光明。或精神昏。或喜迷妄语错乱。或壮热头痛。或身体酷冷疼。或觉转筋。或似肿不肿。或脚腿顽痹。或时缓纵不随。   或复百节挛急。或小腹不仁。此皆香港脚状貌也。妇人亦然。又有妇人产后。春夏取凉。多中此毒。深宜慎之。其气热闷掣。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皆其候也。又但觉脐下部冷痛。然不快。兼小便淋沥。不同平时。即是香港脚之证。   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靴袜当风取凉。致得香港脚坐久则皮得因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觉病时。即灸所觉处。三二十壮。因此即愈。不复发也。黄帝云。当风取凉。醉已入房。能成此疾。问曰。何故得者有冷有热。答曰。足有三阴三阳。寒中三阳。所患必冷。暑中三阴。所患必热。故有表里冷热不同。热者治以冷药。冷者治以热药。以意消息之。脾受阳毒即热顽。肾受阴湿即寒痹。知此虽患香港脚不妨。乳石动发。皆须服取压石药疗之。夫因患香港脚续生诸病者。则以诸药参用治之。或小便不利。则以猪苓茯苓及诸利小便药治之。大便不利者。则以五柔麻仁丸等治之。遍体肿满成水病者。则取治水方中治水之药治之。余皆仿此。更无拘忌。凡小觉病后有异。即须大服快意之剂急治之。稍缓则气上入腹。胸胁逆满。气上肩息。急者死不旋踵。宽者数日必死。不可不急治也。但看心下急。   气喘不停。或自汗数出。或乍寒乍热。其脉促短而数。呕吐不止者死。   千金论云。凡人患香港脚不自知别。于后因有他病发动。治之得瘥者。有人直患呕吐而复脚弱以为其小如此凡香港脚虽复。诊候多涂。而三部之脉。要须不违四时者为吉。其逆四时者勿治。其本人黑瘦肉软香港脚证。其状固多。但当以诊脉分阴阳。使无差误。谓脉浮为风。紧为寒。缓细为湿。   洪数热。   湿胜之。   方   二十四味轻脚丸   (出直指方)   治香港脚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