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389 页/共 3614 页

(出德生堂方)   治肝痿脚弱。及伤寒手足干小不随。软不可行。   紫菀桔梗苍术芍药(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羊肝半斤。大竹刀切。犯水勿令坡先   橘皮丸   (出指南方)   治膝胫痿弱。   橘皮(不以多少净去枝梗日晒干)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乌头锉散   (出指南方)   治膝胫痿弱。   川乌(生)官桂川椒(各一两)葱(二茎)上为锉散。水一斗。煮五升。乘热蒸气先熏。   续断丸   (出指南方)   治膝胫痿弱。洗后觉无力者。宜之。   续断(杵去筋)石楠茵芋(各三两)附子(半两)干地黄(三两)上为末。   酒糊丸。   梧桐   大鳖甲散   (出指南方)   治膝脚内实肿疼大便不通者宜下。   鳖甲(二两)防风麻黄白术石膏知母升麻茯苓橘皮川芎杏仁人参半角木香雄黄(各半两)羚羊角(一分)川乌头贝齿(各七个)上为粗末。每服五钱。   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韭白一束。煎一盏。去滓入麝香少许。搅匀温服。   椒仁丸   (出指南方)   治膝胫痿弱。胸中痞闷。小便不通。正宜服。   椒仁商陆橘皮桑白皮(等分)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十丸。   以   槟榔丸   (出指南方)   治服药之后。痿痹渐退。但微痛者。宜之。   槟榔芎(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以大便通为度   鹿茸丸   (出指南方)   治嗜欲太甚。膝胫疼弱。   鹿茸(五两)干地黄菟丝子牛膝(各二两)萆(一两)附子(半两)干漆(半两炒   黄散   (出指南方)   治膝胫肿。按之没指。时时痛痒。渐生疮疡。   黄枳实(各一两)土蒺藜赤小豆(各二两)甘草(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   米饮   疗脚弱   (出本草)以孔公柏捣末。酒浸饮下。   治脚弱   (出本草)以松节浸酒服之愈。   卷二百四十三 脚气门   香港脚痹挛附论   夫香港脚痹挛者。由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真气不周故为痹也。其风气最多则行痹。走无常处。其寒多者。则为痛痹。其湿多者。则为着痹。冷而无汗濡也。痹但随上下不能左右去者。为周痹。在肌中或发下上。左以应右。右应左者。偏痹也。夫痹甚少而阴气多者。令人身寒。阳气多而阴气少者。则痹但热。诸痹风胜者易愈。在皮间亦易愈。   在筋骨挛痛者。则难痊也。久痹入深。令营卫涩经络滞。则不知痛痒风不可已者。足时如入冰。腹中股胫烦疼。或呕心烦悬。时时汗出目眩。悲恐短气不乐。是其候也。又风湿着人四肢。并使不收不随。入脏便喑哑。四肢缓纵。口舌不收摄也。其病偏从脚上者。盖地土卑湿。冬月少霜雪。山水蒸气常煨退暖。令人腠理开。受风湿气。其地春月常如细雨。或乍冷。或小寒。使风湿深搏不能得泄。故多脚弱也。亦有端然振寒便发黄者。此是风湿气内搏。或者先遇热。后遇寒。搏于热。热入脏。寒在外者。然此者善使人干呕吐逆。冬大暖少霜雪。名为时行湿气。夫风毒藏人肌肉中。至春夏得暴冷湿折之。使四肢缓弱。体盛多热者。   其人则或壮热而不随。其脉当浮大而紧者是也。虚而有冷者。脉当缓弱迟微为证。   遇毒者。宜先攻其毒。毒衰。乃当疗其虚。若挟毒而补其虚。则毒盛矣。要当将防其虚。不得与实盛人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