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423 页/共 3614 页

大腹皮(二两锉)木香(半两)诃黎勒皮(三分)羚羊角屑(半两)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一两)上为散。每   木瓜散   (出圣惠方)   专治香港脚。肝肾风虚。防春夏发动。心腹气胀。筋脉不   利。脚腰无力。   木瓜皮(一两干者)槟榔(一两)桑白皮(一两锉)紫苏茎叶(三分)木香(半两)半夏((半两去芦头)上温服效。   木香散   (出圣惠方)   专治香港脚。春夏预防发动。令人心闷烦壅。   木香(一两)诃黎勒皮(二两)槟榔(三两)上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童子小便一小盏。   用童子小便   木瓜饮治香港脚。夏月可服。   生木瓜(二枚去皮瓤切碎以水五升煮至二升半去滓收贮)白术(二两捣罗为末)上每服用白   卷二百四十六 脚气门   脚臭汗   方   一方专治脚臭。   黄柏皮(三钱)黄连黄丹白矾(飞)蛤粉(微炒各二钱)龙脑(少许)上碾为极细末   治脚汗方   杜矾光粉天竹黄上等分为末。渗之。   治脚汗   白矾干葛(等分)上二味为末。每用半两。水三碗。煎十数沸热洗。逐日一次。经三五日   又方治脚汗。   上用杨花着袜内。或加棉絮入脚内尤佳。   卷二百四十七 疝门   总论   夫肾主纳气,人之气海系焉。肾虚而为风寒所乘。为暑湿所袭。为喜怒忧恐所伤。而冰结不候不自覆有不欲食者。其于阴间。则卵有大小伸缩。而上下不常。囊有肿胀急痛。而发歇无定。挟冷触怒。则块物逼上囊根。或攻腹之胁。时和心平。则块物自循肾系。归入囊中。凡此皆谓之肾气。治法纲领。风则散之。寒则温之。暑则解其热。湿则渗其水。七情所发。调其心气。   水与气搏。行其小便。其间以主治肾气之剂参之。然总治之法。大要以流行疏利为先。毋曰肾虚得病。不敢疏泄。盖肾为邪气所干。若非逐去。病何由愈。倘或姑息畏虚。妄以刚剂兜住。使大小腑秘而不通。邪气入腹冲心。危殆必矣。然肾气发。则固以肾虚得之。然虚中有冷。虚中有热。又有冷热不调。尤当详审。冷者胁边及外肾清冷。小便清而多。遇寒即发是也。热者内挟暑气。或积毒。或服暖药于前。外肾与小腹俱热。肛门间粪后赤热。小便多涩。   遇热则甚是也。冷热不调者。小便外肾。乍冷乍热。大便小便。或秘或利。用药温凉。当随证而权度之。但所谓流行疏导。常常运斡于其中矣。其若大小便流利之后。或更有牵刺引疼。或气游注于肌肤之间。此则肾虚血虚。气不还元。当加润养。人参、当归、川芎、芍药、桑螵蛸、葫芦巴辈。又不可无。惟是逆气乘虚。中脘停酸燥闷。扰甚而至于呕吐。最为恶候。何则。天一生水。肾实主之。宗筋丽于阴器。惟藉阳明以养之。今脾土不济。肾水上乘。   必为酸汁。必为涎饮。荏苒超时。遂成暴吐。医家执剂之始。皆知肾经恶燥。如苍术、白术、良姜之类。诚不敢用。及其呕吐大作。姜术辈用之而罔顾。若犹未也。则吴茱萸、荜茇刚燥等剂。又加多焉。虽附子亦用之而救急矣。病势至此。脾土未强。肾水已为之涸。肾水既涸。脾土又为之焦。往往阴阳不升降。荣卫不流行。大小二便。关隔涩闭。而肾汁皆自其口出也。如此者大抵不救。临病须当识病。预与病家言之。夫心火下降。则肾水不患其不温。   真阳下行。则肾气不患其不和。安有所谓木强者哉。惟夫嗜欲内戕。肾气虚惫。故阴阳不相交。水火不相济。而沉寒涸冷。凝滞其间。胀满作疼。顽痹结硬。势所必至矣。执剂之法。   不可纯用燥热。当温利以逐其邪。邪气内消。荣卫流转。盖如寒谷春生。有不戒而速。不行而至者矣。外此又有一种。升高坠下。外肾跌伤。惊起与败血交攻。亦有木强胀疼之证。   治法大要则同。于中更为之消瘀血。大抵诸疝之脉当弦紧。盖弦者寒也。紧者痛也。疝有七证。厥疝、症疝、寒疝、气疝、盘疝、附疝、狐疝是也。何以言之。厥疝则心痛足冷。食已则吐。症疝腹中气乍满。气积如臂。寒疝因寒饮食。猝然胁下腹中痛。气疝腹中乍满。满而痛。盘疝腹中痛引脐旁。附疝腹痛连脐。下有积聚。狐疝小腹与阴相引而痛。诸疝不愈。邪气留滞。及成积聚。其脉厥而紧。浮而牢。皆积聚之脉也。但牢强急者生。虚弱急者。不可治。   儒门事亲书云。寒疝名水疝。律科王敏之病寒疝。脐下结聚如黄瓜。每发绕腰间。痛急不能忍。戴人先以舟车及猪肾散。下四五行。觉药绕脐三五次而下。其泻皆水也。猪肾甘遂。   皆也日贯肝胃故曰忍青瓷论云。厥阴脉滑。则病狐疝。少阴脉滑。则病肺风疝。太阴脉滑。则病脾风疝。阳明脉滑。   则病心风疝。太阳脉滑。则病肾风疝。少阳脉滑。则病肝风疝。灵枢经云、心脉微滑。为心疝。引脐。少腹鸣。肝脉滑甚。为疝。   夫滑脉关以上见者。为大热。盖阳与阳并也。故大热脉滑。尺脉见为大寒。主疝。脉滑者寸口凡瘦夫阴、属肝系宗筋。胃阳明养之。世多不识。谓之外肾。非特名义差错。亦使五内不分。   过度思恐致阴上下治。   为疝贱多急作前阴分大寒大热。囊垂缩。阴阳症别。夫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   其内脉两家中脚大热以证之也。冬天阳气在内。阴气在外。人亦应之。故寒在外。则皮急而囊缩。夏月阴气在内。阳气在外。人亦应之。故热在外则皮暖。皮暖则囊垂。此疝之像也。三说文殊。皆一理也。用药详而审之。   卷二百四十七 疝门   诸疝   (附论)疝病有七。厥逆心痛足寒,饮食则吐者,名厥疝。腹中气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者,名症名盘此七男   方   敌金散   (出直指方)   治疝。外肾肿胀极大,或生疮出黄水,其痛绕肠,寒热   往来。   京三棱蓬莪术木猪苓白附子萝卜子赤芍药黑牵牛川楝肉山茵陈青木香两半以上并为度)穿山甲(足同炒黄色去斑蝥不巴豆不用。)上切碎下。此药泻,斟酌用之。   川楝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