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461 页/共 3614 页

又方解榔、毒入口。   用饮少醋解。   治剥驴马血入肉毒   用赤柽木。以火炙。熨之亦可。煮汁浸之。效。(一名河柳)   风毒肿   (出圣惠方)沉香、木香、薰陆香、鸡舌香、麝香、紫檀香并皆治之。   卷二百五十一 诸毒门   中药毒   (附论)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以辨相得、相反、相恶畏。至于有毒无毒。各有制治。然药无治之豆毒验如尤甚饭中腹中药汁夫有大毒之药。不可入口鼻耳目。入即杀人者。一曰钩吻。生朱崖。二曰鸩。又名。   状中。   项强或状热似时行。或吐或利。多苦头痛。又人齿色舌色赤。面多青者。并着药毒之候俚人。别有不强药、不蓝药、有憔铜药、金药、菌药。此五种药中人者。亦能杀人初着不能知。欲知是毒非毒。初得便以灰磨洗好熟银令净。后以杨枝水洗口齿。含宿。明旦吐出看之。银黑者是强药。银青黑者是蓝药。银紫斑者。是憔铜药。此三不强药毒最急。若热酒食里中者。六七日便死。冷酒食里中者。必经半月。始可知银银色不异。而病候与着药之状不殊。心疑是毒欲知者。可食鲤鱼。食毕此毒即发取银含之。可两食顷。出着露下。明旦看银色。若变黑即是药毒。又取熟鸡子去壳齿KT鸡子白处。亦出着露下。若齿痕处黑即是也。又觉四大不调。即饮酒空腹食炙鸡炙豚鸭等。触犯令药发。即治之便瘥。若久未治。毒侵肠胃。难复攻治也。若定知着药毒。而吐菌子是菌药。此外亦无定色。但小异常耳。又有两种毒药。名当孤草。其着人时。脉浮大而洪。病发时。恶寒、头痛、干呕、背迫急、口不觉嚼舌。大小便秘涩。面色、眼眶、唇口、指甲背青是也。又别一种当孤草者。其病发时。口噤而干。舌不能言。咽喉如锥刀刺。胸中甚热。体胸满闷。不至百日。身体唇口手足。皆青而死。又着乌头毒者。其病发时。咽喉强而眼睛疼。鼻中闻臭手脚沉重。常呕吐。腹中热闷。唇口青。颜色乍青乍赤。百日乃死。   凡人若色黑骨大肉肥者。皆胃浓则胜毒。若瘦者则胃薄不胜毒也。   凡中药毒及一切毒。皆能变乱与人为害。亦能杀人。但毒有大小。可随所犯而解救之。   若毒乍青治。   随大   方   蜂窠散治药毒吐后。   土蜂窠(炒研末一两)赤小豆糯米粟米蓝实(四味并生用各二两)猪苓(去黑皮)荠(各锉半斤)马蔺花(干者二两)上为散。每服三钱匕。温水调下。空一方入猪粪炒焦。   解诸药毒预含方   (出圣惠方)水银(一两以枣肉研令星尽)腻粉(一两半)不灰木(一两捣研细罗为末拣净)鸡子(三枚)埋至端午日取出   丹砂丸解药毒蛊毒等疾。   丹砂(研)雄黄(研)附子(炮去皮脐为末各二两)豉(六十粒炒)巴豆(六十粒去皮心膜丸。   解诸毒药伤人方   (出圣惠方)云实根(半两)商陆(五两切晒干炒令黄)肉桂(一两去粗皮)甘草(一两生用)猪牙皂角温服之   解毒丸   (出圣惠方)银星矾石金星矾石太阴玄精石云母粉不灰木(以生粪烧灰令通赤以上各二两)上用二钱   婆婆石丸   (出圣惠方)   专解药毒。不论年月深浅。立瘥。   婆婆石猪血(各半两)雄黄麝香乳香(各一分)上研为末。用软饭、并猪血和丸。   如午   防己散   (出千金方)   专解芫花毒方。   防己防风(去芦)甘草(生锉)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为末散。每服二钱匕。   冷水调下。   椒豆饮   (出百一选方)   专解砒毒。韬丸传。   汉椒(四十九粒)黑豆(十四粒)乌梅(二个去皮)甘草(三寸碎之)上水一碗。煎七分温   白扁饮   (一名巴豆灵膏出危氏方)   解砒毒等。   用白扁豆不拘多少。为细末。入青黛等分细研。再入甘草末少许。巴豆一枚。去壳不去油。   用五   金星地散   (出圣惠方)   专解毒药。   金星地(末二钱)婆婆石(半钱)牛蒡根(一两切碎焙干)灶下黄土(一两)上为细末。   蓝根饮解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