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510 页/共 3614 页

。背有白光   头白齿落。有道士   物。以当二十四气。其   百里。臣今年一百八十矣。   神枕之力。故不复老。武帝视   从受其方。作枕而不能随其绝谷饮水   一尺二寸。高四寸。中空容谷一斗二升。   使可开闭也。又钻盖上为二行。行四十九孔。   芎当归白芷辛夷杜衡白术本木兰蜀椒桂心干姜防风人参桔四味上各一两。皆咀。以毒药上满安枕之。百日。面有光泽。一年体中所有疾。及风疾。一一皆愈。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重生。耳目聪明。神方秘效。非其人不传也。本是芎母也。武帝以问东方朔答云。昔女廉以此方传玉清。玉清以传广成子。广成子传黄帝。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耳。百余岁而头发不白。夫病之来。皆从阳脉起。今枕药枕。风邪不得侵矣。又虽布囊衣枕。犹当复围囊重包之。须欲卧枕时。乃脱去之。耳诏赐老翁匹帛。   老陛   吹鼻一提金治一切杂证。大有奇效。   甘草川芎天麻芍药薄荷荆芥人参乳香没药白芷青黛滑石桔梗甘末   寒水石散治香港脚毒遍内外。壮热不解。口中生疮。狂走毒厉。及解中诸热药毒。   邪热、卒黄、等。解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又治小儿惊痫热病。   寒水石石膏磁石滑石(以上四味各三斤捣为细末用水一石煮至四升四斗去滓入后药)甘草(八两以石(好者二欲凝候却入中拌匀调令全)   仙人练绛雪治一切病热气积聚。咳逆、呕吐脓血。丹石毒发。天行时气。热病诸   黄胆等。   痛。赤白痢。   多醉困。久痢不瘥朴硝(十斤)升麻(三两)大青桑白皮槐花(各二两)犀角(屑)羚羊角(屑各一两)砂(半两研)盆中。   效方疗时疫诸毒。恶核金疮等百病。   当归天雄乌头(各三两)细辛芎朱砂(各二两)干姜附子雄黄桂心白酒二升朱砂末。搅令调和。密出瘥。四肢风痹。亦可   太傅白膏治百病。伤寒、咽喉不利。头项强痛。腰脊并两脚疼。有风痹湿肿。难   以屈伸。   。牛领马鞍肿   。妇人产后余疾。   蜀椒(一升)升麻(三两)附子巴豆芎杏仁(五合)狸骨细辛(各一两)白芷肉四斤。   微项腰目愈龋眉睫落数数。以铁浆水用膏摩之。   粉霜丸此药秘传仙方。凡治一切病证。   丁香木香粉霜五灵脂朱砂(各二钱)砂乳香麝香信(湿纸裹煨候烟尽以上每服二丸。随咳逆满闷。   脾寒疟疾血痢、赤白痢温酒下   阿魏药煎治百病。   阿魏(四分)豆蔻仁(七颗细研)生姜(十二分)人参甘草(炙各八分)鳖甲(十二分炙)为末。   地黄等   万病无忧散治风疾疮肿疥癣。或脏腑积冷。壅滞气结。风劳膀胱宿冷。脏腑虚衰   。面色萎   岚时气瘟疫   涎出。不限时节。   肿满。运动艰难。饮食无   久泄气痢。状若休息痢。止有时。但一服。取下冷脓   冷热老幼衰弱病患。悉皆除之。任服他药无效。盖缘此药   孕妇人久患血虚气弱。痿黄无力者。亦可根据方服。宣通气血。   病并治之。其功不可具载。妇人或孕。阴晦时节不可服。天道清明   愈者。再服妙。   黄木通桑白皮陈皮(各一两)胡椒白术木香(各半两)白牵牛(炒四两别取头臾又平明可快利行三五次无妨。如病息后。以白粥补之痊矣。一方、用黑牵牛微炒为末。另作一处。   临利路耿运管望之。二年前得肺疾甚异。昼则右鼻浊涕终日。夜则清涕如水不止。良以为苦。   医者只用治肺药。以辛荑为主。几年虽少损。终不尽去。后年余客亲戚王发运家。又苦肿唇高于鼻。饮食不能进。齿亦尽肿。家有一药用些黑牵牛。才服毕。泻一两行。其肿即退。初甚疑之。恐牵牛之为害也。肿既甚。不得已进一服。连泻两行。不移时肿尽消。所苦涕即止。一药而攻二病。异哉、异哉。   妙香丸治一切久远沉积。伤寒结胸。太阳厥证。燥郁攻不开者。皆可服。亦曰太   圣丸。   巴豆(去皮不去油)腻粉砂朱砂水银(各一钱锡结砂子)龙脑麝香牛黄(各少冷水   枸杞酒治五内邪气消渴。风湿下脑。胁气头痛。坚筋骨。强阴利大小便。填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