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563 页/共 3614 页

(出圣惠方)冬寒欲火。一不可。   饮食欲热。二不可。   当诊自疑。三不可。(凡服石常须消息节度觉不安将息须根据法不得自生狐疑)畏避风湿。四不可。(乍觉头风热愦愦闷心烦则宜当风梳头以水洗手面即好与寻常风湿不同)极不欲行。五不可。(若久坐久卧有所疲极必须行役自劳)饮食畏多。六不可。   居贪浓席。七不可。   所欲从意。八不可。(不用从意所达石性将息节度尤佳)   三无疑   (出圣惠方)务遣常理。一无疑。   委心弃本。二无疑。   寝处必寒。三无疑。   卷二百六十 乳石门   服石后将息补饵(附论)   饮酒则石势敷行经络。气力强溢。肾气坚旺。即顿为阳事。阳事过多。则肾虚上热。热盛则相得   方   鸡心酸枣汤疗饮后阳多。肾虚发热。积热不食。胃中虚热。饮食不已。气入百脉   。心脏虚鸡心(十枚)酸枣(半斤)人参(一两)茯神芍药(各二两)白薇枳实(炙)知母甘取三升。   冷分三服。   黄芩饮若觉大热者。可服紫雪。或金石凌。或绛雪。或白雪等。但温半大升水。   取次研一大两。香汤浴后。顿服之。候一两利。热乃退矣。凡此救急。紫雪为上。如   不得通泄。宜服黄芩(一两)栀子仁(二七枚)干姜(二两)芒硝(半两)上切。以水三大升。   煮取软一大   麦门冬饮若觉食不下。兼呕。宜服之。   麦门冬(一两去心)甜竹叶(一大握)生姜(半两切)小麦(四合淘去土并秕)上以水三升   秦艽汤若热盛充满经络。心腹少胀。心下KTKT不消。或时聚如坚。随复消   者。   宜服此汤。   秦艽(三两)牛乳(一斤)上切细。以牛乳煮取一小升。去滓顿服之。得利即瘥。   若老弱可亦勿候热后栗栗寒颤。若因颤黄后出外者。是谓余热欲散也。浓覆。但使肌肤中少寒颤。良。   葱根葛豉汤若觉四肢筋强。背脊重。或头痛如刺。眼睛欲脱者。宜以香汤浴。   须虚静大屋。内适寒温。先以汤淋大椎。及囟上三五十碗。然后乃浴。勿令见风。浴讫   。覆被安卧。拟葱根(三大握)干葛(一两切)豉(三合)葱白(一大握擘)生姜(少许切取汁)椒(十五颗)上先以水五大升。煮葱根。减半去滓。下葛及鼓。煮取二大升。去滓。细研。   少米作半日   羹法服石之后。一二百日内。须吃精细饮食。羹粥酒等。使血脉通利。取獐鹿   兔雉鹅鸭肉等。以水净洗。切如指大。于铛中炒令欲熟。即多下葱白。少下椒盐。熬   令香。即下少水煮。次下粳米糁。次下豉清酱汁。调咸酸适口。每欲食。先须十数   口羹汁。令胃口开通。皮肤津润。然后进诸食。纵啖炙肉。亦无所虑。作此将养。食   多且健。纵啖。亦须多啜   鲜鲫若不下食。体弱乏气力。即酒食之。   取鲜鲫鱼。剥去鳞。破去肠血。勿洗之。用新布一二尺。净拭。令血脉断。根据常法作羹。   之。   薯蓣若觉体气沉滞。石气不行。慎勿吃面。若觉虚。任饵之。取大薯蓣   刮去皮。薄切曝干。承润作粉。不粉者。更暴根据前法。粉讫。下筛。以暖汤及盐。   如面细切作   生姜酒若少觉不下食。服此酒。   生姜汁(一合)白蜜(一匙)清酒(倍生姜汁)上相和。温顿服之。半日乃效。   甚佳。   若饮热歇后。石势虚损。饮食入口。自觉诸脉中涩涩如冷水入者。是酒石俱退。经络空虚故   宜积日调冷食。兼进猪蹄羹。通诸脉。自瘥止。   若头眩。耳闻空中有人语。心怯恐惧。兼忧悸不安。四肢如痹。或起眠则辄惊。如被虎野狼所服竹沥一二升。乃至三升。止即瘥。亦可进白薇汤下之。消息稍令饮粥。常令有食力。   时进若酒热歇。石热亦不复行。心下热结已消。黄纵未歇。亦无所苦。   但冷冻饮料食。勿进辛辣菜。及热补食。若不欲进清冷者。可和暖饵。勿令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