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647 页/共 3614 页

捣捣烂敷之尤良。治三十六种风结疮。取马齿苋一石。水二石。一釜煮之。澄清。内蜡三两。   熏煎之成膏。涂疮上。并服之。   疗毒疮肿痛号叫。卧不得。人不别者。   (出手集方)取独头蒜两颗细捣。以麻油和。浓敷疮上。干即易之。顷年卢垣侍郎。东畿人。肩上疮作。   不   治因疮而肿赤。皆因中水及中风寒所作。其肿入腹则杀人。   (出本草)多以桑灰淋汁渍。冷复易。取愈。梅师方同。   治热疮恶肿   (出本草)以青黛摩。敷之。   治疮肿除脓血。生肌肤长筋骨   (出本草)以楸叶捣。敷上。亦煮汤洗脓血。冬取干叶。汤揉用之。   治疮肿除血长肤   (出本草)以紫荆木煮汁。洗之。   破棺丹   (出卫生宝鉴)   治疮肿一切风热。   大黄(一两半生半熟)甘草(一两)芒硝(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半   如圣散   (出华佗中藏经中)   治一切无异色疮。退肿消毒。并闪肭折伤。接骨定痛。活血养脉赤小豆(一升)川乌头(一两)草乌头(一两炮)乳香(半两)芸苔子(一两)上件同为细末。每用一钱。入白面一钱。疮肿用水调稀。煮一两沸。放温摊纸花上贴患处。   伤折用醋调膏。损用黄米粥调。可患处大小敷之。用帛子缠系。或以沙木篦夹五日一换。六十日当瘥。   治结成实肿未溃。小便不通者。   (出百一选方)以葱不拘多少。碎切。入麻油内。煎令黑色。去葱不用。只收油。趁微热。通手逐旋。   涂上   苏龙丸   (一名神明膏出卫生宝鉴)治一切疮肿伤折。摩风止痛。酒调一钱服。如有口疮含化痒。遍身疮疹痛。并涂膏摩。令热赤即佳。耳鼻中有肉铃。   用纸捻子每日一点。一月取下。久疮及治小儿疮瘤、汤火伤。但是痛处。贴着便愈。其次等膏生栝蒌(一个用皮用仁)赤芍药甘草杏仁(汤浸去皮尖用)当归人参桃仁(去皮尖半两)上并香热。放冷入诸药。文武火养。自晓至昏黑。候药色半焦。用生绢漉去渣。却入大鹅梨一枚。   裂取自然汁子末一分或半出。仍入鹅梨一个取汁。蜡一两半。麝香一分研用。一候油不滚起。更入脑子半钱。细研搅匀滤出。取如前法。为次等膏。   贯众汤   (出卫生家宝方)   洗疮肿不散。   贯众(不以多少)茱萸(三五钱)朴硝(三五钱)上用淡醋半升、水二升。同煎至二十沸。   消毒犀角散   治一切诸般大人、小儿疮疖。眼目、口舌、咽喉、脸肿。腮结核、痈遍身。小儿疮疹。   丹毒赤。三四服快透消毒。神效。   防风(八分)荆芥(三钱半)甘草(一钱)牛蒡子(一两)上咀。每服三钱。   水一盏   灵鼠膏   (出经验方)   治疮肿去痛。   以大黄鼠一枚。浑用清油一斤。慢火煎鼠焦。于水上试油不散。即以绵滤。去渣澄清。   重拭水上毒三   疮疖瘤肿   (出儒门事亲)夫大人疮疖。小儿赤瘤肿之疼痛不止。内经曰。夫诸痛痒疮疡。皆法禁之。法者是心法。咒曰龙鬼流兮诸毒肿痈疮脓血甚发痛志心唾毒肿随手消上一气念咒三遍。用望日月灯火取气一口。吹在疮肿丹瘤之上。右手在疮上虚收虚撮三次。   母韩猪鱼   卷二百七十二 诸疮肿门   诸疮   (附论)诸疮虽不能害人。然浸淫无已。亦有多年不获愈者。此皆心肾不济。饮食不节。肠胃停留。   感受头肉或为是禀作匝气非至肿烂疼痛。步履艰难。惟生于骨者为重。曰疮。以其骨上肉少。皮薄难愈。至有多年无已。疮口日开。皮烂骨见。臭秽可畏者。先当取虫。然后敷药。或淫夫龟上生疮。初发如粟。拂之则痛。由是出清脓。作臼孔。侵蚀臭烂。日渐大痛。曰妒精疮。以妇人先有宿精在内。或月水未断。与之交接。涤秽不前。傅气而作。妇人亦有生于玉门者。曰阴蚀疮。或满颊满项。发如豆梅。痒而多汁。延蔓两耳内外。湿烂如浸淫疮之状。曰走皮延疮。田野呼为悲羊疮。已上数种。名目不同。治各有方。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