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910 页/共 3614 页
治瘰鼠疮。
(出本草单方)上以夏枯草。初生嫩时采之。须浸洗淘去苦水。作菜食之。
治瘰疮。及风顽疥癣。
(出本草单方)以鳖甲炙烧酒浸服之。
治痈疮肿绑定等。
(出本草单方)以山慈菇根醋磨敷之。
治瘰成孔者。
(出本草单方)上取露蜂房二枚。炙为末。腊月猪脂和涂孔上即瘥。
治瘰五痔瘤疮根恶肿。
(出本草单方)上以石黄、空青、桂心各四两。干姜一两为末。铁片阔五寸。烧赤以药置铁片上。用磁碗以猪脂涂碗底。药飞上。得冷即可。如此五度。随疮孔大小。以药加儿屎内孔中。以面封之三度。根即出也。无孔者铁皮内之。
卷二百九十三 瘰门
转脉
(附论)夫转脉者。因饮酒大醉。夜卧不安。多惊欲呕。转侧失枕之所生也。始发之时。在于颈项。脉转身如振。使人寒热。其根在于小肠也。
方
斑蝥白芷丸
(出千金方)
治转脉。始发于颈项。濯濯脉转转。苦惊惕身振寒
热。此得之因惊卧失枕。其根在小肠。以斑蝥主之。白芷为之佐。
斑蝥(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以黄为度)白芷绿青大黄(各三两)升麻钟乳甘草防风地胆(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以黄为度)续断麝香矾石(各一两)人参当归桂心(各二两)白术麦门冬(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酒服十丸。日三。
勿食生菜。慎房室百日。外台秘要无大黄、桂心、麦门冬、白术、钟乳。
斑蝥丸
(出圣惠方)
治转脉发于颈。肿痛寒热。出脓水。
斑蝥(一分去头足翅糯米拌炒米黄为度)人参(三分去芦头)地胆(一分去头足翅糯米拌炒米黄为度)当归(三两)川升麻(三分)麦门冬(去心一分焙)白术(三分)川大黄(三分微炒)钟乳粉(三分)桂心(三分)甘草(一分锉炙微赤)防风(半两去芦)续断(三分)麝香(一分)白矾(一两烧令汗尽)上为细末。后入研了药令匀。炼蜜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酒下十丸。日三服。
连翘散
(一名连翘丸出圣惠方)
治转脉发于颈项间。寒热有脓。
(方见本门寒热类)
卷二百九十三 瘰门
风
(附论)夫风者。由风邪结聚所成。或得诸风。不即瘥。变化而作也。其得风者。是因疮遇冷。脓汁不尽。乃成也。其风在经脉者。初生之时。其状如肿。有似覆手搔之。则皮脱赤汁出。乍肿乍减。渐渐生根结实。附着骨间。不知首尾。后溃成。若至五十日不消不溃。变成石肿。名为石痈。久则不治。令人寒热。恶气入腹。绝闷刺心。及咽项皆肿。不早治即死也。
神效斑蝥丸
(出圣惠方)
治风赤肿。出脓汁不止。
斑蝥(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以黄为度一分)连翘(三两)玄参(三分)乌蛇(三分去皮骨酒浸一宿炙令黄)漏芦(三分)荏子(三分)空青(三分细研烧过)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牛蒡子(一两半微炒)黑豆黄(一分)上为细末。入空青研令匀。炼蜜合丸捣二三百杵。丸如绿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夜卧时。以温酒下五丸。渐加至十丸。
露蜂房膏
(出圣济总录)
治风消肿化脓。
槲皮散
(出圣惠方)
治风赤肿。化脓水。疼痛。
槲皮(一分炙黄)玄参(一分)蝉壳(五枚)苦参(一分锉)斑蝥(二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以米黄为度)白僵蚕(四十九枚微炒赤)上为细末。每日空心。以盐汤调下二钱。
良久。以盐茶投之。小便内当取下恶物。
赤小豆散治风结肿。常出恶脓水。
蜂窠膏治风结肿。常出恶脓水。
卷二百九十三 瘰门
蚁
(附论)夫蚁者。由饮食有蚁精气毒入五脏。流出经络。多着颈项。然小肿核细。而乃遍于身体也。
方
鲮鲤甲散治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