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956 页/共 3614 页

治大肠痔。脱肛疼痛。   (出圣济总录)用虎脚指二节。以蜜二两炙。捣罗为末。饮并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下二十丸。   比金散   (出传信适用方)   治久新痔痛。如神。   (先用独行虎散洗次用白金散敷贴)用海螵蛸。去粗皮不拘多少,为细末。每用二三钱。生麻油成膏以鹅翎拂上。每日夜用之。久疮自消。是药极好。不消服药独能见效。   治痔疮疼不可忍。宜用治之。   (出德生堂方)绿豆粉(一斤)蜗牛(一百五十个二味一处炒锅属性武火炒黄去蜗牛摊在地上出火毒后加)用少许。凉   治痔疾肛门边肿硬。痒痛不可忍救。急熨之。   上白矾三分。碾。以童子热小便二盏化白矾以洗痔上。二日立效。   卷二百九十八 痔漏门   牡痔   (附论)夫内经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而饱食筋脉横解。伤癖为痔。盖饱甚则肠胃满,肠胃满圣惠方云。痔肛边生鼠乳者。人脏腑空虚。内有积热。不得宣泄。流于大肠之间。结聚所成也。此皆下元虚冷。肾脏劳伤。是风邪毒热。在内不散。蕴蓄日久。因兹生病。亦由饮食不节。醉饱无忌。恣食鸡猪。久坐湿地。情欲纷扰。久忍大便。是阴阳不和,关格壅塞。   风热之气下冲肛肠。故令肠头生肉如鼠乳。或似樱桃。或如大豆。时时下血。往往出脓。亦曰牡痔也。   方   皂荚丸   (出圣惠方)   治痔肛边生鼠乳。及大肠疼痛。坐卧不得。   皂荚(十挺不肥长一尺者汤浸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黄(一两锉)枳壳(一两炒微子(一两微炒)蛇(二两酒浸去皮两锉碎微炒)上为末。   粥饮下三十丸。   鳖甲丸   (出圣济总录)   治牡痔。肛边生肉如鼠乳。时出脓血。   鳖甲(去裙醋炙)生干地黄(焙)黄连(去须)连翘皮(炙焦)续断(锉)附子(皮)黄干姜(饮下。取瘥为度。   治痔有乳结核。作渴。疼痛风盛。热实。   (一名槐角子丸出本事方)皂角(醋炙)黄荆芥穿山甲(灰炒)木香露蜂房皮鳖甲(醋炙)桔梗芍药汤下。食前日   皮丸   (出圣济总录)   治牡肛边生鼠乳。疼痛寒热。兼痔肠漏。   皮(炙焦)槐木耳(炙)附子(泡裂去皮脐)当归(锉炒)赤芍药桑根白皮(锉)白矾食前粥饮下。   雷丸丸   (一名鹤虱丸)   治牡痔生乳疮。   (方见鹤虱丸)   槐子丸   (出圣济总录)   治牡痔。因醉饱。筋脉横解。肠癖成痔。每下鲜血。   槐实(微炒三两)皮(炙焦)当归(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连翘干姜(炮)续断加至三十丸。   槐皮膏   (出千金方)   治痔疾下部痒痛。肛边内结如鼠乳。肿硬疼痛。   槐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一两)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赤小豆(二合)上七味咀。以成煎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摩疮上。日再。并导下部。   煮白丸   (一名玉屑丸)   治痔疾有头。生于肛边如鼠乳。及生疮痛痒不止。下脓血。冷疼后重。   (方见大肠门肠风下血类)(案原方:槐根白皮去粗皮,苦楝根去皮各三两,椿根白皮四两。天南星。半夏各半两。威灵仙一两。寒食面三两。上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干之。每服三十丸)(案:此处缺方名及证状。)菩萨草(三分)黄连(五分去须)黄柏(三分锉)腻粉(一钱)白矾(半两烧灰)地龙(三后以散敷之。日   枳壳丸   (出圣济总录)   治牡痔。肛边生鼠乳。出脓血。   枳壳(去瓤麸炒)防风(酒浸一宿去火焙)槐花(麸炒)荆芥穗薄荷甘草(炙各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