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993 页/共 3614 页

治口疮   (出本草)取蛴螬截头。箸翻过。拭疮效。   治口疮   (出本草)取朴硝含之。   治口疮。及口齿一切疾。   用五倍子。为末掺之。所患处有涎。即吐出。便可饮食。   治口中有疮   (出本草)以黄柏皮醋浸。含之即愈。   治口疮   (出本草)以蜜浸大青叶。含之。   治口疮   (出本草方)以溜师蜜含之。   治急疳。口鼻生疮者。   有用没石子为末。吹下部。即瘥。   治口疮。久不可者。   乱头发(微温)露蜂房蛇蜕皮上三味。各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三钱。用酒调。   治中面上息肉转。   大麻骨一条。烧烟吸入喉中。即去。   治口中疮方。   上用干姜炮为末。水调。临卧涂于手脚心。来日即安。   【法】   神验法   (出东垣兰室方)   治口疮。无问新久。   夜间。将二丸以勒紧。左右交手。揉三五十次。但遇睡觉行之。如此三五度。因湿而生者。一夜愈。久病。诸般口疮。三二夜愈。加鼻流清涕者。勒之二丸。揉之数夜可愈。内经云。膀胱移热于小腹。膈肠不便。上口为糜。易老五苓散。与导赤散。相合而饮之。   卷三百 上部疮门   口糜   (附论)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夫小肠之脉。络心循咽。下膈抵胃。阴阳和平。   水传输于下。则令肠膈塞而不便。上则令口生疮而糜烂也。大抵心胃壅热。则必熏蒸于上。不可概以敷药。当求本以治之。   方   柴胡泽泻汤   治肠热。口糜生疮。   柴胡(去苗)泽泻陈橘皮(浸去白炒)黄芩(去黑心)枳实(麸炒)旋复花升麻芒硝二盏煎取一   大青丸   治口糜生疮久不瘥。及心脾中热。乍发乍退。   大青(去根)甘草(炙锉)枳壳(去瓤麸炒)苦参(锉各三分)黄连(去须)生干地黄(焙)下。日二服。   大黄散   治口糜生疮。久不瘥。   大黄(烧灰火煨锉)甘草(炙锉)黄柏(炙锉各一两)密陀僧(研)滑石(研各一两)上为   升麻丸   治口糜生疮。   升麻黄连(去须)黄柏(炙锉)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一两)上为末。研杏仁如膏。炼   紫金散   治大人小儿口糜生疮。   大黄汤   治口糜生疮。   大黄(锉一两)芒硝(研)黄连(去须)黄柏(炙各半两)上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煎至   柴胡汤   (出宣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