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196 页/共 3614 页

血风攻脾胃不能食   (附论)夫脾象于土为中州。意知之脏也。其肝心肺肾皆受脾之精气以荣养焉。脾与胃为表里。   脾主邪冷   方   芎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血风攻脾胃心腹。气壅闷痰逆。不下饮食。四肢   少   力。   芎枳实(麸炒微黄)藿香赤箭赤茯苓诃黎勒皮(各三分)白术人参(去芦头)每服三钱。   诃黎勒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血风攻脾胃。腹胁妨闷。四肢烦疼。或时痰   逆。   不下饮食。   诃黎勒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一两)藿香赤茯苓芎(各三分)桂心白术细洗七遍去   草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血风冷气攻脾胃。呕逆不思饮食。   人参(一两)草豆蔻(面裹煨)白茯苓半夏(各三两)良姜白术缩砂仁枇杷叶(去煎七   神曲丸   (出圣惠方)   治妇人血风攻脾胃。腹胁气满。不思饮食。   附子(炮)白术枳壳(制一作枳实)诃子(一方用诃黎勒皮)桂心人参木香食茱萸神曲末。   作糊   藿香散   (出圣惠方)   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不思饮食。若食即腹胀。   藿香桂心(各一两)浓朴(一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白术白豆蔻(去皮)人参(两)上为   椒红丸   (出圣惠方)   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脏腑虚冷。全不思饮食。脐腹多   痛。体瘦无力。   椒红沉香附子(炮)莪术诃子当归白术(各一两)良姜白豆蔻仁丁香(各半   紫桂丸   (出圣惠方)   治妇人血风气攻脾胃。腹胁疼痛不能食。   桂心(一两半)当归(锉微炒)白术诃黎勒皮木香食茱萸芎枳壳(麸炒微黄)生姜汤下   卷三百十八 妇人诸疾门   伤寒   (附论)夫古人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妇人调其血。血室不虚。则二气谐和。血室凝结。   汗。   明了小五无属抵当汤证也。伤寒胃实谵语宜下之。妇人热入血室谵语者。不可下也。虽然妇人伤寒。与男子治法不同。男子先调气。女子先调血。此大略之词耳。要之脉紧无汗名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热病脉洪大。中暑脉细弱。其证一也。假如中用白虎。胃实用承气。岂必调血后行汤耶。仲景伤寒论。所以不分妇人者。良亦在学人皆可随病于男子药证中。以意选用也。夫妇人恶寒者。亦有阴阳二证。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宜解表。脉必浮数。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沉细。又有汗后利后恶寒。及背恶寒。以上疾证。不复繁引。尝治一妇人。但恶寒。别无他证。六脉平静。遂用败毒散而安。此药能去表中风邪故也。经云。恶寒家慎不可遏。当覆衣被及近火气。寒热相搏。脉道沉伏。愈令病患寒。不可遏。但去被撤火。兼以和表之药。自然不恶寒矣。妇人恶寒。尤不可近火。寒气入腹。血室结聚。针药所以不能治矣。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此观之。郁冒为虚寒可知矣。又或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又为死证。盖谓其虚极而脱也。观其郁冒。幸无忽焉。产妇伤寒。或妇人伤寒。可得闻与。曰伤寒三百九十七条。一百一十三方。此张氏截然之笔削也。   于某证则有某药。何尝以男女为别哉。要之。月事去来。产前产后。男子所无。请发明其蕴。以解世俗之惑。盖妇人以血为主。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经曰。热除而胸满。谵语者。是则邪气结于胸胁。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伤风。经曰。续生寒热。发作似疟。而经水适断者。是则血结不行。当以小柴胡汤散之。所谓治之而愈者此也。要如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昼醒暮谵。如见鬼状。是里无留邪。热随血行。所谓不治自愈者此也。前胡吐血方血归条。   并以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之类。言之详矣。抑产前产后。治法将何择焉。曰。产前安胎。产后消瘀。于是遵根据条例。斟酌轻重而调理之。安胎者何。桑寄生、阿胶、缩砂为要药。他如桂枝、半夏、桃仁、大黄堕胎及燥热等辈。则不可轻用也。消瘀者何。川芎、蒲黄、赤芍药、生地黄为要药。他如内补拦住。止血之剂。则不可轻进也。朱氏以阿胶、桑寄生、人参、茯苓、白术研为细末。糯米饮调剂。为孕妇安胎。以红花一分。官桂、芍药、甘草、半夏、姜、枣同煎。为解表消瘀。以葱白、生姜。大剂浓汁为产前发散。以小柴胡汤去真可活人。然则产妇证治。观之可以问津索涂矣。虽然知安胎则不可不调气。知消瘀不可不扶虚。枳壳、香附、陈皮以调气也。当归、川芎、黄、人参以扶虚也。退热则柴胡、黄芩。解肌则紫苏、干葛。滋肠则麻仁、枳壳。助阳则干姜、良姜。其间采摭。虽未备古人之经。然而甘辛为阳。酸苦为阴。皆不越古人之意。姑存之篇末。以便学人之观览云。男子妇人伤寒。仲景治法别无异议。比见民间有妇人伤寒方书。称仲景所撰。而王叔和为之序。以法考之。间有可取。疑非古方。特假圣人之名。以信其说。寡妇之病。自古未有言者。惟仓公传与褚澄略而论及。言寡者孟子所谓无夫曰寡是也。如师尼丧夫之妇。独阴无阳。欲男子而不可得。是以成病也。易曰。天地。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孤阳独阴。   可乎。夫既处闺门。欲心萌而不遂。致阴阳交争。乍寒乍热。有类疟疾。久则为劳闭白淫。痰逆头风。膈气痞闷。面瘦瘠等证。皆寡妇之病证。其脉独肝脉弦。出鱼际。究其脉原。其疾皆血盛而得。经云。男子精盛则思室。女人血盛则怀胎。观思过半矣。   方   桂枝红花汤   (出大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