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46 页/共 3614 页

治室女月水不通。烦热咳嗽。不思饮食。渐加瘦弱。   桃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川大黄(锉微炒)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龙胆(去芦头)琥珀(细研)土瓜根赤芍药柴胡(去苗)黄芩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桑根白皮(锉各一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桃   通经丸   治室女妇人。月候不通。疼痛。或成血瘕。又一妇人怀孕三四月。头晕腹痛。不能   饮食。日渐羸弱。沉重危困。医治不效。已办后事。偶得通经丸服之。痛止进食如故。   月数满足。遂生一女。母子皆安。盖室女妇人。多因经血致疾。病家以病患纯心托付医   者救治。不谓医者又不究竟其病。以意详揣。用方进药。但唯唯所言平平而已。以致担   搁病深。病家自谓医者不能治疗。束手待尽而已。可谓夏虫不可语冷霜。余于病家见之   矣。若谓医者倘不能治。即绝他药。则前二症服通经丸取效又何也。凡室女妇人岂无血   病。若要治经水不行。并前件血药则通经丸最准。医救多矣。   方   桂心青皮大黄(煨)川椒(去子微炒出汗)莪术川乌(炮去皮)干漆(碎之炒令烟尽)当归(锉微炒)干姜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各等分)上为细末。分为四分。用一分以米醋熬成膏。和余分药末成剂。臼中杵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淡醋汤下。   渐加至三十丸。温酒亦得。空心食前服。一方无川乌有红花。入鸡子清一个。服之。一方无干漆徽州灵璧张扩。顷年缘事在推勘院。有王医职直宿。是夜与之稔熟者口传此方。渠甚秘之。予后得此方。以治妇人疾不可胜数。且欲广行。不敢自秘。寻常血气凝滞疼痛。数服便效。有一师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时自汗。是时疫气大行。医见其寒热。   作伤寒治之。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急。召予治之。诊视之曰。三部无寒。其脉但厥阴弦长   牡丹汤   治室女月水不通。虚胀如鼓。不嗜饮食。破血行经止痛。   牡丹皮当归(切焙)芎白芷紫葳(凌霄花是)延胡索红蓝花赤芍药刘寄奴(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六分。入酒三分。   重   柴胡饮   治室女月水不通。心腹胀满。   柴胡(去苗)牛膝(去苗)枳壳(去瓤麸炒各二两)子大黄(锉炒)土瓜根牡丹皮桂(去粗皮各一两半)朴硝(二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五十枚)上咀。每服三 生地黄饮   治室女经脉不通。   生地黄(二两)羌活(去芦头)柴胡(去苗)桂(去粗皮)当归(切焙)荆三棱(煨锉)芎地骨皮(各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二十一枚)上锉细。   以童子小便五升于新瓷器内慢火煎。令如鱼眼沸至一升。去滓。每服半盏五更日午各一服。频作三五剂服之。   紫葳散   (出圣济总录)   治室女月水不通。   紫葳(凌霄花是)青橘皮(汤浸去白炒)当归(切炒各半两)大黄(锉炒)没药桂(去粗   虎杖汤   (出圣济总录)   治室女月水不通。   虎杖(锉)牡丹皮荆三棱(煨锉各一两一分)芎当归(切焙各一两半)桂(去粗皮)陈橘皮(汤浸去瓤白各三分)大腹皮(五枚锉)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下地黄汁一合。芒硝一钱。更两沸。空心日午温服之。   水蛭丸   (出圣济总录)水蛭虻虫(二味去翅足生为末)硼砂(研各一两三味以米醋一升半同煎如膏)延胡索(一两半)芎白附子(炮各一两)琥珀(研)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各半两)上以后五味捣   当归散   治室女月水不通。时作寒热。   当归(锉微炒)延胡索川大黄(锉微炒各半分)铅霜(细研)虻虫(炒令微黄去翅足)为细散。入铅   通经散   (出圣惠方)   治室女月水不通。   用雄鼠矢一两。烧存性。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一钱。神效。   治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涩。   用獭肉少食良。   治月水不通。   (出千金方)以人乳汁二合饮之。   凌霄花丸   (出圣惠方)   治室女月水不通。诸药不效。   凌霄花没药水蛭(微炒各三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硝石(一方滑石)硼砂(各半两)斑蝥(一分糯米拌炒令黄去翅足)狗胆(半两干者)上为末。   用软饭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