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52 页/共 3614 页
者。宜服万病丸。
桂枝芍药生地黄(各二两)桃仁(制五十枚)甘草(一两一方不用)上为末。
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个。煎一盏去滓。温服。一方无姜枣煎。
地黄通经丸
(出大全良方)
治证与前桂枝桃仁汤同。
熟地黄(二两)虻虫(去头翅足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制各五十个)上为末
又方
(出圣惠方)
治月经闭塞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
虎杖(一斤去头土裹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咀。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
宿血当不滞。
万病丸
(出拔粹方)
治女人月经淤闭。月候不来。绕脐寒痛。及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生瘕。结而不散。
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血瘕。若生肉症。证愈加重。不可为
也。及治症瘕等病。室女气瘕。
干漆(杵碎炒令大烟出待至烟头青白如此一时久)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各一两)上为末心米饮下是即杀之也。谨之。
治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利羸瘦。此为气瘕。按之若有牢
强。肉症者不可治。未者可治。
(出千金方)生地黄(二十斤取汁)干漆(一斤为末)上以漆末纳地黄汁中。微火煎。令可丸。
每服酒下如梧桐子大三丸。不知加之。常以食后服。
治妇人经候不来数月。脐腹疼痛。或有一块上下相疰。饮食减少。腹满恶心。大便
秘涩者。宜服此丸。用菖蒲、马鞭草煎汤送下四十丸。两服便通。
治室女月水不通。血结成块。多攻心腹疼痛。宜服此方。
质汗姜黄川大黄(锉微炒各半两)上为细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一钱。
治妇人血闭。腹内血块。
用干陀木皮酒煎服之。
卷三百三十四 妇人诸疾门
月水不利
(附论)夫妇人月水不利者。由劳伤血气。致令体虚而受风冷。风冷客于胞内。损伤冲任之脉。
手太阳少阴之经故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下为月水。风冷客于经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壅滞。故令月水来不宣利也。诊其脉。从寸口邪入上者。名曰解。脉来至状如琴弦。苦小腹痛。月水不利。
孔窍生疮。又左手关上脉。足厥阴经也。沉为阴。主月水不利。腰腹痛。尺脉滑。血气实。
经绝不利。又脉左手尺脉来而断绝者。月水不利也。又脉寸关调如故。而尺脉绝而不至者。
月水不利。当患小腹引腰痛。气滞上攻胞膈也。
方
泽兰丸
(出圣济总录)
治妇人月水不利。累月不快。身热烦热。骨节沉重。日渐羸瘦。
泽兰叶钟乳(别研)细辛(去苗叶)黄(锉)紫石英(别研各三分)大黄(锉炒)熟地黄白术芎芦头)大枣(归沙参桂(去粗皮)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石斛麦门冬(去心焙各三分)人参(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温酒下。渐加至三十丸。
白薇丸
(出医方大成)
治妇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吃食减少。渐觉虚乏。故令无子。
白薇白术当归白芍药柏子仁桂心附子萆吴茱萸木香(各半两)紫英(一两)细辛川芎槟榔(各半两)熟地黄(二两)牡丹皮(一两)人参石斛白茯苓前温
薏苡仁丸
(出圣济总录)
治妇人月水不利。胸胁痞满。脐腹刺痛。手足烦热。宜服。
薏苡仁(一两)干姜(炮制)吴茱萸(汤浸七次焙干微炒)附子(炮制去皮脐)大黄(锉炒)粗皮)白术(各半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三十枚)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三服。
当归汤
(出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