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62 页/共 3614 页

(出十便良方)   治妇人冲任虚弱。月水不匀。来多不断。淋漓不止。   温经胶附丸   (出杨氏家藏方)   除风冷。暖血海。治月事过多。血气诸疾。   阿胶(蛤粉炒)附子(炮去皮脐)熟地黄(洗焙)白芍药(锉以上各二两)艾叶(四两)上每服五十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艾煎丸   治妇人经脉不止。   金狗脊(一两去黄毛)威灵仙(一两)良姜(一两)赤芍药(一两)熟艾(二两糯米醋调和晒干为末一法同醋炙焙干亦可为末)附子(半两)上为末以药一半同醋煮。   面糊和丸。余一半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温酒下。空心食前服。   治女子月经不绝。来无时者。   取案纸三十张。用楮纸烧灰。以清酒半升。和调服之。顿定。如冬月即暖酒服之。   卷三百三十四 妇人诸疾门   月水来腹痛   (附论)夫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致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手太阳少阴之经也。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也。手太阳小阳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下为月水。其经血虚。则受风冷故也。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   风保室论云。产后患此病由是也。七玄散、琥珀散主之。   圣济总录论云。月事乃经血之余也。调则所下应期。无过与不及之患。若冲任气虚。为风冷所乘。致气脉不顺。所以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风冷之气与月事相击。故月因所下而腰背拘强。脐腹刺痛也。   夫妇人月水来腹痛者。以天癸乍至。荣卫不和。心神不宁。间为寒气所客。其血与气两不流利。令月水结捣于腹脐间。因刺而痛。治法宜顺血气。无令蕴滞。则痛自愈。   方   茯苓饮   治妇人月水不调。腰腹疼痛。   白茯苓(去黑皮)当归(微炙)芍药甘草(炙各一两)桂(去粗皮一两半)上粗捣筛。每   当归散   治妇人月事欲下。腰腹刺痛。或多或少。月内再来。或如清水。或似豆汁。心下坚   生干地黄(微炒)桃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黄一两一分)芎白芷蒲黄(各一两)当归(微炒)牛膝(酒浸去苗各一两)甘草芍药牡丹干姜(炮制)人参桂(去粗皮各三分)水蛭(以糯米少许同炒米熟为度)虻虫(去翅足微炒各三十枚)上为末。炼蜜和丸如   芎丸   治妇人月水来。腰腹刺痛不可忍。或多或少。来如清水。或似豆汁。虚乏黄瘦。   芎白芷(各一两)生干地黄(锉)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各一两一分)干姜(炮)甘草蒲黄(微炒各一两半)芍药牡丹(去心)桂(去粗皮)人参当归(切焙各三分)上为末。捣匀熟。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或温酒调下。空心食前服。日三。   三棱汤   治妇人月水欲来。腰腹先痛。呕逆不食。   荆三棱(炮锉)芎天雄(炮制去皮脐)桑根白皮(锉)地榆黄连(去须)代赭(醋炙)当归(切焙)白术(各一两)黄芩(去黑心)桂(去粗皮各半两)肉豆蔻(去壳一枚)煎取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当归汤   治妇人月水来。腹内疼痛。或脐下如盘。   当归(微炒)生干地黄(微炒)防风(去叉)山茱萸黄(微炙)牛膝(去苗酒浸焙各一两)枳壳(去瓤麸炒黄)白术(炒)人参甘草(炙微赤锉)羚羊角屑芍药(各三分)   牡丹汤   治妇人月水来而不利。攻脐腹痛不可忍。   牡丹(去心)芎甘草(炙锉)黄芩(去黑心)人参桂(去粗皮)干姜(炮制)吴茱萸(汤浸七次焙干微炒各一两半)桃仁(十八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白茯苓(去黑皮)当归(切焙)芍药(各五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一分。拍破。同煎至六分去滓。下硝石半钱。温服。如人行三五里。再服。   苦参丸   (出圣济总录)   治妇人月事欲下。腹疼痛。   苦参(洗锉碎)牡丹(去皮)赤茯苓(去黑皮)赤芍药当归(微炒)大黄(洗锉碎炒各一两)吴茱萸延胡索五味子荷叶(微炒各半两)槟榔(五枚生用锉)桂(去粗皮三分)上为末。炼蜜和丸。捣令匀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下三十丸加至四十丸。以瘥为度。   当归丸   (出圣惠方)   治妇人月水每来脐下疼痛。如锥刀所刺。及腰背痛。   当归(二两锉微炒)琥珀子吴茱萸(汤浸七次炒令黄)桂心(各一两)益母草水药(   吴茱萸丸   (出圣济总录)   治妇人月水欲下。脐腹撮痛不可忍。   吴茱萸(汤浸七次焙干三分)当归(微炒)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各一两一分)大黄(锉(各一两)上子。温酒调服一钱。   蓬莪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