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75 页/共 3614 页
治妇人脐下痛。
黄柏山栀子上等分为末。空心无灰酒调下五钱。
乌金散
甘草(炙)皂角(烧灰存性)上等分为末。生地黄同煎至七分。食前服。
猪肾棋子羹
治妇人血积久惫。冷气。小腹常痛。
小麦面(四两)高良姜香子肉苁蓉(去皮炙为末)蜀椒(各一钱)猪肾(一对去脂膜切焙绿豆大)上除肾外。以水和切作棋子。先将肾以水五碗煮。次入葱薤白各少许。
候
柴胡丁香汤
治妇人年三十岁。临经预先腰腹痛。甚则腹中亦痛。经缩两三日。
当归身(一钱)生地黄(二分)柴胡(一钱半)羌活(一钱)丁香(四两)全蝎(一个)防
坐药龙盐膏
丁香(一钱半)全蝎(五个)木香(一钱半)良姜(一钱)川乌头(一钱半炮)枯矾(半钱)龙骨(二钱)茴香(三分)当归尾(一钱)玄胡索(五钱)炒盐(二钱)汉防己(酒制一钱)浓朴(三钱)红豆(三钱)肉桂(三钱)木通(一钱)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胜阴丹
为上药力小。再取三钱内加行性热药为妙。
三柰子川乌头大椒(各半钱)柴胡羌活(各三分)全蝎蒜(七分)甘松(三分)破故纸(与蒜同煮焙干八分)升麻枯矾(各二分)麝香(少许)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根据前用度。
又方
坐药回阳丹
草乌头(三分锉)水蛭(三个炒)虻虫(三个去翅足炒)川乌头(七分锉)大蒜大椒柴胡(七分锉)羌活全蝎升麻(各一分)破故纸(各一钱)三柰子(三分)荜茇(焙半两)甘草(二分炙)枯矾(半两细研)炒黄盐(一钱必用之药)上为极细末。炼蜜和丸。如指尖大。用绵裹定留丝。纳阴户中。觉脐下暖为度。
玄胡苦楝汤
治脐下冷撮痛。阴中大寒。
肉桂(三分研)熟地黄附子(三分切片)甘草梢(炙半钱)苦楝(二分捣)黄柏(一分研)
桂香散
治妇人脾血久冷。时作腹痛。泄泻。
草豆蔻(去皮炒)甘草白术良姜(炒香)砂仁(各一两)净青皮(炒)诃子肉(各半两)肉桂生姜浓朴(制)枣肉(各一两)上水一碗。烂煮令干。同研作饼。焙为末。每服
金散
治妇人小腹急痛。胀满。
金银花黄甘草地黄芍药当归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五钱。重水煎服。
又方
治腹中绞痛不可忍。
延胡索当归白芍药川芎干姜(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治妇人小腹疼。青黑或赤。不能喘息。
以苦参一两。醋一升半煎八合。分二服。
卷三百三十五 妇人诸疾门
血分水分肿满
(附论)夫身肿者。有血分、有水分之候。肾合膀胱为表里。肾主水而膀胱为津液。体虚而风湿客于皮肤。转于膀胱。津液壅滞。肾水停积。盖脾土虚而不能荣卫。故流入于血也。但肿疼退经血自行也。血分者。经先闭而后肿。是血分而为水也。经通而肿自消。其外候。日验裹如卧蚕。颈边人迎脉动甚也。其妊娠体肿者。脾胃虚弱。肌肉不实。则水浸积而为肿。腹满如蛊者。水积于胞也。则怀胎将产之月脚肿。产下自愈。不必治也。
产后身肿者。亡血损多。风邪袭于气分。故身肿又宜与三物汤治之佳。
夫妇人肿满。若先因经水月信绝。后至四肢浮肿。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分化为血。
血不通则化为水矣。宜椒仁丸。先因小便不利。后身面浮肿。致经水不通。名曰水分。宜服葶苈丸。方后见。
夫血分者。经水流通之际。寒湿伤其冲任为之中止。气壅不行。播在皮肤。邪气相搏。
经血分而为水。发为跗肿。血分。《脉经》曰。经水前断。后病水者。名为血分。积久成水肿。难治。夫水分者。以水气上下溢于皮肤。分散四末。发为跗肿。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
方
椒仁丸治妇人血分、水分肿满。
椒仁甘遂续随子(去皮研)附子郁李仁黑牵牛五灵脂(碎研)当归吴茱萸延胡索(各半两)芫花(醋浸一宿炒黄)石膏(各一两)信砒胆矾(各一分)斑蝥(糯米炒黄去米不用)青(各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炒黄)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鸡豆大。每服一丸。橘皮汤下。
大黄甘遂汤
治妇人小腹满胀如鼓。小便微难而不渴。产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也。
大黄(四两半)甘遂阿胶(各二两)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水当下。
治妇人小便艰涩。产后淋沥。其效如神。
泽泻防己(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汉防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