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398 页/共 3614 页
名曰子烦。
白茯苓(去皮一两)人参麦门冬(去心)防风(各一两)上咀。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姜五片。入淡竹叶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妊娠恒苦烦闷。此名子烦。
茯苓(二两)竹沥(一升)上以水四升。合竹沥煎取二升。分三服。不瘥。重作亦可。时合竹沥服之。
治孕妇七八个月。伤暑伤热。以致子烦。胎气迫上。咽喉窒碍。心腹胀满。下坠似
痢。每登厕。坐时一炊久。忽尔气下。方得大便一通。世俗率用痢药。不知病在胎热子
烦。
用小柴胡汤下黄连阿胶丸。或用炒阿胶净黄连各一分。枳壳比大黄半之。分作两剂。乌梅姜蜜煎服。候其大便调导。却以川芎、茯苓、缩砂、甘草继之。若五苓散、感应丸、香连、驻
治妊娠常苦烦闷。此是子烦。
(出大全良方)用竹沥随多少。时时服之自愈。
治妊娠子烦。口干不得卧。
(出大全良方)黄连去须为细末。每服一钱。粥饮调下。酒蒸黄连为丸。亦可。
一母丸
(出大全良方)
治妊娠因服药致胎不安。有似虚烦。不得卧者。
用知母一两。洗焙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
余每见医者不识此证。作虚烦治之。损动胎气宜矣。有识者。亦见有药也。产科郑宗文得于陈藏器本草拾遗中也。用之良验。一方。用秦艽糯米汤化下。名万安丸。
治妊娠心中烦闷。见食即吐。非时恶心。饮食不进。非时闷绝。脉洪满。大小腑实
热。
(出杨子建万全护命方)麦门冬(去心)防风茯苓山栀前胡(去毛)升麻黄芩石膏(各等分)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葱三枝。煎至六七沸。食后临卧吃。
卷三百三十八 妊娠诸疾门
子淋
(附论)夫淋者。由肾虚膀胱热也。肾虚不能制水。则小便数也。膀胱热则小便行涩。而数不宣。
妊娠之人。胞系于肾。肾间虚热而成淋疾。甚者。心烦闷乱。故谓之子淋也。转胞证候。孕妇多有之。患在忍缩小便。或喜食煎炒。或胞胎为热所迫。遂使小肠之气逆而不通。大肠之气与之俱滞。外水不能入膀胱。内水不能出膀胱。淋沥数急。每欲尿时。痛不可言。大便亦里急。似痢非痢。必以手从胸间按至脐下。庶可立出小便。否则逆上。出而不禁。甚者。因此腹胀浮肿。治法。用凉药疏利小肠中热。仍与通泄大肠。迨其腹中搅痛。大便大下。则溺胞随即归正。于是小便顺流。宜服葵子散。
方
地肤大黄汤
(出圣惠方)
疗妊娠患子淋。由肾虚膀胱热。则小便行涩而数不
宣
。心中烦。脐川大黄地肤子(各三两)知母黄芩猪苓赤芍药通草川升麻枳实甘草(各二两)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瘥。还饮地肤、葵根汁。
忌海藻
疗妊娠数月。小便淋沥疼痛。心烦闷乱。不思饮食。(出圣惠方)
瞿麦穗赤茯苓桑白皮木通葵子(各一两)黄芩芍药枳壳车前子(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安荣散
(出危氏方)
治妊娠小便淋沥。盖小便淋沥者何。答曰本因调摄失
宜。
子脏气虚。又缘酒色过度。伤其血气。致水脏涩。遂成淋沥。名曰子淋。宜服安荣散。
通利小便。
麦门冬(去心)通草滑石(各一钱)当归(去芦酒浸)灯心甘草(炙各半两)人参细辛(洗各一钱)上捣罗为细末。每服用三钱。煎麦门冬汤调服。不拘时候服之。尤妙。
一方。止用槟榔、赤芍药各等分。水煎。空心服。屡效。或葱白煎亦可。
木通汤治妊娠子淋涩痛。
木通(锉)石苇(去毛各一两)赤茯苓(去黑皮)芍药桑根白皮(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炒)人参(各三分)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一枣大。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冬葵子散
(出圣惠方)
治妊娠胎不安。小便淋涩。小腹疼痛。
冬葵子(炒)柴胡(去苗)桑根白皮(锉)赤茯苓(以上各一两)赤芍药(一两)当归(三两锉成散)上捣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入生姜半分。葱白七寸。同煎至六分去滓
冬葵子汤
(出大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