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407 页/共 3614 页

木香丸治妊娠腹满。不思饮食。呕逆不止。   木香莎草根(炒去毛)蓬莪术(炮锉)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甘松(各一两)甘草(炙半两)上为末。水浸炊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湿纸煨。生姜一块如皂子大。   与药同嚼   草豆蔻散   (出圣惠方)   治妊娠心腹胀满。脾胃气虚。不下饮食。   草豆蔻(去皮)人参(去芦头)白术(各一两)柴胡(去苗)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一两半)甘草(炙微赤锉半两)上捣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藿香丸治妊娠腹满。温胃气。化冷痰。利胸膈。思饮食。   藿香木香(各一两)肉豆蔻(去壳)丁香(各半两)半夏(一两生姜汁浸三宿切焙干)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生姜汤下。   白术散   (出圣惠方)   治妊娠心腹胀满。不欲饮食。   白术黄芩(各一两)陈橘皮(二两汤浸去白瓤焙)上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枳壳汤   (出保命集方)   治妇人怀胎腹胀。   枳壳(三两炒)黄芩(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   治产前胀满。身体沉重。枳壳汤中加白术一两。   治妊娠胀满有热证者。   卷三百三十八 妊娠诸疾门   身体肿胀   (附论)夫妊娠肿满。由脏气本弱。因产重虚。土不克水。血散入四肢。遂致腹胀。手足面目皆浮肿。小便秘涩。陈无择云。凡妇人宿有风寒冷湿。妊娠喜脚肿。俗呼为皱脚。亦有通身肿满。心腹急胀。名曰胎水。凡妊娠之人。无使气极。若心静气和。则胎气安稳。若中风寒邪气。及有所触犯。则随邪而生病也。凡妊娠经血壅闭以养胎。若忽然虚肿。乃胎中挟水。水血相搏。脾胃恶湿。主身之肌肉。湿渍气弱。则肌肉虚浮。水气流溢。故令身肿满也。然其由有自致。或因泄泻下痢。脏腑虚滑。耗损脾胃。或因寒热疟疾。烦渴。引饮太过。湿渍脾胃。皆能使头目或手足浮肿也。然水渍于胞。儿未成形。则胎多损坏。及其胎产日。脚微肿。   乃妊娠自三月成胎之后。两足自脚面渐肿至腿膝以下。行步艰辛。以至喘闷。饮食不美。似水气状。至于脚指间有黄水出者。谓之子气。直至分娩方消。此由妇人素有风气。或衡任经有血风。未可妄投汤药亦恐大段者。虑将产之际费力。有不测之忧。故不可不治于未产之前也。脾合土候肌肉。土气和平。则能制水。水自传化。无有停积。若妊娠脾胃气虚。经血壅闭。则水饮不化。湿气淫溢。外攻形体。内注胞胎。怀妊之始肿满。或必伤胎气。如临月而脚微肿者。利其小便。则病可愈。   方   木通汤   (出圣惠方)   治妊娠身体浮肿。心腹胀满。小便不通。   木通(锉)香薷桑根白皮(锉各一两)木香诃黎勒皮黄芩(各三两)枳壳(去瓤麸炒)槟榔(各半两)紫苏茎叶(半两)上粗捣筛。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   拍碎。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前。日再。   当归饮   (出大全良方)   治胎前诸疾。或因怒中气充子脏。或充脬脉。腹急肚   胀   。腰腹时痛。不思饮食。四肢浮肿。气急时喘。大便忽难。小便忽涩。玉门忽肿。   当归(一两)赤茯苓枳壳白芍药川芎(各二两)川白姜(炮)木香(煨)粉草(各半两)上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无时温服。如禀受气弱   八正散   (出危氏方)   治妊娠心气壅胎气。八个月散坠。手足浮肿急痛。不   安。   难产。   瞿麦(锉)木通(锉去皮节)滑石大黄(锉面裹煨切焙)车前子蓄(一名地扁竹)山   胜金散   (出济生方)   小腹虚胀者何。盖因食硬物伤胎。胎既受病。传于脾   胃。   气虚。冷逼小腹。状若奔豚。或腰重大便秘涩。两胁虚鸣。宜服胜金散。温中下气。疾   即安矣。   吴茱萸(去枝梗酒浸炒)陈皮(去白)干生姜干姜(炮)川芎(各一钱半)浓朴(去皮姜炒)缩砂仁(炒)甘草(炙各三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盐汤调服。不拘时候。一方有木香。无缩砂仁。   桑白皮汤   (出圣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