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3452 页/共 3614 页

拍   人参汤治半产后。血下过多。心惊体颤。头目运转。或寒或热。脐腹虚胀疼痛。   人参麦冬(去心)生地黄(焙)当归(切炒)芍药黄(锉)白茯苓(去皮)甘草(炙   芒硝饮治半产后恶露不尽。气攻疼痛。血下成块。结筑脐腹。烦满闷乱。   芒硝蒲黄芎桂(去皮不见火)鬼箭羽(各半两)生地黄(焙一两)桃仁(去皮尖炒半两)上咀。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一方有人参。无鬼箭羽。名蒲黄汤。   艾叶汤治半产恶露不断。心闷气短。   延胡索汤治半产后气血不快。恶露断续。   延胡索当归(切炒)芍药芎桂(去皮)甘草(炙各一两)上咀。每服三钱。   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夺命丸   (出简易方)   专治妇人小产。下血过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   唇   口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则闷绝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   或误服草药。伤动胎气。下血不止。胎尚未损。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   牡丹皮白茯苓桂心桃仁(制)赤芍药(各等分)上为细末。以蜜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细嚼。淡醋汤送下。速进两丸。至胎腐烂。腹中危甚者。立可取出。   羚羊角饮治半产后心烦闷倦。   羚羊角屑(半两)芍药(一两)枳实(去瓤麸炒三钱)人参(一两)麦冬(去心焙半两)上咀。每服三钱。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旋复花汤   (出金匮方)   治妇人半产漏下。   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香豉汤   (出千金方)   治半产下血不尽。苦来去烦满欲死。   用香豉一升半。以水三升煮三沸。漉去滓。内鹿角末一方寸匕。顿服之。须臾血自下。   鹿   治小产恶露淋沥不断。将近月余。诸治不效。   (出便产须知)用五灵脂炒微焦为末。饭糊为丸如桐子大。米饮吞下三十丸。或四十丸。亦可应手而效。   一方用酒亦可。   全生活血汤(出兰室秘藏方)治妇人分娩及半产漏下。昏冒不省。瞑目无所知   觉。   盖因其血暴下暴亡。有形血去。则心神无所养。心与胞络者。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   亡血则危。火上炽。则令人昏冒。火乘其肺。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去。不能镇抚。   令血亏损也。往往用滑石、甘草、石膏之类。乃辛甘太寒之药。能泄气中之热。是血亏   泻气。乃阴亏泻阳。使二者俱伤。反为不足虚劳之病也。昏迷不省者。上焦心肺之热也   。此无形之热。用寒凉之药。驱令下行。岂不知上焦之病。悉属于表。乃阴证也。汗出   则愈。今反下之。幸而不死。暴亏气血。生命岂能久活。又不知内经有说。病气不足。   宜补不宜泻。但瞑目之病。悉属于阴。宜汗不宜下。又不知伤寒郁冒。得汗则愈。于是   禁用寒凉药也。分娩半产。本气不病。是暴去其血。亡血补血。又何疑焉。补其血则神   昌。常时血下降亡。今当补而升举之。心得血而养神不昏矣。血若暴下。是秋冬之令大   旺。今举而升之以助其阳。则目开神不昏迷矣。今立一方。补血养血。生血益阳。以补   手足厥阴之不足也。   蔓荆子(五分)本(一钱五分)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升麻(三钱)葛根(二钱)白芍药(三钱)甘草(炙二钱)柴胡(去苗二钱)当归身(酒洗二钱)生地黄(一钱夏月加之)熟地黄(一钱)川芎(一钱五分)防风(二钱诸阳既陷何以知之血下脱故也)红花(三分)细辛(五分)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前。   延龄散   (出大全良方)   治半产后补虚。生肌肉。平复正气。   桑寄生当归石斛川芎干地黄续断牛膝(各半两)人参泽兰独活防风木香五味子细辛官桂(不见火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入盐煎服。或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盐汤任下五十丸。更妙也。   治半产出血过多。不可禁止。忽气闷不识人。宜服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