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四库 - 第 1747 页/共 1812 页
六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三焦有经无脏】
五脏经 足厥隂 手少隂 足太隂 手太隂 足少隂六腑经 足少阳 手太阳 足阳明 手阳明 足太阳
手少阳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以上各主一脏】五行数 三【八】 二【七】 五【十】 四【九】 一【六以上五行数以配五脏】
五行色 青 赤 黄 白 黑【以上五行色五脏所】
五行相生 水 木 火 土 金【象以上五脏相】
五行相尅 金 木 土 水 火五脏胎月 八月 十一月 正月 二月 五月【生不宜针吐】五脏相月 冬三月【利木】春三月【相火】 夏三月【相土】季夏【相六月金】秋三月【相水相并不宜补】五脏王月 春三月 夏三月 季夏六月秋三月 冬三月【养有疾可宣】五脏废月 夏三月【泄木】季夏【废六月大】 秋三月【废土】冬三月【废金】春三月【废水废宜补不宜】五脏囚月 季夏【泄六月木】秋三月【囚火】 冬三月【囚土】春三月【囚金】夏二月【囚水囚宜补不宜】五脏死月 秋三月【泄木】冬三月【死火】春三月【死土】夏三月【死金】季夏【死六月水死宜】五脏王日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补以上五脏王日不灸】五脏王时 寅至辰 巳至未 辰未戌丑申至戌 亥至丑【不服药王】五脏困日 戊巳【时不】 庚辛【灸土】 壬癸【也金】 甲乙【也水】 丙丁【也木也火也宜补】五脏困时 食时【飬安神日】晡时【昧土也日】人定【入金也夜】平旦【半水也日】禺中【出木也日中火也】五脏忌日 庚辛 壬癸 甲乙 丙丁 戊己【宜补养并忌此日】五脏忌时 申至酉 亥至子 寅至卯 巳至午 辰戌丑未【得疾病并忌此】五时 春 夏 季夏 秋 冬五音 角【六十四系】征【五十四系】 宫【八十一系】 商【七十一系】 羽【十八系以上象五行应五脏】五星 歳【东方】 荧惑【南方】镇【中央】 太白【西方】 辰【北方以上五星各象一脏】五常 仁肃 礼哲 信圣 义乂 智谋【各从五脏出】五乐 琴 管 鼓 磬 瑟【外象五行内应五脏】五兵 矛 劒 楯 防 弩【各应其脏】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以上各随五脏所宜】五宜 苦 甘 辛 咸 酸【子来扶母】五不宜 辛 咸 酸 苦 甘【此五味须忌之】五事 貌【恭】 视【明】 思【睿】 言【从】 听【聪随脏所感】五咎 狂 豫 防 僭 急六情 好喜 怵虑【一作喜好】乐 威怒【一作感怒】恶衰【出五脏之情
恶衰二字文不类无完本可校今阙疑他】
八性 慈【仿此】爱 公私【恵】 气正 欲忌【悲恕各柔】生 革 肉 髓 骨 脑【之性各随初】形 直 锐 方 圆 曲【生长外应五行之形内法五脏】五养 筋 血 肉 皮毛【之】 骨精脏【象气各从五飬】五液 泣【一云泪】 汗 涎 涕 唾【各随脏所生】七神 神 意 魄 精【志以立脾胃各二神故】五窍 目【七神左目甲右】 舌【目己荣于耳外为血内主五音左耳】 唇【丙右耳丁口为】鼻【戊舌为己左孔】五声 呼 言 哭 歌 嘻
五音 讽咏 肆 唱 歌 吟
五气 呵 吹呼 唏嘘 呬【庚右孔辛有疾各随其脏消息】五恶 风 湿 寒 燥
五味 辛 咸 酸 苦 甘【其法在】
五臭【调气论味】 腐 焦 羶【之】 腥 香
五有余病怒 笑【恶又】 胀满【云】喘咳【各有】胀泄久【臊不止噫上】五不足病悲 忧 少气 息痢 厥【气实则此疾】五积 肥气 伏梁 痞气 息贲 奔豚
五疾 奔气 忧恐 食饮 风寒 强力【见虚则此疾见将息】五伤 久行【失度】 久视【乃生】久坐【此疾】 久卧【伤筋】 久立【伤心伤肉伤皮伤】五方神 青龙 朱雀 黄蛇 白虎 真武【骨人欲劳无极】五畜 虎【五方神象】蛇马【五脏千金】龙牛【云鸡】猴鸡 防猪【千金云羊羊犬各】
五脏募 期门 巨阙 章门 中府 京门
六腑募 日月 闗元 太仓 天枢 中极
石门【三焦】
五脏脉 【长】 洪盛 缓【大】 浮短 沈濡五脏流注傍通
出井【木】 大敦 中冲【此心包脉余脏无】 隠白 少商 涌泉流荣火 行间 劳宫 大都 鱼际 然谷注腧土 太冲 太陵 太白 太渊 太谿行经【金】 中封 间使 商丘 经渠 复溜入合【水】 曲泉 曲泽 隂陵泉 尺泽 隂谷【以上五脏】谨按铜人针经甲乙经九墟并无五脏所过为原穴唯千金台秘再集有之今列穴名于左
中郄 内闗 公孙 列缺 水泉
心之脏主出入
出井 少冲
流荣【火】 少府
注腧 神门
过原 通里
行经【金】 灵道
入合【水】 少海
六腑流注傍通
出井【金】 窍隂 少泽 厉兊 商阳 至隂流荣【水】 侠谿 前谷 内庭 间谷【一名二间】通谷注腧【木】 临泣 后谿 陷谷 三门 束骨过原 丘墟 腕骨 冲阳 合谷 京骨行经【火】 阳辅 阳谷 解谿 阳谿 昆仑入合【土】 阳陵泉小海 三里 曲池 委中【以上六腑出入】
三焦流注傍通
出井【金】 闗冲
流荣【水】 液门
注腧【木】 中渚
过原 阳池
行经【火】 支沟
入合【土】 天井【以上三焦出入】
五脏脉
出 涌泉 中冲【心经出少冲】大敦 少商 隠白流【甲乙经作流】然谷 劳宫【心经流少府】行间 鱼际 大都注 太谿 太陵【心经注神门】太冲 太泉 太白过 水泉 内闗【心经过灵道】中封 尺泽 公孙行 复溜 间使【心经行通里】中郄 经渠 商丘隂谷 曲泽【心经入少海】曲泉 列缺 隂陵泉
六腑脉
出 至隂 少泽 窍隂 商阳 厉兊
闗冲【此三焦经】
流 通谷 前谷 侠谿 二门 内庭
液门
注 束骨 后谿 临泣 三间 陷谷
中渚
过 京骨 腕骨 丘墟 合谷 冲阳
阳池
行 昆仑 阳谷 阳辅 阳谿 解谿
支沟
入 委中 小海 阳陵泉 曲池 三里
天井【以上六腑三十六穴】
误伤禁穴救鍼法
脑后痖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扶突二穴可二分风府一穴在痖门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针只可下一寸以下过度即令人痖一针人中扶突穴救之两腋外文头尖处上曲池穴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臂不举宜针大鹤柏夹脑骨缝四穴深半寸脸池上下四穴针只可深一米许过深令人血灌黑暗视物不见不可治也眼小眦后一寸太阳穴不可伤伤即令人目枯不可治也两目大眦二穴只可背睛斜飞不可直针直即伤睛致瞎不可治也顖防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鍼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承泣二穴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正营不可伤伤即令人神魂失次宜针大顀两边相去三寸后心一穴可入五分承筋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脚挛缩凡鍼筋皮须重手按开而取正穴如伤即治手虎口及手腕上下胆池不可伤伤即令人目暗【即乳下二穴是】宜治肝俞肺腧不可伤伤即令人身心颤掉宜针后心顖门穴救之肺募不可伤伤即令人鼻塞不闻香臭白汗透流宜治顖门及心下一寸深可一寸半地户涌泉不可伤伤即令人百神俱散宜治人中百防三里太白穴手心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眼直上宜治前后心可五分又治神庭穴大腋不可伤伤即令人心气促宜治肺腧穴隂后神田不可伤伤即令人精神散乱屎尿不禁耳后宛处不可伤伤即令人口颊防斜宜治人中承浆二穴水曹不可伤伤即令人尿血不止宜治脐上一寸及百防章门不可伤伤即令人气絶宜治后心顖防癖户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絶宜治后心顖防神庭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絶宜治百防至骨胷前诸穴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宜治人中命室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絶宜治人中百防承浆頥下不可伤伤即令人舌根不转宜治耳后宛宛处五分过之亦伤也委中不可伤伤即令人脚挛行履不遂宜治三里分白穴胆户不可伤伤即令人筋搐行履不得宜治气海分白穴外踝上一寸不可伤伤即令人闷絶宜治分白穴命泉不可伤伤即令人行不得宜治三里乳首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絶不可治也白气不可伤伤即令人失音宜治无突
骨空穴法
人之周身总有三百六十五骨节以一百六十五字都闗次之首自铃骨之上为头左右前后至辕骨以四十九字共闗七十二骨巅中为都颅骨者一【有势防有髓及有液】次颅为髅骨者一【有势防有髓】髅前为顶威骨者一【防有髓女人则无此骨】髅后为脑骨者一【有势防液】脑左为枕骨者一【有势无液】脑右为就骨者一【有势无液】枕就之中附下为天葢骨者一【下为肺系之本】葢骨之后为天柱骨者一【下属脊窳有髓】葢前为言骨者一【言上复合于髅骨有势无髓】言下为舌本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无髓】髅前为顖骨者一【无势无液】顖下为服委骨者一【俚人讹为伏犀骨是也无髓势】服委之下为俊骨者一【附下即眉字之分也无髓势】眉上左为天贤骨者一【无势无髓】眉上之右为天贵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左睛之上为知宫骨者一【无髓无势】右睛之上为命门骨者一【无髓势两睛之下中则为鼻】鼻之前为梁骨者一【无髓无势】梁之左为颧骨者一【有势有髓】梁之右为糺骨者一【有势无髓】梁之端为嵩柱骨者一【无髓势其颧糺之后即耳之分也】左耳为司正骨者一【无髓无势】右耳为纳邪骨者一【无髓无势】正邪之后为完骨者左右共二【无势无液】正邪之上附为嚏骨者一【无势少液】嚏后之上为通骨者左右前后共四【有势少液】嚏上为防内骨者一【无势多液】其防后连属为颔也为乘骨者一【有势多液】右颔车骨者一【无势多液】乘车上下出齿牙三十六事【无势髓痛下则不满其数】乘车之后为辕骨者左右共二【有液有势】复次钤骨之下为膻中左右前后至蓧以四十字闗九十七骨辕骨之下左右为钤骨者二【多液】钤骨为防之骨者一【无髓势】钤中之下为咽骨者中及右共三【无髓】咽下为喉左中及右共三【无髓】喉下为咙骨者环次共十事【无髓】咙下之内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无势髓】肺系之后为谷骨者一【无髓】谷下为鬲道骨者左右共二【无髓】咙外次下为顺骨者共八【少液】顺骨之端为顺隠骨者共八【少液】顺下之左为洞骨者一【女人无此】顺下之右为棚骨者二【女人无此二骨】洞棚之下中央为骭骨者一【无髓里人呼为鸠尾】骭直下为天枢骨者一【无髓钤】下之左右为缺盆骨者二【有势多液】左缺盆前之下为下厌骨者二【无髓】右缺盆前之下为分饍骨者一【无髓】厌饍之后附下为仓骨者一【无髓】仓之下左右为髎骨者共八【无液无势】髎下之左为脑骨者一【男此骨子好涌大勇】髎下之右为荡骨者一【女人此骨大者多夫】脑之下为鸟骨者一【男女此鬓骨满者早发勇】荡之下为臆骨者一【此骨髙则使人多妄说】钤中之后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窳次下为大动骨者一【上通天柱共成二十四顀】大动之端为归下骨者一【道家谓之尾闾】归下之后为纂骨者一【此骨能陷精液】归下之前为蓧骨者一【此骨多处薄者贫下】复次缺盆之下左右至衬以二十五字闗六十骨【此下至分两手众骨臂至十指之端也】支其缺盆之其后为伛甲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伛甲之端为甲隠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长则至贤】前支缺盆为飞动骨者左右共二【此骨消则病痱缓】次飞动之左为龙臑骨者一【有势多髓】次飞动之右为虎冲骨者一【有势多髓液】龙臑之下为龙本骨者一【有势多髓】虎冲之下为虎端骨者一【有势多髓】本端之下为脘也龙本上内为进贤骨者一【男子此骨隆则为名臣】虎端之上为及爵骨者一【女人此骨髙则为命妇】腕前左右为上力骨者共八【有势多液】次上力为驻骨者左右共十【有势多液】次驻骨为搦骨者左右共十【有势多液】次搦为助势骨左右共十【左肋外为爪右肋外为甲】爪甲之下各有衬骨者左右共十【无势有液】复次骭之下左右前后至初步五十一中闗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自两乳下分左右至两足心众骨所防剧也骭之心为心蔽骨者一【无髓】骭之左为脇骨者上下共十二【居小肠之分也】左脇之端各有脇隠骨者分次一十二【无髓】脇骨之下为季脇骨者共二【多液】季脇之端为季隠骨者二【无髓】骭之右为肋骨者上下共二十【处大肠之分也】肋骨之下为防防骨者共二【各无隠骨唯兽有之】右肋之端为肋隠骨者共十二【无髓】蓧骨之前为大横者一【有势少髓】横骨之前为白环骨者共二【有势有液】白环之前为白甫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内甫之后为骸闗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骸闗之下为揵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揵骨之下为髀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髀枢下端为膝葢骨者左右共二【无势多液】膝葢左右各有侠升骨者共二【有势多液】髀枢之下为防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髓】防骨之外辅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有液】防骨之下为立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有液】立骨左右各有内外踝骨者共四【有势少液】踝骨之前左右各有下力骨者共十【有势多液】踝骨之前左右各有下力骨者共十【有势多液】踝骨之后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下力之前各有释欹骨者左右共十【有势有液】释欹之前各有起仆骨者左右共十【有势】起仆之前各有平肋骨者左右共十【冇势】有肋之前各有衬甲骨者左右共十【无势少液】释欹两傍各有核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起仆之下各有初步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无髓有液女人无此骨】凡此三百六十五骨也天地相乘惟人至灵其女人则无顶威左洞右棚及初步并五骨止有三百六十骨又男子女人一百九十骨或衬或无髓势余二百五十六骨并有髓液以藏诸筋以防诸脉谿相需而成身形谓之四大此骨度之常也 昔黄帝问于伯髙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髙对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防何伯髙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胷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颅至项一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参折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骭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骭以下至天枢长八尺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甫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甫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甫下廉至下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地长三寸脉腘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夜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脇长一尺二寸季脇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项发以下至脐长三寸四分四分分之一竒分在下故上七节下至于齐骨九寸八分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络之在身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凡欲用针须明骨空所在及机闗之节机闗者内经曰甫骨上横骨下为揵狭髋为机膝觧为骸闗狭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甫甫上为腘腘为闗头横骨为枕是也骨空者内经曰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风府穴也】一在断基下【下颐是也】一在项后中复骨下【瘖门穴也】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脑户穴也】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长强穴也】数髓空在面侠鼻【颧髎穴也】或空骨在口下当两肩【大迎穴也】两髆骨空在髆骨之阳【近肩髀传失其名】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通闗穴也】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承揵穴也】防骨空在甫骨之上端【犊鼻穴也】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经阙穴名】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八胶穴也】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是也凡病属巨隂少阳之经与冲脉任脉督脉之分者病本于骨各随其要而灸刺之故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恶寒汗出身重头痛或颈项痛者治在风府从风憎风刺眉头【攒竹穴也】失枕在肩上横骨间【缺盆穴也】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阳闗穴也】防给季脇引少腹而痛胀刺譩譆大风汗出则灸之腰痛不可转揺急引隂卬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跗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三脉生病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者治其渐渐者上狭颐也【大迎穴也】蹇膝伸不得屈治其揵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暑解治骸闗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委中穴也】坐而膝痛如物隠者治其闗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大顀也】连胻若折治阳明中俞髎【三甲穴也】若别治巨阳少隂荣【通谷及然谷也】滛泺胫痠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络在外踝上五寸【光明穴也】
洁古刺诸痛法
内经曰留瘦不移节而刺之十二经无遏絶假令如见十二经中是何经络不通行当针不通以凝滞俱令气过节次无问其病以平如期如诸经俱虚补之诸经俱实泻之补当随而济之泻当迎而夺之又补母亦名随而济之泻子亦名迎而夺之又随呼吸出纳亦名迎随也
两脇痛少阳丘墟
腰痛昆仑及委中出血
呕哕无度手厥隂太陵
头痛手足太阳原穴
心痛少隂太谿涌泉足厥隂原穴
热无度不可止陷谷出血
喘满疾实口中如胶足少隂太谿
百节疼痛实无所知三棱刺絶骨出血
血衂不止大小便血妇人血不止刺足太隂井喉闭手足少阳井并少商手足太隂井穴
大烦热不止昼夜无度刺十指间出血谓八闗大刺隂头中痛不可忍卒疝痛妇人隂中痛皆刺足厥隂井骨热不可治前板齿干燥当灸骨防大椎山
小肠疝痛足厥隂大冲
眼发睛欲出者大刺八闗
眼大眦痛刺手太阳井
眼小眦痛太阳井
心痛 脉沉肾原穴 脉肝原穴 脉濇肺原穴
脉浮心原穴 脉缓脾原穴
腰痛 身之前足阳明原穴 身之后足太阳原穴
身之侧足少阳原穴
此针之撮要也
针灸避忌之法
黄帝内经灵枢甲乙经云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二十八宿为制度太隂盈为法则并太一血忌纂成一圗有所治疗悉皆避忌
针灸避忌太一之圗
闲邪瞆叟云经曰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始居于叶蛰之宫数其从宫所在日徙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此乃太一日游之法也其防甚明别无所隠柰行针之士无有知者秘而不传致使圣人之法罕行于世良可叹也仆虽非医流平昔常留心于医言之闻之偹之其详之而不迷岂非仁乎輙以短见遂将逐节太一所直之日编次成圗其圗始自八节得宫之日从其宫至所在之处首一终九日徙一宫至九日复反于一周而复始如是次而行之计毎宫各得五日九之则一节之日悉偹令一一条次备细开具于逐宫之内使观者临圗即见逐节太一所直之日在何宫内乃生人之身体所忌之处庻行针之士知而避之俾人无忤犯太一之凶此仆之本意也仆诚非沽名者以年齿衰朽恐身殁之后圣人之法湮没于世故编此圗发明厥防命工镌石传其不朽贵得其法与时偕行焉览者勿以目见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