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 - 第 278 页/共 321 页
  
  
   上每服一二钱,水煎灌之。
  (《撮要》)当归散(十六)治变蒸有寒无热。
  当归(二钱)人参炙甘草木香官桂(各一钱)
  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人参黄连散(十七)治心经蕴热夜啼。
  人参(二钱半)黄连(钱半,炒)炙甘草(五分)竹叶(二十片)
  上姜、水煎服。
  (无择)灯花散(十八)治心躁夜啼。
  灯花(二三颗)
  上研细,用灯草煎汤调涂口中,乳汁送下,日三服。一法用灯花涂乳上,令儿吮之。如无灯花,用灯草烧灰,加辰砂少许亦妙。一法用灯花七枚,硼砂一字,辰砂少许,蜜调涂唇上,立安。
  (《宝鉴》)天麻散(十九)治小儿急慢惊风,发热抽搐,痰涎壅盛,或脾土虚弱,肝木乘侮,吐泻不食,嗜卧困倦。
  半夏(七钱)天麻(二钱半)甘草(炙)白茯苓白术(各三钱)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姜枣汤调服。
  (汤氏)异功散(二十)止渴,消暑,生津,补脾胄。
  猪苓泽泻(各三钱)人参白术茯苓(各五钱)陈皮(二钱半)朱砂(一钱)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灯心竹叶汤化下。
  柴胡散(二一)治变蒸骨热,心烦啼叫不已。
  人参炙甘草麦冬(各二钱)龙胆草(酒炒黑)防风(各一钱)柴胡(五分)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柴苓散(二二)治壮热来去。
  柴胡赤茯苓人参麦冬甘草(各半两)黄芩(一两)
  上每服二三钱,入小麦二十粒,青竹叶三片,水煎服。
  惺惺散(二三)治小儿伤寒时气,风热头痛目眵,多睡痰壅,咳嗽喘急,或痘疹已出未出,疑似之间。
  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北细辛川芎桔梗(炒,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入薄荷五叶,水煎服。一方有防风、天花粉。
  星苏散(二四)治诸风口噤不语。
  南星(略炮,切)
  上每服五七分,紫苏五叶,姜四片,水煎入雄猪胆少许。温服。
  (钱氏)黄龙散(二五)治发热不退,或往来寒热。
  柴胡(五钱)赤芍药(三钱)黄芩(炒)甘草(炙,各二钱)
  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人参羌活散(二六)治伤风惊热。
  人参羌活川芎白茯苓柴胡前胡独活桔梗枳壳地骨皮天麻(各等分)
  炙甘草(减半)
  上用生姜薄荷水煎。治惊热加蝉蜕。
  牛黄散(二七)治温热壮热,或寒热往来。
  牛黄(研)甘草(各半两)柴胡栀子(酒炒)龙胆草(酒炒)黄芩(炒,各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五七分,以金银薄荷汤调下。
  (钱氏)生犀散(二八)治心经风热。
  犀角(镑三钱)柴胡葛根赤芍药地骨皮(各一两)甘草(五钱)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二黄犀角散(二九)治温热心神不安,火腑秘结。
  犀角屑大黄(酒浸蒸)钩藤钩栀子仁甘草黄芩(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七分,热汤调下,量儿加减。
  柴胡饮子(三十)解肌热蒸热积热,或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大便坚实者。
  柴胡人参(各五分)黄芩芍药(各七分)当归(一钱)甘草(四分)大黄(八分)
  上每服一二钱,水煎。按:此方用药颇善,但大便如常者,勿得轻用大黄。
  地骨皮散(三一)治虚热壮热。
  地骨皮知母人参柴胡茯苓半夏甘草(等分)
  上姜、水煎。有惊热,加蝉蜕、天麻、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