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431 页/共 477 页

 卷二十七·人物志宦迹◇宁国府志 南陵县 〔宋〕 方懋德字元相。宣和三年,起家胄监,授谔州刑曹,改武康尉。有 丐者 死,或以诬富人沈氏,狱已具。懋德辨释之。历钱塘令,时部科砖五十万,懋德持不可,事 得寝。会使者按畿邑,捶杖不如律者,罪连邑佐。懋德言此令罪,请自坐,例得免。后知 广德军,未赴卒。有《云溪野老集》。《乾隆府志》 昌永字禹功。初以三舍法贡京师为辟雍生。靖康中,金兵犯京 ,永倡太学诸生守义不屈。朝廷重其节,例补进义校尉。事平渡淮南归,失其舍,后就乡举 。绍兴辛未,奏名第一。累迁太常寺丞,出为河南参议,改淮东参议,致仕卒。 同上 杨若字又先。唐吏部于陵之后,幼孤力学。绍兴中进士,由长 阳簿累迁知祁县,有明恕称。历大理司直知江阴军,未行,复为军器监丞,易太府寺。出知 全州,兴学校,创赈济仓,减输租浮解。豪民号西山老虎者,聚党恣横,以法绳之。移信州 ,召为大宗正丞,迁都官郎,进朝议大夫,直宝章阁致仕。同上 按:杨若登第,《康熙府志》作绍熙,《邑志》作绍兴,《乾隆府志·选举表》作绍兴, 《小传》作绍熙,未知孰是。 刘拯进士及第,知常熟。有善政,历吏部尚书,左转工部,以 枢密直学士知同州。坐侍御史洪彦升论罢。卒祀乡贤。《县志》 董必字子疆。熙宁九年进士,知荆南府。建堡塞,控制溪峒, 诸蛮震慑。不敢以功,再任卒官。赠龙图阁直学士。同上 赵企字循道。熙宁九年进士,才藻华赡,为时所推,仕至礼部 员外郎,阶朝请郎。卒。同上 〔元〕 王廷字美宗。有学行,邑人尊之曰 东涧先生。至元十三年,宣守尝以郡檄辟本邑令,辞不就。以寇难,徙青弋江,邑令建书院 于其地,以师聘之,亦不就。至元二十六年,浙江行中书省用为广德路学正。元贞二年,除 益州教授。创置庙庑及祭器,士民悦服。改泰州,以祖母丧去。起为宁国路教授,致仕。廷 性 宽和友爱,二弟葬祭,一尊古礼,乡里化之。有从母姑,既嫁而贫,养之终身,仍恤其子。 宗党称贷不能偿者,举券焚之。训率子弟以孝弟忠信,有古君子风。卒年八十,翰林待制杨 刚中志其墓。采《邑志》略增 徐用和有武略。至正十二年,海贼猖獗,行中书左丞帖里帖木儿 咨取用和参赞军务,剿抚有功,升都镇抚。上命绘图传远,敕赐伴仆二十四姓。卒赐祭葬。 《乾隆府志》 〔明〕 范懋字士勉。永乐乙酉举人,授河 西令,迁隰州同知。廉明不可犯,百姓以“包孝肃”称之,致仕归。士民馈遗皆不受,为立 思廉亭。同上 秦铭字日新。宣德中,由国子生仕陕西知州。为政廉平,巡抚 耿九畴荐擢本省左参议,历任二十余年,廉介一辙,所至有声。致仕归,杜门养重。同上 陈效字志学。成化辛丑进士,由户部主事转员外郎中。综理漕 务甚久,大司徒秦公倚以为重。先是,诸仓输赋者,初至储绩于地,遇淋潦米杂泥滓中,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