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 第 468 页/共 477 页

濮阳慎 行字闻斯。康熙戊子举人,幼聪慧,八岁能文。父殁,哀毁尽礼,奉母曲尽其欢 。叔 文玉贫无嗣,饔飨之资,丧葬之具,悉慎行任之。族兄某死不能殓,助之殡,并置田以供其 祀。 刘崧年字申及。康熙辛卯举人,早失父母,及登贤书, 贺者至,辄以不逮存,鸣咽流涕。抚幼弟,及长授室,祖遗屋宇悉与之,身居卑陋勿计也。 试内阁中书,不就。友教四方,无片牍卑有司。著《苑居诗草》、《闽游草》、《燕游草》 ,藏 于家。 曾启佐字相如。质直好养,尝与公田百二十亩,以赡 其同祖之贫不能自存者。一切凶嘉之用,出入有经,补助有等,顾限于力,不能广之一族, 心常以为憾云。 蔡应恢字纯祖,方伯逢时孙也。父凤翼,精 研 《易》理,任宁海州训导,致仕,访友四方,莫知踪迹。应恢徒走,遍寻至滇南迎归。生平 仗义乐 施,训诸子以义方,季子容尤以孝行称。 高思居字伯安。幼 丧父母,事其祖甚孝,抚孤侄如己子。里有华某负重逋,将鬻子以偿,思居质田助之,得不 鬻。山溪桥圯,捐资修葺,行旅便之。尝适宁邑路获遗金数十镪,坐待至明日还之,其人愿 折半以酬,卒不受。 胡大龙字超云。慷慨负气节,好以时缓 急人。值岁歉,合族之食,大龙捐仓谷百余石,不足复鬻产以济。尝筑东坝湖,役者以饥不 能赴。大龙出所储给其食,仍散百余金以安其家,众乃踊跃趋事。而水湍急久不定,大龙悯 众劳苦,功不克就,因奋身跃湖中,工随竣。至今民尸祝。 高化龙性至孝,祖小乾因事戍边,化龙问关万里寻遗骸,滴血负归。宜兴陈玉铸为立传。 耿肇字峄南,邑庠生。幼失恃,孝事继母,年五十居父世际丧 ,哀毁庐墓,虽大雪严寒,不忍归。同怀者十人,友爱无间。受分产仅数十亩,而黾勉有无 。族党间时赖周恤,督课子侄,多所成就。老友汤学尹亡,子鸿幼孤,肇抚于家,妻以长 女。授经课读,鸿因得列诸生成家业。年六十八卒,总宪梅谷成哭以诗,有“传经不数刘 中垒 ,式俗真同王彦方”之句。子楷勋,由拔贡仕定南知县。 吴参公 监生。考授州同。孝友廉介,不欺幽独。尝馆编修孙卓家,卓母以三百金畀参公俾交卓。 其夕馆被窃,卓母疑金已亡。参公曰:“吾适携归,未亡也。”故人子为畿令,馈兼金,却 弗受。 乡前辈皆重其品,折节下之,多所匡正。著有《学存草》。 詹上彩职员。五世同爨,兄彬,武定府同知。彩独管家政,雍睦无间。性好施,力有不给, 辄转贷以应。尝于旅次闻哭声,询知负客逋,鬻子将诀别,彩恻然向质库取二十金代偿之。 有徽妪转徙至邑,将鬻子,赠金使挈归。岁潦,炊饭遍施乡人,偶遗一家,因自赍送,遂堕 水,乘流漂荡,忽一舟至救之,乃郡守也。询其由,大称叹。尝倡修敬亭山诸胜及鳌峰悠 然亭。邑有营作,守令辄委董工,皆竭蹶竣事。 孙字 二 吉。年十二父殁,哀毁如成人。及长母殁,庐墓三载。有司屡旌其孝行,以诸生三举优行。 雍正二年举孝廉方正,授六品职。生平笃志圣学,言动不苟整躬。率族振贫恤孤,排难解纷 ,存亡继绝,至老不倦。为文纯正平实,著有《共学编》、《献疑》、《朱子教条》等书。 卒年六十九。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