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 第 307 页/共 334 页

穆宗长庆二年二月甲戌,岁星、荧惑合於南斗。占曰:“饥、旱。”八月丙寅,荧惑犯镇星,在昴、毕,因留相守。占曰:“主忧。” 四年八月庚辰,荧惑犯镇星於东井,镇星既失行犯钺,而荧惑复往犯之。占曰:“内乱。” 敬宗宝历二年八月丁未,荧惑、镇星复合於东井、舆鬼间。 文宗太和二年九月,岁星、荧惑、镇星聚於七星。 三年四月壬申,岁星犯镇星。占曰“饥”。 四年五月丙午,岁星、太白合於东井。 六年正月,太白、荧惑合於羽林。十月,太白、荧惑、镇星聚於轸。八年七月庚寅,太白、荧惑合相犯,推历度在翼,近太微。占曰:“兵起。” 开成三年六月丁亥,太白犯荧惑於张。占曰:“丧。”四年正月丁已,荧惑、太白、辰星聚於南斗,推历度在燕分。占曰:“内外兵丧,改立王公。”冬,岁星、荧惑俱逆行失色,合於东井。京师分也。 武宗会昌二年六月乙丑,荧惑犯岁星於翼。占曰:“旱。” 四年十月癸未,太白、荧惑合於南斗。 咸通中,荧惑、镇星、太白、辰星聚於毕、昴,在赵、魏之分。诏镇州王景崇被衮冕,军府称臣以厌之。 僖宗文德元年八月,岁星、镇星、太白聚於张。周分也。占曰:“内外有兵。”为河内、河东地。 昭宗光化三年十月,太白、镇星合於南斗。占曰:“吴、越有兵。” 後唐庄宗同光二年八月甲申,岁星、荧惑合,在翼十四度。 三年九月丙辰,太白、岁星相犯。 明宗天成二年正月甲戌,荧惑、岁星相犯。 三年春正月壬申,金、火合於奎。九月庚辰,镇星、岁星合於箕。辛巳,太白、荧惑合於轸。十二月壬寅,金、木相犯於斗。 晋出帝开运元年十二月癸丑,太白犯辰。 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六月,镇星、太白、岁星、荧惑聚於张。占者云:“有帝王兴於周者。”高祖起义,自平阳趋洛,以应之。及隐帝将嗣位,又封周王。暨周太祖登位,以姬姓之後,复继宗周。天人之符,乃有所属。 隐帝乾二年九月庚戌,太白犯镇。丁卯,太白犯岁。镇自元年八月己丑入太微垣,犯上将、执法、内屏、谒者,钩已往来,至是岁十一月辛亥而出(凡四百四十三日),十一月辛酉,太白犯木。 周太祖广顺元年十一月,辰星岁星合宿於尾,幽燕之分。占:“其地合有变,兼主饥馑、疾疫。” 宋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壬申,岁星、荧惑合於房。 乾德四年六月己亥,太白、荧惑合於张。 五年三月,五星如连珠,聚於奎,当鲁分,从镇星,晨见东方。占曰:“有德受庆,大人奄有四方,子孙蕃昌。从镇星,王者以重致天下重福。”明年,真宗降诞。 六年正月壬寅,岁星、镇星、太白合於娄。 开宝三年五月庚戌,太白、镇星合於毕,相去二寸许。六月乙未,太白、岁星合於东井,相去四寸许。 五年十月甲辰,太白、荧惑合於牵牛。 太宗雍熙二年七月丙戌,荧惑、岁星合於轸。 三年五月丙戌,荧惑、太白合於毕。 四年十二月丁巳,太白、镇星、岁星合於南斗魁。 端拱二年九月乙巳,镇星、荧惑合於南斗,相去尺馀。十一月壬辰,岁星、荧惑合於危。 晁化二年正月癸丑,镇星、太白合於须女。二月癸丑,太白、岁星合於娄,太白在岁星南。 二年正月丙辰,太白、荧惑合於娄,岁星在胃。日官郑昭晏言:“测金、火行度合相犯,今火行而南,金稍北,有若相避。” 五年六月丙午,岁星、太白合於柳,相去三寸许。至道元年五月庚戌,岁星、太白、太阴同度不相犯。乙卯,镇星、荧惑合於东壁,相去七寸许。丙辰,太白、岁星合於七星,不相犯。 真宗景德三年七月己酉,辰星、岁星、太白合於柳。 四年七月,五星当聚鹑火,既而近太阳,同时伏。占曰:“犹臣避君之明。”九月戊子,岁星与镇星合於翼。 大中祥符元年九月乙酉,太白、岁星合於角、亢。占:“在兖州之野。”其年,东封泰山。十月庚寅,五星顺行,同色。 六年正月癸巳,五星顺行,五色。占曰:“天下兵偃。” 天禧二年八月癸丑,岁星、荧惑合於张。占曰:“东宫大庆。”其年,仁宗升储。 仁宗天圣元年三月丁丑,火犯木。占曰:“天下受福。” 二年九月戊申,金犯火。三年五月癸巳,金、水相犯於井。 五年六月辛卯,火犯土。壬辰,掩土。 七年五月辛未,金犯土,在毕宿一度半。 八年六月乙酉,金犯火。 景元年闰六月庚辰,金犯土。 二年五月丁亥,又犯土。九月辛巳,火犯土,相去二寸许,在张六度。 三年五月丁亥,日官言:“太岁及岁星在北方,宜饬备边。” 四年九月辛亥,火犯土,在翼十五度。 康定元年九月壬申,水犯土。庆历三年九月甲申,金犯木。 皇三年十一月丁丑,火犯土。 至和三年九月乙巳,金犯木。 嘉三年闰十二月甲戌,火犯木,躔斗四度。占曰:“有子孙喜,燕分有兵。” 五年正月壬辰,金犯木。占曰:“为战阵,大将有忧,宜饬兵备。” 六年三月癸巳,火又犯木,在营室。占曰:“卫地,有兵,又为赦令。”七月己丑,金犯土,躔井十二度。占曰:“秦分兵,饥。” 七年正月庚申,又犯木。占曰:“为饥,为兵,营室,卫分。”六月丁丑,又犯火,在翼一度半。占曰:“内有盗臣,又为兵事。翼,楚分也。” 八年四月己丑,又犯木,在胃。占曰:“赵分,兵、饥。”是日,荧惑晨见东方。先是,自七年八月庚辰夕伏,积二百四十九日,祈禳於集英殿,其日始见。五月庚申,火犯木,在昴四度。占曰:“子孙之福,又宜察赵分兵谋之事。” 庆历三年十一月壬辰,五星皆在东方。占曰:“中国安宁。” 英宗治平元年十一月庚午,水犯金,在尾十六度。占曰:“辰星与太白合,为阴谋,为兵忧,在燕、赵分。” 三年四月丁巳,金犯木。占曰:“为兵,饥,亦主后妃有忧。”戊子,金犯土,在张五度。占曰:“太子不安。周分有兵。”八月己亥,火犯木,躔柳七度半。占曰:“秦分,有兵谋,亦为赦令。”十月丙申,又犯土,在翼二度。占曰:“南楚之分,兵起。” 三年十二月癸卯,金犯火,躔危四度。占曰:“有兵谋事。” 神宗治平四年九月癸已,太白犯镇,主兵或饥。十月甲子,荧惑犯镇,主兵大起。十一月乙卯,又犯岁,主赦 天下受福。 熙宁元年十一月己丑,太白犯荧惑,主兵,客败主胜;或防逆谋。 三年正月己未,荧惑犯岁,主赦,或子孙喜。十月乙酉,太白犯镇,主有兵。 八年三月庚寅,又犯镇,主燕分兵。 十年七月癸酉,又犯岁,主秦分饥。 元丰二年五月庚寅,荧惑犯岁,主兵。 四年十月乙亥,又犯太白,主兵。 五年三月丙戌,太白犯镇,主兵战,女主灾。十二月丙寅,辰犯岁,主兵。 七年十一月甲寅,太白犯岁,主大将凶。 哲宗元元年闰二月戊申、八年四月乙卯,太白犯荧惑,皆主兵起。绍圣元年闰四月庚午,荧惑犯镇,主兵起及後宫宜崇福。 三年九月丙午,太白犯镇,主楚分有兵。 元符元年十二月乙未,太白犯荧惑,主大兵,西国败。 二年十月乙已,太白犯镇,主郑分饥及後宫忧。十二月辛亥,荧惑犯镇,主兵起及後宫。 徽宗崇宁三年四月丙辰,荧惑犯镇,主兵起,大战。又曰女子当之。十一月庚寅,太白犯辰,主国不安,先起兵者凶。 大观元年十二月乙酉,太白犯荧惑,主君病,太子忧。 二年正月甲寅,太白犯岁,主大战,民饥,王者有贼。十月丁酉,太白犯镇,主太子不安。十一月壬申,太白犯岁,主大战,民饥,王者有贼。 三年三月辛未,太白犯岁。 四年二月辛已,太白犯岁,占同。五月甲辰,荧惑犯岁,主兵大起,册太子,有赦。 政和元年二月辛丑,太白犯镇,主兵,饥,太子不安。十二月乙未,太白犯镇,占同。 三年七月乙丑,荧惑犯太白,主君亡,天下兵起。 四年十月甲子,荧惑犯岁,主兵起,册太子,有赦。 七年正月癸卯,荧惑犯岁,占同。宣和二年十月已卯,太白犯荧惑,主君亡,天下兵起。 三年闰五月壬午,荧惑犯岁,主兵起,册太子,有赦。 七年七月乙未,太白犯岁,主王者有贼,大战,民饥。 钦宗靖康元年六月辛丑,太白犯岁,占同。六月丙辰,土、火、金、木聚,主大荡其下,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 高宗建炎四年六月戊子,荧惑与镇合於亢,占主兵、丧、旱。是岁虏再犯淮,立伪齐,江湖群盗大起,郑后讣至,次年隆太后崩。十一月辛丑太白、岁星合於南斗,占为战,大将死。又西方凶。於是张浚以五路之师败於富平,诛赵哲,自秦州退军兴州。次年,陕西皆陷。 绍兴元年十一月乙卯,太白与镇星合。四年三月乙亥,辰星与太白合於毕,占为兵忧。又曰西方有兵,不战。是,秋岳飞败虏於襄、邓,张宪破之於唐州,襄、汉悉平。 五年正月乙卯,太白、镇合於南斗。闰二月丙午,荧惑岁星合於昴,占为内乱,臣有谋,为旱,为饥,北军困。是岁,亢旱。 七年四月丁巳,金、火合於东井,占为烁,为丧,其下之国,不可举事用兵。又曰大人忧,主兵不胜,有破军杀将。又曰有兵,兵罢国安。於是王伦归,虏许和,又许还河南诸州。五月乙亥,水、金、火三星合於井,占是谓惊立绝行,有兵、丧,民饥。是年,刘豫为金人所废。甲申,火、木、金合於柳,戊子,水、火、金木合於柳,占为大荡,有兵、丧,君子忧,小人流。闰十月丁卯,火、水合於氐,占为北军用兵举事,大败。 九年三月癸卯,金、火合於井度。占为烁,为丧,其下之国,不可举兵。又曰有破死将。於是金人入东京,河南、陕西相继陷。九月丁未,水、木合於角;庚申,金、木合於角,占大将死。十月壬申,金木合於氐,占同。次年,岳飞死於狱。 十年十一月丁未,金、土合於危,占为疾,为内兵。十二月戊子,土、金合於室。 十一年三月庚子朔,土、金复合於室。 十七年五月乙丑,木与金合,占大将死,白衣会。 十九年六月壬戌,金星行犯土星,占太子不安,忧。於是秦桧动摇皇子。七月丁未,金、木、水合於张,占其分国内外有兵灾,民饥,改立王侯。是岁,完颜亮弑其主而自立。 二十八年十月乙未,水星顺行犯土星,占夏寒,雨雪;妨女后。闰六月己已,火星犯木星,占册太子,当有赦。明年始正皇子名。 孝宗隆兴元年七月壬寅,荧惑、辰星合於柳,占周分,赤地千里。又为饥,有覆军杀将,在秋为兵,或大旱。是年有宿离之败。 乾道四年二月壬子,水、金合於胃。占为变谋,为兵忧。同夜昏度瞻见金、土,晨度瞻见木、火、水,是为水、金、火、土、木星俱见,占五星并见,其年必恶。八月己亥,水、金、火、土、木五星又俱见。 六年五月乙亥,五星俱见。七月乙巳,火星犯木,在毕,占册太子,当有赦。次年,立恭王为皇太子。十月庚申,五星俱见。 八年十月癸卯,五星见。九年三月辛丑,火、木合於柳。四月乙丑,火、木合於星,占皆云为内乱,臣有谋;又云当其野旱,以饥亡。是岁,浙东、江东西湖北诸州旱。 晁熙十三年闰七月戊午夜,五星皆夕伏,至戊辰,五星伏聚在轸。又至八月乙亥,日、月、五星俱聚轸。占谓易行,有德受庆,亡德受殃。 光宗绍熙四年三月辛已,水星与金星会於昴宿内,占为兵起,为变谋。 宁宗庆元元年四月辛酉,木、金合於井,占为白衣会,将相死。六月庚午,金、木合於井,占西方凶。又岁星所在,太白从之,伐者利。 三年八月甲戌,金、火、木三星合於翼,占三星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分国内外有兵丧,兵饥,改立王侯。後二年,光宗上仙。 四年八月甲戌,火与土合於虚,占为兵乱,旱丧。 五年八月辛丑,火星犯木星,占册太子,当有赦。 六年四月癸已,火、土合於室,及火犯土星,占为忧主孽卿会,大人恶之;又曰女子当之。於是慈懿皇后李氏、光宗皇帝相继崩。 嘉泰二年正月丁已,金、火、水合於南斗,占三星合,为惊立绝行。於是金国盗起,边衅始开。五月庚戌,火星频行犯土星,占大战。 开禧二年二月壬申,金、木、土三星合於昴宿,占其分国内外有兵丧,民饥,改立王侯。 ●卷二百九十四 象纬考十七 ○瑞星 汉武帝元封元年,望气,王朔言候独见镇星出如瓜,食顷复入。有司皆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德星即镇星也,言天以德星报帝)。 晋武帝太元二年七月已卯,老人星见。 三年七月乙酉,老人星见南方。十月丁已,老人星见。 梁武帝天监四年八月庚子,老人星见。占曰:“老人星见,主寿昌。”自是,每年恒以秋分後见於参南,至秋分而伏,武帝寿考之象云。 宋太祖皇帝开宝四年八月辛卯,景星见。 真宗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见,出氐南骑官西一度,状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鉴物,历库楼东,八月,随天轮入浊,十一月,复见在氐。自是常以十一月晨见东南方,八月西南入浊。占曰:“天下无兵,国大昌。”又氐为露寝,即天子正寝也。大中祥符七年正月己酉,舍誉星见。其年九月丙戌,又见,似彗有尾而不长。与周伯星同占。 太祖朝寿星见。 乾德三年八月辛酉, 四年八月乙卯, 六年正月戊申,开宝二年七月乙亥。 太宗朝寿星见。 太平兴国四年八月乙亥, 五年八月己卯, 六年五月己卯, 八年八月辛卯, 雍熙三年八月己酉, 四年八月辛亥, 端拱元年八月乙卯, 二年八月癸亥, 淳化元年八月丁卯, 二年八月辛未, 三年八月戊寅, 四年九月己亥, 五年八月已丑, 至道元年八月己亥, 二年闰七月己亥, 三年八月辛丑。 真宗朝寿星见。咸平元年八月癸丑,二年八月癸亥,三年八月丁卯,四年八月甲子,五年八月乙丑,六年八月丙子,景德元年八月癸酉,二年八月庚辰,三年八月庚寅,四年二月己卯,八月甲午,大中祥符元年正月丁亥,八月丙申,二年二月壬辰,八月乙已,三年二月辛已,八月己酉,四年正月戊寅,八月癸丑,五年正月辛已,八月己未,六年五月庚子,八月丙寅,七年正月癸丑,八月己已,八年七月癸酉,九年正月甲寅,八月壬午,天禧元年八月癸已,二年正月丁已,八月辛卯,五年二月辛卯,八月己亥,四年八月已亥,五年二月丙午,八月乙已,皆出於丙。 仁宗朝寿星见。天圣元年二月己亥,二年八月丙子,四年七月壬申,景二年正月己丑,至和三年二月辛卯,八月己未,嘉二年八月庚申,三年八月丙辰,四年正月庚戌八月癸未,五年八月庚午,六年正月癸丑,八月壬辰,七年正月辛亥,八年正月辛酉。 英宗朝寿星见。治平元年二月已丑,七月癸已,二年二月癸巳,八月己亥,三年正月庚辰,八月庚戌。 神宗朝老人星见。治平四年二月癸巳,八月戊申,熙甯元年正月乙未,八月已卯,二年二月乙卯,八月壬戌,三年正月甲寅,八月癸酉,四年二月已未八月丁丑,五年二月己未,闰七月乙亥,六年正月庚午,八月丁酉,七年二月甲申,八月庚寅,八年二月己丑,八月庚戌,九年二月丁酉,八月庚子,十年正月己卯,九月戊申,元丰元年二月己酉,八月丙午, 二年二月壬戌,八月乙卯,三年二月甲寅,八月已未,四年八月丁卯,五年二月甲戌,八月已已,六年二月已未,八月丁丑,七年二月辛已,八月已卯,八年二月庚辰,八月辛巳。 哲宗朝老人星见。元元年二月戊寅,八月庚子,二年二月庚寅,九月辛亥,三年二月癸巳,八月已亥,四年二月壬子,八月丁未,五年正月甲午,八月辛亥, 六年二月己亥,闰八月壬戌,七年正月壬子,八月壬戌,八年二月丙寅,八月已已,九年二月乙丑,绍圣元年八月庚子,二年二月壬午,八月丁丑, 三年二月庚午,八月癸未,四年二月甲申,八月甲申,五年二月庚辰,元符元年八月辛卯,二年二月乙未,九月壬辰。 徽宗朝老人星见。崇宁元年二月壬寅,八月癸丑,二年二月甲寅,八月庚戌,三年二月戊午,八月辛酉,四年二月庚申,八月丙寅,五年二月戊辰,八月甲戌,大观元年二月乙亥,八月丁丑, 二年二月甲午,八月壬午, 三年二月戊子,八月癸已,四年二月乙未,闰八月丁酉,政和元年二月癸卯,八月己亥,二年二月乙已,八月己酉,三年二月甲午,八月己未,四年二月己酉,八月辛未,五年二月庚申,八月甲子,六年闰正月壬戌,八月丁卯,七年五月戊午,八月丙子,八年二月壬申,八月乙亥,宣和元年二月癸未,八月癸未,二年二月辛已,八月己丑,三年二月丙戌,八月癸已,四年二月己亥,八月辛丑,五年二月庚子,八月丙午,六年二月戊申,八月辛亥,七年二月癸丑,八月庚申,皆见於丙,主人君寿昌,天下安宁,贤士进用。 自太平兴国以来,星见必贺,至熙宁四年,诏罢贺礼。 ○客星 汉武帝元光元年六月,客星见於房。占曰:“为兵起。”其二年十一月,单于将十万骑入武州,汉遣兵三十馀万以待之。 昭帝元凤四年九月,客星在紫宫中斗枢极间。占曰:“为兵。”其五年六月,发三辅郡国少年诣北军。 宣帝地节元年六月戊戌甲夜,客星居左右角间,东南指,长可二尺,色白。占曰:“有奸人在宫庭间。”其丙寅,又有客星见贯索东北,南行,至七月癸酉夜入天市,芒炎东南指,其色白。占曰:“有戮卿。”一曰:“有戮王。期皆一年,远二年。”是时,楚王延寿谋逆自杀。四年,霍氏谋反,诛。 黄龙元年三月,客星居王良东北可九尺,长丈馀,西指,出阁道间,至紫宫。其十二月,宫车晏驾。 元帝初元元年四月,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占曰:“为水饥。”其五月,渤海水大溢。六月,关东大饥,民多饿死,琅琊郡人相食。 二年五月,客星见昴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其十二月,钜鹿都尉谢君男诈为神人,论死,父免官(孟康曰:“姓谢,名君。男者儿也,不记其名,直言男儿。”)。 後汉光武建武三十一年十月,有客星,焰二尺许,西南行,至明年二月二十二日,在舆鬼东北六尺所灭,凡见百一十三日。舆鬼尸星主死亡,客星居之为死丧。後二年,光武崩。 按《汉书 严光传》:帝即位,思光,召之。至京入宫,论道旧故,因其偃卧,光以足加帝腹。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其卧耳。”《通鉴》载徵光事在建武五年。然《史 志》五年不言客星之事云。 孝明永平四年八月辛酉,客星出梗河,西北指贯索,七十日去。梗河为胡兵。至五年,北匈奴七千骑入五原、中。贯索,贵人之牢。其十二月,陵乡侯梁松坐怨望诽谤下狱死。七年三月庚戌,客星光气二尺所,在太微左执法南端门外,凡见七十五日。八年十二月戊子,客星出东方。 九年正月戊申,客星出牵牛,长八尺,历建星至房南,灭见至五十日。牵牛主吴、越,房、心为宋。後广陵王荆、楚王英谋逆,事觉,自杀。广陵属吴,彭城古宋地。 十三年十一月,客星出轩辕四十八日。 十四年五月戊子,客星出昴六十日,在轩辕右角稍灭。昴主边兵。後一年,汉遣窦固、耿秉等将兵击匈奴。一曰,轩辕右角为贵相,昴为狱事。时考楚事未竟,司徒虞延坐与楚王英交通,自杀。 孝章元和元年四月丁已,客星晨出东方,在胃八度,长三尺,历阁道入紫宫,留四十日灭。阁道、紫官,天子之宫也。客星犯入留久为大丧。後四年,帝崩。 孝和永元十三年十一月乙丑,轩辕第四星间有小客星,色青黄。轩辕为後宫,星出之,为失势。其十四年六月,阴皇后废。十六年四月戊午,客星出紫宫西行至昴,五月灭。昴为赵。後一年,和帝崩。又一年,殇帝崩,无嗣。太后遣迎清河孝王子即位,是为安帝。清河,赵地,是其应也。 孝安永初元年八月戊申,客星在东井、弧星西南。占为大水。是岁郡国四十一县三百一十五雨水,四渎溢,伤稼坏城郭,杀人民。 三年六月甲子,客星大如李,苍白,芒气长二尺,西南指上阶星。指上阶,为三公。後太尉张敏免官。元初二年十一月甲午,客星见西方。己亥在虚、危,南至胃、昴(郗萌曰:“客星入虚,大人当之。”又曰:“客星守危,强臣执国命,在后族。又且大风,有危败。”《黄帝星经》曰:“客星入守若出危,大饥,民食贵。”)。 延光三年十一月,客星见天市。占为贵人丧。四年帝崩。 孝顺永建六年十二月壬申,客星芒气长二尺馀,西南指,色苍白,在牵牛六度。客星芒气白为兵。牵牛为吴、越。後一年,会稽海贼曾於等杀长吏,拘夺吏民。扬州六郡逆贼章何等称将军,犯四十九县,大攻略吏民。阳喜元年闰月戊子,客生气白,广二尺,长五丈,起天苑西南。主马牛,为外军,色白为兵。是时,敦煌太守徐白使疏勒王盘等兵二万人入于阗界,虏掠轩首二百馀级。乌桓校尉耿晔使乌桓亲汉都尉戎末<疒鬼>等出塞,钞鲜卑,斩首,获生口财物;鲜卑怨恨,钞辽东、代郡,杀伤吏民。是後,西戎、北狄为寇害,以马牛起兵,马牛亦死伤於兵中,至十馀年乃息。 孝灵光和五年六月丁卯,客星如三升碗,出贯索,西南行入天市,至尾而消。占曰:“客星入天市,为贵人丧。”明年,宫车晏驾。中平二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门中,大如,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消。占曰:“为兵。”至六年,司隶校尉袁绍诛灭中宫,大将军部曲吴匡攻杀车骑将军何苗,死者数千人。 魏文帝黄初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见太微左掖门内,占曰:“客星出太微,国有兵丧。”十月,帝南征孙权。是後,累有征役。 明帝景初二年十月癸己,客星见危,逆行,在离宫北、腾蛇南。甲辰,犯宗星。己酉,。灭占:“曰客星所出有兵丧。虚危为宗庙,又为坟墓。客星近离宫,则宫中将有大丧,就先君於宗庙之象也。”三年正月,帝崩。 高贵乡公甘露四年十月丁丑,容星见太微中,转东南行,历轸宿,积七日灭。占曰:“客星出太微,有兵丧。”景元元年,帝为成济所弑。 晋惠帝永兴元年五月,客星守毕。占曰:“天子绝嗣。”一曰:“大臣有诛。”时诸王拥兵,其後惠帝失统,终无继嗣。 海西公太和四年二月,客星见紫宫西垣,至七月乃灭。占曰:“客星守紫宫,臣弑主。”六年,桓温废帝。 孝武太元十一年三月,客星在南斗,至六月乃没。占曰:“有兵,有赦。”是後司、雍、兖、冀常有兵役。十二年正月大赦,八月又大赦。十八年二月,客星在尾中,至九月乃灭。占曰:“燕有兵丧。”二十年慕容垂伐魏,为所破,死者数万人。二十一年,垂死,国遂衰亡。 安帝元兴元年十月,有客星色白如粉絮,在太微西。至十二月,入太微。占曰:“兵入天子庭。”二年十二月,桓元篡位,放迁帝、后於浔阳。三年二月,刘裕尽诛桓氏。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客星在北斗,化为(彗详见彗门)。 陈废帝光大二年六月壬子,客星见氐东。 周武帝保定元年九月丁己,客星见於翼。天和三年七月己未,客星见房心,白如粉絮,大如斗,渐大,东行;八月,入天市,长如匹所,复东行,犯河鼓右将;癸未,犯匏瓜,又入室,犯离宫;九月壬寅,入奎,稍小;壬戌,至娄北一尺所灭。凡六十九日。占曰:“兵起,若有丧,白衣会,为饥旱,国易政。”又曰:“兵犯外城,大臣诛。” 建德三年二月戊午,客星大如桃,青白色,出五车东南三尺所,渐东行,稍长二尺所;至四月壬辰,入文昌;丁未,入北斗魁中,後出魁,渐小。凡见九十三日。占曰:“天下兵起,车骑满野,人主有忧。”又曰:“天下乱,兵大起,臣谋主。”其七月,卫王直举兵反,讨禽之。十月,始州民王鞅拥众反,讨平之。 唐文宗太和三年十月,客星见於水位。开成二年三月甲申,客星出於东井下。戊子,客星别出於端门内,近屏星。四月丙午,东井下客星没。五月癸酉,端门内客星没。壬午,客星如孛,在南斗天旁。 昭宗乾甯三年有客星三,一大二小,在虚、危间,乍合乍离,相随东行,状如斗,经三日而二小星没,其大星後没。虚、危,齐分也。光化三年正月,客星出於申垣宦者旁,大如桃,光炎射宦者,宦者不见。天复二年正月,客星如桃,在紫宫华盖下,渐行至御史。丁卯,有流星起文昌,抵客星,客星不动。己巳,客星在杠,守之,至明年犹不去。占:“将相出兵。” 梁太祖乾化元年五月,客星犯帝座。 宋太祖建隆二年十二月己酉,客星出天市垣宗人星东,微有芒彗,三年十二月辛未,西南行入氏宿,二月癸丑,至七星没。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二月甲辰,客星出太微垣端门东,近屏星北行。占曰:“主弼臣失礼免。”端拱二年七月丁亥,客星出北河星西北,稍暗,微有芒彗,指西南。淳化元年正月辛己,客星出轸宿,逆行至张,七十日,经四十度乃不见。占云:“有土功。”又云:“有使来。” 真宗景德二年八月甲辰,客星出紫微天侧,孛孛然如粉絮,稍入垣内,历御女、华盖,凡十一日没。占曰:“后妃灾。”逾年,庄穆皇后崩。 三年三月乙已,客星出东南方。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丁丑,客星见南斗魁前。占曰:“有赦令。”其年亲视汾阴后土,大赦。 天禧五年四月丙辰,客星出轩辕前星西北,大如桃,速行,经轩辕大星入太微垣,掩右执法,犯次将,历屏星西北,凡七十五日,入浊没。占曰:“周雒之分,大臣忧。” 仁宗明道元年六月乙已,客星出东北方,近浊,如木星太微,有芒彗,至丁已,凡十三日而没。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馀消没。 神宗熙甯二年六月丙辰,客星出箕度中,至七月丁卯,犯箕乃散。主民饥。大臣有见弃者,或大水,河溢,船行平地。 三年十一月丁未,客星出天。主仓库忧火灾。 哲宗元六年十一月辛亥,客星出参度中,犯掩厕星。主有暴兵,米贵。晋分兵灾。壬子,犯九ヵ星。十二月癸酉入奎,至七年三月辛亥乃散。主边兵动。 高宗绍兴八年五月,客星守娄,鲁分也。虏将悟室占之太史,曰:“无伤。”至七月,虏杀鲁、兖、滕、虞等二十一王,虏亦应天象也。九年,客星守亢。亢,陈分也。九月,虏将悟室被诛。悟室封陈王云。 孝宗淳熙八年六月已巳,客星出奎宿,犯传舍。占:“客星亦妖星,天之使者,见於天而无常所,入列舍以示休咎。星大者事大而祸深。色白,其分有兵丧。今客星出紫微外座传舍星,宜备奸使边夷侵境。”又云:“出奎宿为兵,奸臣伪惑天子。”於是金虏遣使来争执进书仪。甲戌,客星守传舍第五星。九年正月癸酉,客星始不见。自去年六月已已至是,凡一百八十五日乃消伏。时虏使久在馆,至是乃去。 宁宗嘉泰三年六月乙卯,东南方泛出一星在尾宿,青白色,无芒彗,系是客星,如土星大。占:“客星者,天之使者。偶见於天而无常所,入列宿以示休咎。色青,忧疾;白为兵丧。兵革罢,民饥死。”於是韩胄方谋用兵。 ○气 虹 汉昭帝元平元年正月庚子,日出时有黑,状如焱风乱{髟春}(音舜),转出西北,东南行,转而西,有顷亡。占曰:“有如众风,是谓风师,法有大兵。”其後兵起乌孙,五将征匈奴。二月乙酉,如狗,赤色,长尾三枚,夹汉西行(详见流星门)。 成帝永始二年二月癸未夜,东方有赤色,大三四围,长二三丈,索索如树,南方有大四五围,下行十丈馀,皆不至地灭。占曰:“东方客之变气,状如树木,以此知四方欲动者。”明年十二月己卯,尉氏男子樊并等谋反,贼杀太守,劫略令丞,自称将军,皆诛死。庚子,山阳铁宫亡徒苏令等杀伤吏民,取库兵,聚党数百人为大贼,逾年经历郡国四十馀。一日有两气同时起,并见,而并、令等同月俱发也。 哀帝建平元年正月丁未,日出时,有著天白气,广如一疋布,长十丈馀,西南行,ん如雷,西南行一刻而止,名曰天狗。传曰:“言之不从,则有犬祸诗妖。”到其四年正月、二月、三月,民相惊动,ん讠华奔走,传行诏筹祠西王母,又曰“从目人当来”。十二月,白气出西南,从地土至天,出参下,贯天厕,广如一疋布,长十丈馀,十馀日去。占曰:“天子有阴病。”其三年十一月壬子,太皇太后诏曰:“皇帝宽仁孝顺,奉承圣绪,靡有解怠,而久病未瘳。夙夜惟思,殆继体之君不宜改作。《春秋》大复古,其复甘泉泰、汾阴后土如故。” 王莽地皇四年,汉兵起南阳,至昆阳。莽遣王寻、王邑将诸郡兵,号百万,围昆阳城数重,军势甚盛。昼有气如坏山,堕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堕,其下覆军,流血三千里(《袁山松书》曰:“怪星昼夜,名曰‘营头’,行振大诛也。”)。”时光武将兵救昆阳,杀王寻。莽军败散,王邑还长安。莽败,俱诛死。营头之变,覆军流血之应也。 和帝永元十二年十一月癸酉,夜有苍白气,长三丈,起天园,东北指军市,见积十日。占曰:“兵起,十日期岁。”明年十一月,辽东鲜卑二千馀骑寇右北平。十六年四月丁未,紫宫中生白气如粉絮。占为丧。後一年,和帝崩,殇帝即位一年崩。 顺帝永建二年九月戊寅,有白气,广三尺,长十丈馀,从北落师门南至斗。 灵帝熹平二年八月,白气如一疋练,冲北斗第四星。占白气冲北斗,为大战。明年冬,扬州刺史臧等攻盗贼,斩首数千级。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馀丈,形貌似龙。上问蔡邕,对曰:“所谓天投者也。不见足尾,不得称龙。《易传》曰:‘之比无德,以色亲也。’《潜潭巴》曰:‘虹出,后妃阴胁王者。’又曰:‘五色迭至,照於宫殿,有兵革之事。’《演孔图》曰:‘天子外若兵,威内夺,臣无忠,则天投(按邕《集》称曰:“《演孔图》曰:‘者,斗之精也。失度投见态,主惑於毁誉。’《合诚图》曰:‘天子外若兵者也。’”)。’变不空生,占不空言(邕对又曰:“意者陛下枢机之内,衽席之上,独有以色见进,陵尊逾制,以昭变象。若群臣有所毁誉,圣意低迥,未知谁是。兵戎未息,威权渐移,忠言不闻,则虹所在生也。抑内宠,任中正,决毁誉,分直邪,各得其所;勒守卫,整武备,威权之机不以假人,则其效也。”)。” 先是立皇后何氏,皇后每斋,当谒祖庙,辄有变异不得谒。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立三十六方,起兵烧郡国,山东七州处处应角。遣兵外讨角等,内使皇后二兄为大将统兵。其年,宫车晏驾,皇后摄政,二兄秉权。谴让帝母永乐后,令自杀。阴呼并州牧董卓欲共诛中官,中官逆杀大将军进,兵相攻讨,京都战者塞道。皇太后母子遂为太尉卓等所废黜,皆死。天下之败,兵先兴於宫省,外延海内,二三十岁,其殃祸起自何氏(《袁山松书》曰:“是年七月,虹昼见御座玉堂後殿前庭中,色青赤也。”)。 晋惠帝永兴元年十二月壬寅夜,有赤气亘天,砰隐有声。二年十月丁丑,赤气见北方,东西竟天。占曰:“并为犬兵。砰隐有声,怒之象也。”是後,四海扰,九服交兵。光熙元年十二月甲申,有白气若虹,中天北下至地,夜见五日乃灭。占曰:“大兵起。”明年,王弥起青徐,汲桑乱河北,毒流天下。 怀帝永嘉三年十二月乙亥,有白气如带,出南北方各二,起地至天,贯参伐中。占曰:“天下大兵起。”四年三月,司马越收缪允等。又,三方扰,攻战不休。五年三月,司马越死於甯平城,石勒攻破其众,死者十馀万人。六月,京都焚灭,帝如虏庭。 愍帝建兴元年十月己巳夜,有赤气曜於西北。荆州刺史陶侃讨杜之党於石城,战败。 宋文帝元嘉三十年正月乙亥朔,会群臣於太极前殿,有青黑气从东南来,覆映宫上。是年二月,元凶劭构逆,帝崩於合殿。三月,武陵王讨劭,建牙於军门,有紫二荫於牙上。 陈宣帝太建四年,有白气如虹,自北方贯北斗紫宫。十二年二月壬寅,白虹见西方。占曰:“有丧。”後一年帝崩。北齐後主天统三年五月戊寅甲夜,西北有赤气竟天,夜中始灭。十月丙午,天西北频有赤气。占曰:“有大兵大战。”後周武帝总众来伐。 周武帝天和二年十月辛卯,有黑气一,大如杯,在日中。甲午,又加一,经六日乃灭。占曰:“臣有蔽主之明者。” 六年二月己丑夜,有苍,广三丈,经天,自戌加辰。建德四年十月癸亥,帝率众攻晋州。是日,虹见晋州城上,首向南,尾入紫宫,长十丈馀。庚午,克之。丁卯夜,白虹见,长十馀丈,头在南,尾入紫宫中。占曰:“天下兵战流血。”又曰:“若无兵,必有大丧。”至六年正月,平齐。 静帝大象二年六月甲戌,有赤气起西方,渐东行遍天。 唐高祖武德初,隋将尧君素守蒲州,有白虹下城中。 太宗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黄气竟天,大雨,水溢。 高宗永隆元年六月戊子,虹亘天。者,斗之精。占曰:“后妃阴胁王者。”又曰:“五色叠至,照於宫殿,有兵。” 武太后延载元年六月,幽州都督孙帅兵袭奚,将入贼境,有白虹垂头於军门。占曰:“其下流血。” 中宗景龙元年九月十八日,有赤气竟天,其光烛地,三日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