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志 - 第 197 页/共 231 页
  
  
   御制威赫鎗欵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书】
  御制威防鎗欵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正书】
  御制刀欵识
  近銎处横编某字若干号依千文列次刃右纵为刀名刃左横为乾隆年制皆书其名曰链精曰叩鸣曰孔纯曰月刃曰风熛曰飞鹊曰宿铤曰超阿曰配威曰飞虵曰星行曰含英曰舒空曰胆曰毓芝曰挥霆曰徳兴曰秋霜曰秋水曰切玉曰涌泉曰振逺曰曜威曰吐芒曰彩锷曰莹铓曰柔通曰章威曰霜明曰寒锋曰出云曰剸犀曰剪水曰掩虹曰致祥曰卫国曰象功曰辅徳曰烛微曰霜锷曰流光曰跃星曰霞彩曰继辅曰鲤腹曰苍精曰凝氷曰揺电曰逐指曰应心曰醴石曰冲斗曰暎月曰鸣龙曰刜钟曰决云曰转电曰息兵曰跃虹曰贯霄曰镇方曰佩徳曰寳腾曰善胜曰昆铦曰越砺曰莹涛曰淬鹈曰博镜曰铺练凡七十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六
  金石畧【二】
  石【一】
  内府
  【臣】等谨按
  列圣奎章
  皇上宸翰其奉
  颁发模勒太学镌刻名胜祠宇以及通行直省翠墨流播焕若日星薄海内外罔不仰瞻效法珍藏世
  守至于
  内廷秘刻非奉
  赏赉不能寓目尤艺林所希觏也兹敬谨排类列于石
  刻之首为一卷
  御书清愼勤三大字【康熙十六年正书】
  【臣】等谨按
  圣祖仁皇帝御书清愼勤三大字又刻于广西临桂虞帝
  庙
  御书龙飞鳯舞四大字【康熙十六年正书后有沈荃恭题七言絶一首并跋】御书千字文【康熙十八年正书】
  御制升平宴集诗帖【康熙二十一年行书】
  【臣】等谨按升平宴集栢梁体诗
  圣祖仁皇帝御书序文诗则沈荃奉
  勅书也
  御制乾清宫宴集诗帖【康熙二十一年正书】
  【臣】等谨按
  乾清宫宴集栢梁体诗
  圣祖仁皇帝御书序文其诗亦沈荃奉
  勅书与宴者勒徳洪以下九十三人
  御书行殿读书赋帖【康熙二十三年御制并书行书】
  御书孝经【康熙二十四年正书】
  御书畅春园记【康熙二十七年御制并书行书】
  御临赵孟頫平泉图记帖【康熙二十九年行书】
  御临赵孟頫辋川诗帖【康熙二十九年行书】
  御临赵孟頫秋声赋帖【康熙二十九年行书】
  钦定懋勤殿法帖【康熙二十九年奉防模勒上石】
  【臣】等谨按
  圣祖仁皇帝钦定懋勤殿法帖凡二十六卷前四卷刻歴
  代帝王书又
  世祖章皇帝御书十二种
  圣祖仁皇帝御书二十九种其自五卷至二十四卷刻歴代名臣书二十五卷二十六卷刻本朝臣工孙承泽沈荃史鹤龄张英米汉雯孙岳颁等六人书其中有
  御临乐毅论兰亭帖圣教序智永千文禇遂良负苓者传顔眞卿告身苏帖四种米帖五种赵帖七种董帖三种又
  御制曹娥碑跋兰亭跋不自弃文跋均刻于原帖之后御书小楷百家姓【康熙三十一年正书】
  御临董其昌书金刚经【康熙三十二年正书】
  御书草诀百韵帖【康熙三十三年草书】
  御书渊鉴斋法帖【康熙三十三年奉防模勒上石】
  【臣】等谨按
  御书渊鉴斋法帖十卷临橅歴代法书而赵董为多后有
  米汉雯宋骏业请摹刻
  御书奏折二通卷末列排类校对诸臣衔名
  御书靖边帖【康熙三十五年行书】
  【臣】等谨按靖边帖乃
  圣祖亲征朔漠
  御制勒石纪功之铭刻于察罕齐老拖诺山昭木多狼居
  胥四处铭词四言此则
  内廷重刻之本也
  御书懋勤殿法帖【康熙三十八年奉防模勒上石】
  【臣】等谨按
  御书懋勤殿法帖八卷前二卷恭刻
  世祖章皇帝御书圣经七佛偈陋室铭三种三卷以下恭
  刻
  圣祖御书御临各种其中如周公庙孔子庙诸碑皆另有
  碑石此则诸臣彚刻成帙者也
  御书大字千字文【康熙三十九年行书】
  【臣】等谨按
  御书大字千字文系临米芾赐呉琠者今沁州另有石刻御书万夀帖【康熙三十九年正书奉防模勒上石】
  【臣】等谨按万夀帖乃
  圣祖御制恭祝
  皇太后万夀无疆赋亦称尊亲帖
  御书心经塔图【康熙四十二年正书】
  御书避暑山庄记【康熙五十年正书】
  御书正大光明四大字【康熙五十年正书】
  御书佩文韵府序【康熙五十年正书】
  御书唐诗选序【康熙五十二年正书】
  御书朱子全书序【康熙五十二年正书】
  御书大字心经【康熙五十二年行书】
  御书溥仁帖【康熙五十三年正书】
  【臣】等谨按溥仁帖即
  御制溥仁寺碑也今承徳府另有碑石
  御书多心经【康熙五十四年正书】
  御书避暑山庄法帖【康熙五十五年蒋涟等奉   防摹勤上石】
  【臣】等谨按
  御书避暑山庄法帖五卷眞行大小不等内如避暑山庄
  记朱子全书序唐诗序韵府序各种
  内府另有专刻此亦彚刻本也
  御书金刚经【康熙六十年正书】
  御书裴潾劄子【行书】
  【臣】等谨按裴潾疏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