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志 - 第 1189 页/共 1359 页
高闾山 富察和卓
高闾山
富察和卓
△高闾山
高闾山澄州析木人选充护卫累迁汝单二州刺史制禁不依法用杖决人者闾山笑曰此亦难行特用大杖杖死部民杨仙削官解职降
凤翔治中厯原济泗三州刺史改郑州防御使迁扶余路节度使移临海盘安宁昌军贞佑二年城破死之
△富察和卓
富察和卓以吏起身久为宣宗所信声势烜赫性复残刻人知其蠹国而莫敢言其子充护卫先逐出之继而和卓为恒州刺史需次近县
元兵入陕西关中震动或言和卓赴恒州为北走计朝廷命羁其亲属和卓出怨言曰杀却我即太平矣寻为御史所劾斩于开封府门当时有
宣朝三贼之目谓至阿里察察耀珠及和卓兴定中布萨阿哈之狱京师宣勘七十余所阿里辈乘时肆毒朝士惴惴莫克自保耀珠正大初致
仕居睢阳溃军变与其家皆被杀初宣宗喜刑罚朝士往往被笞楚至用刀杖决杀言者高琪用事威刑自恣南渡后习以成风如图克坦思忠
好用麻椎击人号麻椎相公李特立号半截剑冯璧号冯刽雷渊为御史至蔡州杖杀五百人号雷半千又有完颜莽伊苏皆以酷闻而和卓王
阿里李涣之徒胥吏中尤狡刻者也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六 孔氏后裔传一
孔氏后裔传
(臣)等谨按郑樵通志沿前史之旧其于至圣后裔若孔安国诸人散见累代列传中我朝重道尊师迈越前古既于明史特立衍圣公
传今以续纂通志奉命辑孔子后裔传用表章圣人之后炳炳麟麟累代史中皆有达人传诸弗替甚盛典也臣等伏考至圣冢嗣其在宋以前
者详具于宋史孔宜传中自宜而下史传所未详者则有阙里文献考等书可资考证唐以来若孔颖达诸人或以儒学者或以忠义显皆卓卓
能自表见俱应按次编载兹汇辑自唐迄元诸史中之传参以阙里文献考等书分嫡嗣支属为二卷各按时代编次如左
嫡嗣
○嫡嗣
唐
五代
宋
金
元
△唐
孔德伦【孔崇基 孔璲之 孔萱 孔齐卿 孔惟晊 孔策 孔振 孔昭俭 孔光嗣】
孔德伦
孔德伦
孔德伦兖州曲阜人孔子三十三代孙孔子生鲤字伯鱼鲤生伋字子思伋生白字子上白生求 【按宋史作永今据东都事略及阙里
文献考改正】 字子家求生箕字子京为魏相箕生穿字子高穿生谦 【史记作慎】 字子顺谦生长子鲋字子鱼秦始皇时藏家语论语
尚书孝经于祖堂旧壁中自隐嵩山 【按阙里文献考鲋生随字子元随之子及孙曾皆失考其五世孙名吉汉成帝时封为殷绍嘉侯寻进
爵为公平帝时更封为宋公子何齐嗣封何齐子安光武时封为殷绍嘉公寻复封为宋公后无嗣罢封谨附识】 次子腾字子襄汉高帝十二
年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封腾为奉祠君惠帝时征为博士迁长沙太傅腾生忠字子贞 【按宋史作腾生正字季忠今据东都事略及阙里文
献考改正谨议】 文帝时征为博士忠生武及安国 【按宋史作武生延年及安国以安国为武之次子也今据阙里文献考订正】 武字
子威为文帝博士武生延年武帝时为博士转太傅迁大将军延年生霸字次孺从夏侯胜治尚书昭帝时为博士宣帝时以大中大夫授太子
经迁詹事出为高密相元帝即位拜太师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号褒戍君上书求奉先圣祀诏以所食邑祀孔子霸为人谦退卒赠列侯谥
曰烈霸生福成帝时袭封关内侯福生房哀帝时袭封关内侯房生均字长平好学有才袭封关内侯征尚尚书郎平帝元始元年晋封褒成侯
食邑二千户奉孔子祀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主莽以均为太尉三上书辞疾得还遂失爵后汉世祖建武十四年复封均子志为褒成侯食
邑如故卒赠元成志生损袭爵和帝永元四年徙封损为褒亭侯邑千户损生曜字君曜嗣侯曜卒子完嗣邑百白完卒无子以弟赞之子羡袭
爵羡字子余仕魏为议郎黄初二年封宗圣侯邑百户羡生震字伯起晋武帝泰始三年改封奉圣亭侯邑二百户拜太常节黄门侍郎震生嶷
字成功袭封奉圣亭侯嶷生抚举孝廉辟太尉掾为豫章太守袭封奉圣亭侯抚生懿袭封奉圣亭侯兼从事中郎懿生鲜字鲜之有度量好学
宋文帝元嘉十九年袭封奉圣亭侯改封崇圣侯鲜生乘字敬山博学有才艺后魏孝文帝延兴初举孝廉三年封乘为崇圣大夫复十户以供
洒埽乘生灵珍仕魏为秘书郎孝文帝太和十九年诏封灵珍崇圣侯邑百户灵珍卒子文泰袭文泰卒子渠袭渠卒子长孙袭北齐文宣帝天
保元年改封恭圣侯邑百户后周宣帝大象二年诏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遂诏长孙承袭邹国公长孙子嗣悊隋文帝时应制登科授泾州司兵
参军迁太子通事舍人炀帝大业四年诏封嗣悊绍圣侯邑百户嗣悊生德伦高祖武德九年诏封为褒圣侯太宗贞观十一年诏褒圣侯朝会
位同三品食邑百户中宗嗣圣七年赐敕书及时服卒子二崇基子叹
孔崇基
孔璲之
孔萱
孔齐卿
孔惟晊
孔策
孔振
孔昭俭
孔光嗣
孔崇基
崇基中宗嗣圣十二年袭封褒圣侯神龙元年授朝散大夫陪祭朝会卒子璲之
孔璲之
璲之字藏晖元宗开元五年袭封褒圣侯授国子四门博士邠王府文学蔡州长史二十七年诏谥孔子曰文宣王进封璲之为文宣公兼
兖州长史寻迁都水使者天宝之乱寄居宁陵卒遂葬于宁陵子孙家焉子萱
孔萱
萱袭封文宣公兼兖州泗水令卒子齐卿
孔齐卿
齐卿德宗建中三年袭封文宣公兼兖州功曹转青州司兵参军时遭叛乱陷于东平子三惟晊惟昉惟时
孔惟晊
惟晊初居宁陵后兵解归鲁留幼弟惟时居宁陵守先人墓宪宗元和十三年袭封文宣公授兖州参军卒子策
孔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