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志 - 第 488 页/共 1359 页
即文德皇后也时太宗方为秦王领雍州牧因荐为治中亲重之隐太子与王隙已成士廉与无忌并预密谋至期率吏卒释系囚授用趋芳林
门助战王为太子授右庶子贞观元年进侍中封义兴郡公坐匿王珪奏不时上出为安州都督进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人畏鬼父母疾或不
亲扶持望舍投饵哺之又兄弟不相假财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汶江水灌山濒水者顷值千金士廉附故渠厮引旁出以
广溉道民用富饶与诸生讲授经艺以兴学校又礼致隐士朱桃椎蜀人以为美谈五年八为吏部尚书进许国公雅负鉴裁又详氏谱所署用
人地无不当者加特进寻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二年改封申国公拜尚书右仆射帝幸洛阳太子监国命摄少师久之请致仕听解仆射仍以开
府仪同三司平章事十九年太宗代高丽太子监国定州又摄太傅同掌机务还至并州有疾帝即所舍问之二十一年疾甚帝幸其第为流泣
卒年七十一 【旧书作七十二】 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文献高宗即位加赠太尉配享太宗庙庭士廉进止详华每有献纳缙绅属目奏上
辄焚其稾家人无见者初太宗以山东士人尚阀阅虽累叶陵迟子孙犹负世望嫁娶必多索聘财人谓之卖昏由是诏士廉与韦挺岑文本令
狐德棻责天下谱牒参考史传正其真伪第其甲乙分为九等舍名取实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凡二百九十三姓六百五
十一家号曰氏族志颁行天下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当涂以九品衡人致士大夫矜其地望遂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之讥自晋
及隋相沿不变太宗颁姓谱使天下知衰世旧门不敢与王朝勋阀相抗而天潢为氏族弁冕亦犹周家之辥不先滕刘友益不以为然失之吹
求矣】 又尝受瑞与魏征等集文学之士撰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上之士廉六子履行真行知名
高履行
高履行
履行 【宰相世系表名文敏葢亦以字行】 居丧以孝闻尚太宗女东阳公主袭申国公永徽初拜户部尚书后出为益州大都督府长
史士廉先居此职履行继之亦有政声及长孙无忌得罪贬洪州都督改永州剌史真行官至左卫将军其子典膳丞岐连章怀太子事诏付真
行自惩诫真行手刃之弃其尸帝鄙之贬睦州刺史士廉五世孙重见文苑传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 列传五
列传
唐 【五】
○唐五
李靖 【客师 令问 彦芳】 李绩 【敬业】
李靖
李绩
△李靖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诸史尝谓所亲曰丈夫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
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仕隋为殿内直长 【旧书仕隋为长安县功曹复厯驾部员外郎】 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佐才也左仆射杨素拊
其床谓曰卿终当坐此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传送江都至长安道梗高祖已定京师将斩之靖呼曰公欲
就大事以私怨杀谊士乎秦王亦为请得释 【按刘肃大唐新语云高祖举义大原李靖与卫文升为隋守长安收皇族害之及关中平诛文
升等次及靖靖言曰公定关中难复私雠若为天下未得杀靖乃赦之与新旧史所载互异疑肃得于传闻不若正史之可据】 吊为三卫从平
王世充以功授开府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轻骑道金州会蛮贼邓世洛兵数万屯山谷间庐江王瑗讨不胜靖为瑗谋击却之进至峡州阻铣
兵不得前帝谓逗遛诏都督许绍斩靖绍为请而免 【按大唐新语靖为岐州刺史或为旨告其谋反高祖命一御史按之曰李靖反且实便
可处分御史知其诬罔与告事者行数驿佯失告状惊惧鞭挞行典乃祈求于告事者曰李靖反状分明亲奉进止今失告状幸救其命更请状
告事者乃疏状与御史验与本状不同即日还以闻高祖大惊御史具奏靖不坐所谓御史者失其名氏葢传闻之词靖亦未尝为岐州刺史也
疑好事者因许绍事而傅会之故不取】 开州蛮再肇则寇夔州赵郡王孝恭战未利靖率兵八百破其屯要险设伏斩肇则俘禽五千帝谓左
右曰使功不如使过果然因手敕劳之靖遂陈图铣十策诏拜行军总管兼摄李恭行军长史军政一委焉武德四年八月大阅兵夔州时秋潦
涛濑涨恶铣以靖未能下不设备诸将亦请江平乃进靖曰兵机事以速为神今士始集铣未知若乘水傅垒是疾雷不及掩耳纵使仓卒召兵
无以御我此必禽也孝恭从之九月舟师叩夷陵铣将文士宏以卒数万屯清江孝恭欲击之靖曰不可士宏健将下皆勇士今新失荆门悉锐
拒我此救败之师不可当宜驻南岸待其气衰乃取之孝恭不听留靖守屯自往与战大败还贼委舟散掠靖视其乱纵兵击破之取四百余艘
溺死者万人即率轻兵五千为先锋趋江陵薄城而营破其将杨君茂郑文秀俘甲士四千孝恭军继进铣大惧檄召江南兵不及到遂降靖入
其都号令静严军无私焉或请靖籍铣将拒战者家赀以赏军靖曰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胁驱以来不容以叛逆比之今新定荆郢宣示
宽大若降而籍之恐自荆而南坚城剧屯驱之死守非计之善也止不籍由是江汉列城争下以功封永康县公检校荆州刺史乃度岭至桂州
分道招慰酋领冯盎等皆以子弟来谒南方悉定得郡凡九十六户六十余万诏书劳勉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以岭海陋远久不见
德非震威武示礼义则无以变风即率兵南巡所过问疾苦延见长老宣布天子恩意远近欢服辅公祏据丹阳及召孝恭为帅召靖入朝受方
略副孝恭东讨李世绩等七总管皆受节度公祏遣冯惠亮以舟师三万屯当涂陈正通步骑二万屯青林自梁山连锁以断江道筑却月城延
袤十余里为犄角诸将议曰彼劲兵连栅将不戢疲老我师若直取丹阳空其巢窟惠亮等自降靖曰不然二军虽精而公佑所自将亦锐卒也
既保石头则牢未可拔我留不得志退有所忌腹背蒙患非百全计且惠亮正通百战余贼非怯野鬬今方持重特公祏立计尔若出不意挑攻
其城必破之惠亮拔公祏禽矣孝恭听之靖率黄君汉等水陆皆进苦战杀伤万余人惠亮等亡去靖将轻兵至丹阳公祏惧众尚多不能战乃
出走禽之江南平置东南道行台以为行台兵部尚书行台废检校杨州大都督府长史帝叹曰靖乃铣公祏之膏肓也古韩白卫霍何以加八
年突厥寇太原为行军总管以江淮兵万人屯太谷时诸将多败独靖完军归俄权检校安州大都督太宗践阼授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突
厥诸部离畔帝方图进取以兵部尚书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颉利可汗大惊曰 【旧书作突利可汗误】 兵不
倾国来靖敢提孤军至此由是帐部数恐靖纵谍者离其腹心夜袭定襄破之颉利脱身遁进封代国公颉利保铁山遣使者谢罪请内附以靖
为定襄道总管往迎之又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慰抚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虏必自安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
公谨曰上巳与约降行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哉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部
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禽其子迭罗施杀义成公主颉利亡去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禽以献 【互见突厥传】 于是斥地自阴
山北至大漠矣帝因大赦天下赐民五日酺御史大夫萧瑀劾靖持军无律纵士大掠散失奇宝 【通鉴考异曰旧传御史大夫温彦博害其
功谮靖云据实录彦搏二月已为中书令三月始擒颉利今从实录】 帝召让靖顿首谢帝徐曰隋史万岁破达头可汗不赏而诛朕不然赦公
之罪录公之功乃进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增户至五百既而曰向人谮短公朕今悟矣加赐帛二千匹迁尚书右仆射靖每参议恂恂似不能
言以沈厚称时遣使十六道巡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会足疾乞骸骨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谕旨曰自古富贵而知止者葢少虽疾顿惫
犹力于进公今引大体朕深嘉之欲成公美为一代法乃授特进就第禄赐吏卒并依旧给若疾少间三日一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加赐灵寿
杖顷之吐谷浑寇边帝谓侍臣曰靖能复起为帅乎靖往见房玄龄曰吾虽老尚可一行帝喜以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任城王道宗侯君集李
大亮李道彦高甑生五总管兵皆属军次伏俟城吐谷浑尽火其莽退保大非川诸将议春草未牙马弱不可战靖用侯君集计 【语见君集
传】 决策深入遂踰积石山大战数十所杀获吐谷浑伏允愁蹙自经死靖更立大寍王慕容顺而还 【详吐谷浑传】 甑生军由盐泽道
后期靖簿责之既归与广州长史唐奉义告靖谋反有司按验无状甑生等以诬罔论靖乃阖门自守宾客亲戚一谢遣改卫国公其妻卒诏坟
制如卫霍故事筑阙象铁山积石山以旌其功进开府仪同三司帝将伐辽召靖入谓曰公南平吴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惟高丽未服亦有意
乎对曰往凭天威得效尺寸功今疾虽衰陛下诚不弃病且瘳矣帝悯其老不许二十三年病甚帝幸其第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
今疾如此为公忧之薨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世言靖精风角鸟占云祲孤虚之术传着怪诡禨祥
皆不足信论其所设施如此 【按华阴县有石刻靖告西岳文大略言意在取天下次则择主而仕朱彝尊尝诋其为又杜光庭撰虬须客传
说尤怪妄洪迈容斋随笔亦辨之皆史臣所谓怪诡禨祥不足信者也】 子德謇嗣官至将作少匠坐善太子承干流岭南以靖故徙吴郡靖兄
端字药王以靖功袭永康公梓州刺史
李客师
李令问
李彦芳
李客师
弟客师右武卫将军累战功封丹阳郡公致仕居昆明池南喜射猎虽老犹未衰自京南属山西际沣水鸟鹊皆识之每出从之翔噪人谓
之乌贼卒年九十赠幽州都督
李令问
孙令问明皇为临淄王时与雅旧及即位以协赞功迁殿中少监预诛窦怀贞封宋国公实封五百户进散骑常侍知尚食事恩待甚渥然
未尝辄干政率游畋自娱厚奉养侈饮食后坐其子与回纥部酋承宗连昏 【旧书开元十五年凉州都督王君■〈毚,大代兔〉奏回纥
部落叛令问坐与连昏左授今据新书】 贬抚州别驾卒
李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