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 第 284 页/共 354 页
  
  
   雩祀
  御太和殿
  躬阅祝版玉帛香是日设黄案于
  太和殿中
  御座之南设香亭于殿内左楹之东设祝版亭玉帛香亭于殿内右楹之西太常寺各官奉玉帛香祗竢于
  太和门外届时太常寺卿诣
  乾清门奏请
  皇帝御龙袍衮服乘舆出宫至
  太和殿后降舆
  御殿立左楹前西向司祝自内阁奉祝版入
  太和门中门玉帛香随入前列提鑪二太常寺赞礼郎十人导引由中阶升至丹陛导引止司祝奉祝版各官奉玉帛香进殿中门以次陈于黄案三叩退太常卿展祝文袱执事官设拜褥
  皇帝诣案前次第恭阅毕就拜位行一跪三拜礼兴复位立太常卿韬祝版执事官启拜褥司祝各官进至案前三叩防奉祝版玉帛香依次安设亭内三叩退司香官就香亭东奉香合立司拜褥官设拜褥于香亭前太常卿二人恭导
  皇帝至香亭前立司香跪进香
  皇帝立上香毕就拜位行一跪三叩礼兴复位司拜褥官启拜褥司香奉香合置亭内退銮仪卫官率校尉舁亭香亭在前祝版亭玉帛香亭以次由中道出前引如仪太常寺卿跪奏礼成
  皇帝乘舆还宫太常寺卿随亭送
  南郊恭安于
  神库
  方泽
  太庙
  社稷以下
  御中和殿阅祝版是日设黄案于
  中和殿中
  御座之南设祝版亭于
  午门外届时奏请
  皇帝御中和殿立左楹前西向司祝奉祝版入陈案
  上
  皇帝恭阅毕行一跪三拜礼兴司祝奉祝版至午门外安设黄亭余仪同前如遣官恭代行礼本寺官由内阁恭奉至
  午门外安设黄亭恭送祭所○顺治二年奏准各
  坛
  庙读祝止读清文停读汉文○四年奏准
  太嵗
  都城隍等祭均仍旧例遣官行礼其祝辞用清文承祭并赞礼均用满官○十六年奏准祝版应书
  御名者先期送内阁敬书祀前一日
  皇帝于
  太和殿
  中和殿阅毕奉往祭所安设○又奏准
  皇帝阅祝版应增设祝版座安祝版于上不必用手
  奉视○又定祀前二日本寺奏
  阅祝版并奏
  简读祝官及祀日行礼各仪注奏章用本色纸遇吉
  庆日用红色纸○雍正二年奉
  防据太常寺奏次年正月初八日时飨初七日遇素服日期应照例停阅祝版但大祭祝文朕不亲阅于心不安若素服阅祝于礼可行否着大学士九卿等会议具奏遵
  防议准
  躬阅祝版如适遇忌辰大祀
  天
  地祝文
  皇帝仍御龙袍衮服执事官咸补服
  太庙祝文
  皇帝常服执事官咸常服不挂数珠
  社稷坛春秋致祭祝文及
  日
  月坛
  皇帝亲祭之年如遇忌辰均太常寺官由内阁恭奉
  送祭所安设○四年奉
  防嗣后视
  太庙祝版遇素服之期仍以素服具奏○乾隆元年议
  准
  太庙祝文原备
  列祖
  列后尊諡庙号诚恐宣读失仪嗣后祝版仍备书列祖全諡
  列后但书
  尊諡
  庙号○又奏准祗告各
  坛
  庙用香帛酒果脯醢旧时祝文内书牲帛粢盛等字应令翰林院随祭品更正改书谨以香帛庶羞之仪○四年覆准祭祀缮祝版时内阁委官先期在衙门斋宿恭书其太常寺糊饰祝版亦委官赴内阁敬谨办理○七年
  谕阅祝版诣斋宫应御龙袍衮服随从人等咸吉服永着为例【详礼部则例】
  一
  御斋宫顺治十四年定
  驾宿斋宫是日卤簿全设至
  天坛昭亨门西降舆太常寺卿二人恭导入
  昭亨门左门由神路左陞坛北向立太常卿跪奏
  上帝坛
  驾东向立跪奏
  配位坛
  驾西向立跪奏
  配位坛又导
  驾至神库北向立太常卿跪奏
  上帝笾豆
  驾西向立跪奏
  配位笾豆又导
  驾至神防近前立跪奏燔牛
  上帝位配位牲
  驾北向立跪奏四从坛牲阅毕
  驾御斋宫○乾隆七年定前期十五日由寺行钦天
  监择请
  驾御斋宫吉时并取时官二人豫备启奏时刻前
  期五日奏请
  驾御斋宫上香行礼恭视
  坛位前二日奏
  御斋宫仪注并奏遣分献官恭视笾豆牲牢○十二
  年奏准
  皇帝亲阅笾豆或遣官视笾豆恭
  谕防如奉
  防阅笾豆前期二日本寺进呈
  皇帝诣斋宫上香行礼视
  坛位笾豆仪注如奉
  防遣官视笾豆本寺进呈
  亲诣斋宫上香行礼视
  坛位仪注至遣官恭代先期奏请承祭官恭视
  坛位并视笾豆牲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