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437 页/共 455 页
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本缅中地有江头太公马来安正国蒲甘缅王五城元于蒲甘缅王城置邦牙宣慰司后废洪武二十七年置缅中宣慰司永乐元年改名】领长官司一 东倘长官司【宣徳年置】
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元木邦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以防怜防莱二路省入永乐二年改军民宣慰司】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元八百宣慰司洪武二十四年改置以孟绢木安孟杰三路省入】
孟养军民宣慰使司【元云逺路洪武十七年改孟养府永乐二年改军民宣慰司后废万厯十三年改置长官司】
老挝军民宣慰使司【俗呼挝家永乐二年其酋内附始置】
南甸宣抚司【元南甸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后废永乐十二年置州正统九年升宣抚司】千崖宣抚司【元镇西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省南睒入焉后废永乐元年置千崖长官司正统九年升宣抚司】
陇川宣抚司【元麓川平缅二路洪武十五年并改为府未几府废十七年置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省通西府入焉正统六年废九年改置治陇把】
孟定御夷府【元孟定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以木连谋粘二路省入】领安抚司一 耿马安抚司【万厯十三年析孟定地置】
孟艮御夷府【蛮名孟掯永乐三年内附置府以木朶孟隆二路及孟爱等甸省入】威逺御夷州【元威逺州威楚开南路洪武十七年升为府后废三十五年复置州直布政司】
湾甸御夷州【永乐元年析麓川平缅地置湾甸长官司三年升为州直布政司臣】等谨按王圻续考云蛮名细睒元属镇康路洪武十七年置湾甸州与眀志所载异今从眀志
镇康御夷州【元镇康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州后废永乐七年复置直布政司】孟宻宣抚司【成化二十年析木邦地置孟宻安抚司万厯十三年升宣抚司】
蛮莫安抚司【万厯十三年析孟蜜地置】
者乐甸长官司【永乐元年析麓川平缅地置直布政司】
钮兀御夷长官司【宣徳八年以和泥之钮兀五隆二寨置直布政司】
芒市御夷长官司【元芒施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后废正徳八年改置直布政司】孟琏长官司【永乐四年析孟定地置以木来府省入直都司】
大古刺军民宣慰使司【在孟养西南】
底马撒军民宣慰使司【在大古刺东南二司皆永乐四年置】
小古剌长官司
茶山长官司
底板长官司
孟伦长官司
八家塔长官司【以上五司在西南极邉皆永乐四年置】
刺和庄长官司【永乐四年置直都司】
促瓦长官司【旧为麓川平缅司地永乐六年置】
散金长官司【同上】
麻里长官司【永乐六年析孟养地置直都司】
八寨长官司【永乐十二年置直都司】
防兀刺宣慰使司【永乐二十二年置】
广邑州【本金齿军民司之广邑寨宣徳五年升为州正统元年徙于顺宁府之右甸】
贵州布政使司府一属州三长官司六
安顺军民府【元普定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兼置普定卫十六年于习安州地置安顺州属府十八年府废以州卫成化中徒治卫城万厯三十年升军民府】领长官司二州三州领长官司四 宁谷寨长官司 西堡长官司【皆洪武十九年置】
【臣】等谨按明志安顺府本元安顺州万厯中升为府考元志无安顺州而王圻续考及明统志并云洪武十六年置今从之
镇宁州【仍元旧】领长官司二 十二营长官司 康佐长官司【皆洪武十九年置】
永宁州【仍元旧】领长官司二 慕役长官司 顶营长官司【皆洪武十九年置】
普安州【元普安路洪武十五年改为府兼置普安卫永乐中废府置安抚司属卫后改为州万厯中徙治卫城】
【臣】等谨按安顺普安本元普定普安二路所改二路在元云南行省故编入梁州至明立贵州布政司因并改贵州从其所类録于此又贵州省志明有普定普安二卫而明志不载但附见府州条下今从此
又按以上按古梁州南境详列明代四川云南贵州三道郡县凡为府二十六州三属州四十五县二百七十卫七宣慰司九宣抚司四安抚司六千戸所八长官司六十三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五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六
舆地考
古雍州
雍州西据黒水东距西河其在天文东井舆为秦之分野兼得魏赵之交宋为陜西路及河东路庆厯初分陜西縁边为秦鳯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熈寜间又以熈河洮岷州通逺军为一路后又省五路为永兴军秦鳯两路南渡后惟存岷州一州改名西和属利州路余俱入于金分为京兆鳯翔鄜延庆原临洮五路而廓鄯湟麟府西安六州定边懐德震武三军割与西夏元平金灭夏尽得其地分立陜西甘肃二省内麟府二州并入葭州应归冀州部内若岭北一路虽非禹迹所及然以境相邻接故亦附入本州至明和寜及亦集乃兀刺海三路并属边外余陜西布政使司及行都指挥使司其地西接羌戎素尚武勇控驭之方盖自古重之矣
宋
陜西永兴军路 陜西秦鳯路 河东路
陜西永兴军路府一州十三军三县七十二
京兆府【即雍州唐京兆府京兆郡宋改永兴军宣和二年复唐旧仍号永兴军路】领县十一军一军领一县 万年【后周县隋改大兴唐复旧名宣和七年更名樊川】长安【汉县五代梁改大安唐复旧名】蓝田【秦县】鄠【汉县】咸阳【唐县】泾阳【苻秦县】栎阳【秦县后改万年唐复旧名】髙陵【汉县魏改髙陆隋复旧名】兴平【唐县】临潼【唐昭应县大中祥苻八年改】干祐【五代汉县】
【臣】等谨按马考有醴泉武功二县查二县已改醴州既载于彼此处从删
清平军【大观三年建】领县一 终南【与军同时置】
【臣】等谨按宋志永兴军路有清平军大观三年以鳯翔府盩厔县之清平镇升建京兆亦见前考鳯翔府总序此军既有领县未便只从附録宋志与京兆平列亦非今依属州之例增载
耀州【仍唐旧又为华原郡】领县六 华原【隋县】富平【魏县】三原【后魏县】云阳【汉县以上三县五代唐自京兆来属】同官【隋县】美原【唐县以上二县五代唐自同州来属】
【臣】等谨按马考有淳化县查淳化已改邠州既载于彼此处从删
醴州【唐干州政和八年更名】领县五 奉天【唐县】好畤【汉县政和八年自鳯翔来属】武功【汉县政和八年自京兆来属】醴泉【汉谷口县隋改政和八年自京兆来属】永寿【唐县干德二年自邠州来属】
华州【仍唐旧又为华隂郡】领县五 郑【秦县】下邽【汉县】华隂【汉县】渭南【苻秦县五代周自京兆来属】蒲城【唐奉先县开寳四年改天禧四年自同州来属】
同州【即汉左冯翊唐为同州冯翊郡宋因之】领县七 冯翊【隋县】郃阳【汉县】澄城【后魏县】白水【后魏县】夏阳【汉县熈寜四年省为镇入郃阳】韩城【隋县】朝邑【西魏县】
邠州【仍唐旧又为新平郡】领县五 新平【隋县】三水【汉县】宜禄【唐县】定平【唐县政和七年自宁州来属】淳化【淳化四年置宣和初自耀州来属】
寜州【仍唐旧又为彭原郡】领县四 定安【后魏县】彭原【隋县熈寜二年改庆州】真寜【唐县】襄乐【后魏县】
庆阳府【唐庆州安化郡政和七年改升为府郡仍旧】领县二 安化【唐顺化县干徳二年改】合水【熈寜四年置】
【臣】等谨按宋志有合水县熈寜四年置以华池乐蟠二县省入马氏载华池乐蟠而不载合水今据志增又有彭原县见前考寜州彭原县注内姑仍原文
定边军【元符二年筑环庆路定边城寻改为军】领县一 定边【政和年置】鄜州【仍唐旧又为乐交郡】领县五 洛交【隋县】洛川【后秦县】三川【西魏县熈寜七年废】直罗【唐县】鄜川【隋县】
【臣】等谨按五县今志失载又失载丹州一州以丹州所领之宜川县误列鄜州今依马考正之
坊州【仍唐旧又为中部郡】领县三 中部【姚秦县隋改内部唐复旧名】升平【唐县熈寜元年省为镇入宜君】宜君【后魏县】
延安府【唐延州延安郡元祐四年改升为府郡仍旧】领县十 肤施【汉县】延长【唐县熈寜八年省为镇入延州】门山【后周县隋废唐复】临真【后魏县】敷政【唐县】丰林【隋县熈寜五年省为镇入肤施】甘泉【唐县】金明【唐县熈寜五年省为砦入肤施】延川【隋县】
保安军【本延川永安镇太平兴国二年建为军】
丹州【仍唐旧又为咸寜郡】领县三 宜川【西魏义川县太平兴国中改】云岩【唐县熈寜七年省为镇入宜州】汾川【后周县熙寜三年省为镇入宜川】
绥德军【唐绥州上郡宋元符二年改建为军】
银州【后周置隋废唐复五代迄宋入西夏崇寜四年収复废为银川城】
环州【本西畨边界石晋置威州周改环州后降为通逺军宋复置】领县一 通逺【五代周县】
陜西秦鳯路府一州十七军五县四十六
秦州【仍唐旧又为天水郡】领县四 成纪【汉县后魏废后周复】陇城【后魏县唐废五代唐复】清水【汉县后废晋复】天水【唐县后废五代唐复】
【臣】等谨按马考有长道大潭二县查二县于熈寜中改岷州不应两见今据志删
鳯翔府【即汉右扶风唐改鳯翔府扶风郡宋因之】领县九 天兴【唐县】扶风【唐县】郿【汉县】岐山【隋县】寳鸡【唐县】麟游【隋县】普润【隋县】虢【汉县】盩厔【汉县复废后魏复唐改宜寿寻复旧名】
【臣】等谨按马考有好畤县好畤已改属醴州见前此删
陇州【仍唐旧又为汧阳郡】领县四 汧源【隋县】汧阳【后周县】吴山【唐县】陇安【开寳二年析汧阳地置】
【臣】等谨按马考陇州下有仪州领华亭崇信安化三县又云熈寜五年州废以所领三县改渭州与宋志合似可毋庸复出今删
泾州【仍唐旧又为安定郡】领县四 保定【唐县】灵台【唐县五代周废灵台军以县来属】良原【隋县】长武【咸平四年升保定之长武镇为县】
渭川【仍唐旧又为陇西郡】领县五 平凉【后周县唐末废五代唐复】潘原【唐县】安化【干徳初置】崇信【唐崇信城建隆四年改县】华亭【隋县唐废五代周复以上三县旧仪州熈寜五年州废来属】
原州【仍唐旧又为平凉郡】领县二 临泾【汉县后魏废隋复】彭阳【汉县唐改豊义县太平兴国初复旧至道三年自寜州来属】
镇戎军【本原州平高县至道三年建为军】领县一 彭阳
【臣】等谨按宋志惟原州有彭阳县而本军但有城无县考九域志亦云镇戎军有彭阳城咸平六年置则此非县明矣马氏误也
懐德军【大观二年本唐武州萧关县地析建】
西安军【唐灵州地元符二年置】
德顺军【本渭州陇干城庆歴三年建为军】领县一 陇干【元祐八年置】巩州【古雍州地唐巩州陇西郡后废熈寜三年复置或为通逺军】领县三 陇西【隋县唐末废皇祐四年置古渭砦元祐五年复县】永寜【崇寜三年升永寜砦为县】寜逺【崇寜三年升寜逺砦为县】
兰州【唐旧州金城郡后防吐蕃元豊中収复】领县一 兰泉【崇寜三年置】熈州【唐兰州地熈寜中置镇洮军后更名为州】领县一 狄道【汉县唐没吐蕃熈寜六年复置】
防州【唐旧州防寜郡后没吐蕃元符二年収复】领县一 敷文【崇寜三年置】河州【唐旧州安乡郡后没吐蕃熙寜六年収复】领县一 寜河【崇寜四年升寜河砦为县】
积石军【本溪哥城元符中为吐蕃所据大观二年来降改建军】
洮州【本吐谷浑地唐为洮州临洮郡后防吐蕃大观三年収复】
岷州【秦筑长城所起地也唐为岷州和政郡后防吐蕃熈寜中収复祐川一县用旧名置州】领县三 祐川【唐县】大潭【建隆三年置熈寜七年自秦州来属】长道【隋县熈寜七年自秦州来属】
【臣】等谨按岷州绍兴元年入金改祐州十二年复来归移治长道县界改名西和属利州路故宋志两处并载今依马氏列于此
廓州【唐旧州寜塞郡后没吐蕃元符中収复废为寜塞城崇寜三年复为廓州】
西寜州【即鄯州古湟中地唐为鄯州西平郡后防吐蕃元符二年以陇桚降复置崇寜三年更名】乐州【即湟州与鄯州同时収复宣和元年更名】
【臣】等谨按湟州马考附见鄯州今从宋志分列
震武军【政和六年筑湟州古骨龙城为震武城寻改建军】
河东路州三县四
麟州【仍唐旧靖康二年割麟府豊三州畀夏】领县三 新秦【唐县】连谷【唐县政和四年省入新秦】银城【后周县政和四年省入新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