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739 页/共 3614 页
治阳厥气逆。胸膈烦闷。忿忿饶怒。如发狂状。
淡竹沥(一升)赤茯苓(去黑皮二两)生地黄(一升)丹参玄参(各二两)干姜车前一盏半。去滓
犀角丸
(出圣济总录)
治阳气偏盛。气厥多怒。心胸烦满。状如狂邪。颈脉
皆
动者。
犀角梢防风升麻葳蕤(各三两)枳实(麸炒)石膏(碎各半两)甘草(炙锉一分)上三
茯苓大黄汤
(出圣济总录)
治阳厥多怒。气逆发狂。胸膈躁闷。
赤茯苓(去黑皮)大黄(锉微炒)羚羊角(镑)黄芩(去黑皮心)甘草(微炙锉)枳壳(去片。
同煎
防风茯苓汤
(出圣济总录)
治阳厥怒狂。
防风(去皮)赤茯苓(去黑皮)葳蕤白术丹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三分)细辛枣仁(三分
竹沥汤
(出圣济总录)
治气逆狂怒阳暴厥。
竹沥(一升)麻黄(去根节三两)石膏(二两)生姜芍药(各一两)大青栀子仁升麻豆大。
每服六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下竹沥半合。再煎三沸。温服日二。
泄热汤
(出圣济总录)
治阳厥。怒狂气逆。
半夏(汤洗七次切焙)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芍药杜蘅枳实(去瓤麸炒)细辛(锉如麻豆大
定神丸
(出圣济总录)
治阳厥狂怒。
白茯苓(去黑皮)远志(去心)防风(去叉)柏子仁(炒)人参(各一两一分)龙骨(一两蜜为丸。
如梧桐
羚羊角汤
(出圣济总录)
治阳气厥逆。善怒狂妄不常。
羚羊角(镑)五味子葳蕤茯神(去木)远志(去心)沙参(去芦头)酸枣仁(微炒各三
铁落饮
(出指南方)
治阳厥善怒。除烦下气。
用铁落染皂或铁浆是一味。每服用肉汤温一盏饮之。食后。一方生铁十斤煮浆。日饮一盏。空心服。
卷一百八十五 诸痹门
总论
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而成痹也。痹之为病,寒多则肉则凡有者,脉者皮骨骨支《三因方》云:凡使人烦满喘而吐者,是痹客于肺。心烦上气,嗌干气噫,厥逆胀满,是痹头小便清涕《端效方》云:痹者闭也,闭而不仁故曰痹。寒胜则痛,湿胜则重,风淫走注往来冲击而无《千金方》云:风痹、湿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胞痹,各有证候。形如风状,于脉得寒痹发风最濡,为夫痹乃阳气少阴气多,故令身寒从中出。其阳气多而阴气少,则痹且热也。诸痹风胜者则易痛。
《内经》曰:营卫虚皮肤不仁,痹而不知痛,可用蔚金散吐之。次服导水丸寒经之药泄之,郾城比及于戴乃人足昔
卷一百八十五 诸痹门
诸痹
八风散
(出《千金方》)
治八风十二痹,猥退半身不遂,历节疼痛,肌肉枯
燥,皮肤动,
面上起,或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