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742 页/共 3614 页
(方见香港脚门寒暑湿气
天麻黄汤
(《东垣兰室方》)
治素有风证,因连日醉饮,其证复来,右口角
并眼颇有侧视黄(六分)人参(四分)甘草(六分)天麻(六分)葛根(六分)当归(五分)芍药(三(七分)羌活(三分肢节分三盏,去滓温服食远,或加猪苓。(
乌头汤
(出《永类钤方》)
治风寒冷湿留痹,筋脉拘挛,不得转仄。
附子煎
(出《朱氏集验方》)
专治手臂无力,麻痹不仁,手足不随,风湿相
搏,筋骨诸大附子(一枚重八钱,慢火炮制,去皮切作十片,同生姜米泔淹一宿,去姜薄片切焙干)防细末,入乳
防风汤
(出《朱氏集验方》)
治病后足履缓弱酸痹,精神昏倦。
防风(去芦)白术北芍药当归(洗)人参牛膝(酒浸)杜仲(制)黄(炙)熟地黄粉草川芎羌活(各等分)(案:此方原缺制法及服法)
温络汤
(出《朱氏集验方》)
治气血不足,风冷留于经络,足胫寒冷,筋脉
虚弱,久成寒痹
四肢,下痰止眩晕。
白术川牛膝(酒浸)杜仲(炒)附子(炮)虎胫骨(酒炙各一两)黄(七分半)没药两二钱)川芎(七钱半)
调气丸
(出《治风经验方》)
治风虚手足麻痹,语言謇涩,胸膈滞闷,痰涎
并多。
南木香羌活舶上茴香(炒)桂(去粗皮不见火)陈皮(以上各半两)蓬莪术(锉炒)酸芎(捶碎炒各一两)食前,木瓜汤下,调气进
虎骨丸
(出《治风验方》)
治风湿麻痹,筋骨缓纵不随,及中风香港脚等。去
麻止风痛,通利虎胫骨(酥炙黄)当归海桐皮人参南木香(舶上者)附子(去皮)桂(去粗皮不见火)荆子甘菊白僵麝香(研)没药(研丸,渐加至三十丸,空
乌药顺气散
(出《和济方》)
治诸病战掉挛,眩晕麻痹。
白僵蚕川芎白芷枳壳桔梗甘草(炙各一两)麻黄陈皮乌药(各二两)干姜(
乌灵丸
(出《卫生宝鉴方》)
治患风久虚,麻痹行步艰难。
五灵脂(二两)川乌(一两炮去皮脐)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
乳香应丸治手足麻痹筋痛,补虚驻颜。
苍术(半斤或四两)川芎(炮一两)地骨(半两去土)芍药(半两)五灵脂(二两炒研)自(炒去汗)茴香(炒)钱去叶)血竭(二钱半研)压之,盐汤亦可,一方无草乌。
神效黄汤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臂或腰腿麻木不仁,并皆治之。如两
目急缩,
或中热如火,黄(二两)人参(八钱)甘草(炙一两)蔓荆子(二钱)白芍药(一两)菊皮(半两去白)为咀,每服减黄一半忌酒醋湿
芍药补气汤治皮肤间麻木,此肺气不行也。
(洁古老人立此方神效)黄(一两)芍药(一两)橘皮(一两)泽泻(半两)甘草(炙一两)上咀,每服半两,体沉痛,当泻湿
导气汤治两腿麻木沉重。
黄(八钱)甘草(六钱)五味子(一百二十个)升麻(二钱)柴胡(二钱)当归泽泻(各大盏,去滓热服食
人参补气汤治两手麻木。
黄(八分)人参(五钱)生甘草根(半两)炙甘草(二钱)五味子(一百四十个)白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