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843 页/共 3614 页

(出肘后方)用小豆一斛。煮令极烂。得四五斗汁。温以渍膝以下。日日为之。数日消尽。若已入腹者。   此之   治水病两足肿者。   (出肘后方)用葱叶及茎。煮烂渍之。日三五作乃佳。   治腿肿一月余。   用水煎服香苏饮。加槟榔萆香附子。   治肺脏受水。子母相生。传之于肾。肾水之度受病。两股沉冷。腰膝冷重。而足浮   肿。脐腹   。   (出护命方)续断干姜川芎(各半两)半夏椒目(各二铢)吴茱萸(一分)牵牛(三两)上除牵牛小豆钱。   熟水   治肾脏受水。吃药取转后。宜服此方以补之。将此药对硫黄丸。以效为期。   (出护命方)巴戟(去心)山茱萸续断黄橘皮川芎(各半两)通草(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生   治水病经久。五脏之中皆有所受。面目四肢手足悉皆浮肿。外之证候未明水在何脏   。但未伤   。脾有所伤。   不可吃此药。   (出干姜吴茱萸续断葶苈桔梗半夏官桂(去皮)羌活(各一分)椒目(三铢)槟榔煮赤小豆子和滓次日度。   治五脏受水吃转药。下得水后。吃此方以补之。   (出护命方)桑白皮干姜吴茱萸巴戟(去心焙)人参茴香肉苁蓉(去皮)芎泽泻(锉)木为丸。   即是   卷一百九十三 水病门   大腹水肿(附论)   内经言。水病下为附肿大腹。又曰。上下溢于皮肤故为附肿。其证腹大四肢小。阴下湿。   手。或体虚劳损。或食毕入水。致令水气不散使然也。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大腹水肿。大便涩。气满闷。   赤茯苓(二两)桂心(一两)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甘草(一两炙微赤锉)大腹皮(一两(三两锉)上为散   治大腹水肿。气息不通。命在旦夕。宜服此药。   (出圣惠方)桑根白皮(二两锉)昆布(一两洗去咸味)桂心(一两去粗皮)牵牛子(二两微炒)甜葶苈子大。   每   牛黄丸   (一名海藻丸出圣惠方)   治腹大水肿。气息不通。并风水。皮肤肿满   。喘急不能眠卧牛黄(二分研)桂心(去皮)牵牛子(各八分)椒目(三分)昆布(洗去咸炙)海藻(各十桐子大。   粥饮贞观   雄黄丸   (出圣惠方)   治卒大腹水病。   雄黄(六分)麝香(三分)甘遂芫花人参(各二分)上捣蜜和丸如豆大。每服二丸。加   鲤鱼茯苓汤治水肿。腹苦满急。妨害饮食。凡此满。或者虚气。或者风冷气。或   是饮气。   鲤鱼(一头重五斤者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鱼)茯苓(三两)桑白皮(切炙)泽泻(各五两)   甘甜丸   (出经验良方)   治水肿腹胀。   甘遂(半两水煮)甜葶苈(一两炒)细辛(去苗一两半)川椒(二两炒)上为末。蜜丸如梧   防己丸   (出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