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910 页/共 3614 页

方   大五补汤   (出千金方)   治时行后。变成瘴疟。   桂心(三十铢)远志桔梗芎(各三两)茯苓干地黄芍药人参白术当归黄夏麦门冬一夜令尽。   白薇汤治瘴疟。经百日或一年者。   白薇蜀漆叶(各半两)常山(一两)知母(切焙半两)大黄(生一两)鳖甲(去裙醋颗者三枚切)麻豆大。每面立效   白术丸治瘴疟。   白术丹砂(研)麝香(研)丁香诃黎勒皮安息香(入胡桃仁同研)檀香荜茇犀角为末。   臂。辟   治山瘴疟。寒热头疼方。   (出圣惠方)恒山(半两)乌梅肉(七枚微炒)豉心(半两)桃枝(一枝)柳枝(半两)鳖甲(半两涂醋粪(二十七枚服。良   麝香散治瘴疟。   麝香(研一钱)鳖甲(去裙醋炙黄半两)丹砂(研二分)甘草(炙半分)大黄(炒三分)   木香丸   (出直指方)   治瘴。   槟榔(鸡心者)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木香人参附子(大者炮制去皮脐)浓朴((炮)甘草(炙肉豆蔻(六枚去壳)胀肢下血刺痛。积年血块。手足心烦热。不思饮食。生姜汤下三十丸。取利。小儿五岁以上。疳气腹胀气喘。灯心温汤下五七丸。小者减丸数。凡胸腹饱闷不消。脾泄不止。临卧温酒下。   取利。食毒痈疽发背。岚瘴气。才觉头痛背膊拘急。即便宜服之。快利为度。常服可以不染瘴疾。凡瘴疾皆因脾胃实热所致。常以凉药解膈上壅热。并以此药通利弥善。此药本治岚瘴。及瘟疟大效。以快利为度。   菖蒲散治瘴气。久治不瘥者。   菖蒲(干者)白术(锉炒)苍术(锉焙)栀子仁荆芥穗芎(各一两)甘草(炙锉)干汤调下二   十补丸治瘴气虚弱。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困或醒。心腹胀满。痞气耳鸣。补   元气。   巴戟(去心)肉苁蓉(酒浸切焙)白术(米泔浸一宿切焙)五加皮(锉炒)石斛(去根各一三两)上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临卧温酒下。盐汤亦得。   茵陈蒿丸   (出圣惠方)   治瘴疫时气。温黄。若岭表行。此药常带随身。   茵陈蒿(四两)大黄(五两)豉(五合熬)恒山栀子仁(熬)芒硝(研)杏仁(去皮尖双末。   炼不吐欲发   露宿汤   恒山(炒一两)秦艽(去苗土)栀子仁(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三盏。   入乌梅二去滓   却毒散   (出十便良方)   治山岚瘴气。有黑雾起处。急服。   麻黄(去根节)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各一两)乌头(炮去皮脐)白术(各半两)防风(温酒调下木多上痢   乌梅汤治瘴气。   乌梅(锉焙一斤)半夏(半斤生姜绞汁浸二宿焙干)桂(去粗皮一两)马鞭草(焙半斤)荆五片煎   丹砂丸治山岚气。安心脏。   丹砂(研半两)阿魏(一分米泔浸令软研以醋为糊用)白术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当归酒嚼下   秦艽汤治山岚瘴气如疟。   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各半两)恒山(二分)乌梅肉(三枚)糯米(一撮)上锉如麻豆   常山饮治山岚瘴。面黄力劣。寒热往来。心胸烦闷。   常山(二两)干漆(炒烟出三两)甘草(炙锉一两)豉(生用一合)上捣筛。   每服五钱。水   豫固丸治岭南诸瘴。   丹砂雄黄(各一两井水飞过令干)鬼臼(半两为末)阿魏(一分用酒半升熬成膏)上药研病者   香椿散治瘴气恶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不思饮食。憎寒壮热。发过引饮。二   广七闽多   瘴。又谓黄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