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1998 页/共 3614 页

治卒食噎方。   (出圣惠方)上为鸡毛烧灰五两,滑石末三两,相和令匀,不拘时候,煎榆白皮汤,调下一钱。   撞气阿魏丸   (出和剂方)   治五种噎疾,九般心痛,癖气块,冷气攻刺,及脾胃停寒,胸满膨胀,腹痛肠鸣   ,呕吐酸水,丈夫小肠气,妇人血气,攻刺等疾。   茴香(炒)青皮(去白瓤炒)甘草(炒)蓬莪术(炮一方用苍术)川芎陈皮(去白各一两)片子盐淹半每药丸一斤,用朱砂七钱为衣,丈夫气痛,炒姜盐汤下,一粒至二粒。妇人血气醋汤下,常服一粒,烂嚼,茶酒任下。一方丈夫气痛,炒茴香汤下。   神曲丸   (出指南方)   治食噎。   神曲(一两)陈橘皮(二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含化。   嘉禾散   (出指南方)   治气噎。   沉香丁香藿香叶诃子(去核)大腹子(炒)橘皮、杜仲(去皮杵姜汁酒拌一宿)白术斛(去根酒炒三两)谷(炒半两)半夏曲神曲(各一分)五味子(炒半两)上为细末服五钱,水二盏,干柿半个切,同煎一盏,细呷之。   调气丸   (出指南方)   治气噎。   牵牛曲(四两)陈橘皮(一两)青橘皮(二两)木香(二两)上为末研匀,水丸如梧桐子大   小七香丸   (出卫生家宝方)   能温中快膈,治食噎,饮食不下,冷痰翻胃,腹胀脾冷,远年茶酒食积,眼睑俱   黄,赤白痢疾,脾毒泄泻,妇人脾虚血气。   益智仁(六两)缩砂仁(二两)广术(二两炮)香附子(炒去毛十二两)丁香(十二两)大,每服二丸,温酒闷者,先嚼二十丸,   通气汤   (出御药院方)   主胸满气噎。   半夏(汤浸八两)生姜(六钱)大枣(二钱去核)桂(三钱去皮)吴茱萸(半钱炒黄)上五候。   治热噎胸前噎塞不通,饮食不下,所有汤水饮食,只到喉中便吐出,所咽者津   液,只到喉中,亦便吐出。口胶非时,唾中涎溢,大腑秘热,出后不快,先用葱汤洗谷   道两三次,后用此方,通引大腑气,令得通顺,出后宽快,然后吃后方药,以效为度,   为脏腑虚实不定,今   治风噎病   (出护命方)牵牛子(二两半)皂角(一两去黑皮炙干)上为细杵,罗为末,每服三钱,用旧笔管盛药,   治噎病。如前方所说病根,用引大腑,药了大腑通快,宜服此方。   沉香木香(各二铢)羌活防风川芎荆芥穗枇杷叶(新布拭去毛炙)牵牛(熟使)后去滓服   治噎病,如前方所说病根,用前方引大腑,药已得通畅,血脉盛者,即吃此方。   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甘草沉香(各三铢)紫苏叶荆芥穗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以生   治噎塞不通,因忧悲而得,大腑不通,宜先用引大腑,药了后,吃此方,须是大腑   通,吃此桑寄生防风枇杷叶木香川芎(各一分)细辛(四铢)牵牛(熟使半两)上细杵,罗   治冷噎不通,饮食不进,身上厥冷,胸前如有冷物一块,填塞心胸,大腑虚冷,宜   服此药。   藿香细辛菖蒲半夏甘草(各一分)干姜豆蔻吴茱萸蓬莪术川芎(各一两)两)上细杵,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二分,生姜三片,同煎取一盏一分,空   治胃寒履湿,四肢厥冷,胸前噎塞,饮食不下,腹胁胀满,大腑虚冷。   草豆蔻(半两)防风(去芦)细辛肉豆蔻木香藿香川芎(各一分)官桂(去皮)丁香(各三铢)上细锉,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一二沸,和渣,空心吃之。   东坡先生家藏五行记云:绛州僧病噎,不下食,告弟子:"吾死之后,便可开吾胸喉,视有子置器绕器中走   主噎哽,心胸痛满   (出本草)上用屐鼻绳,经久远,欲烂断者,煎水服之良。   治食硬   (出本草)上鹰屎烧灰,服方寸匕,虎野狼雕屎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