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79 页/共 3614 页

八味肾气丸   (出千金方)   治虚劳不足。大渴欲饮水。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   利。小腹胀满。   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心附子(各二两)上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日三加至二十五丸。   仲景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治大风冷。姚公云。加五味子三两。苁蓉四两。张文仲云。加五味子苁蓉各四两。肘后方云。地黄四两。附子泽泻各一两。余各二两。   五加皮酒   (出千金方)   治虚劳不足。   五加皮枸杞白皮(各一斗)上咀以水一石五斗。煮取七斗。分取四斗浸曲一斗。   余三斗用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熟压取服之。多少任性。禁房事。如法将息愈。   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虚劳呕逆(附论)   夫虚劳之人。中焦有冷。不能化谷。寒气入胃。痞满不通。故虽能食。而胃亦不受。使气上行。令人呕逆。痞闷不安。心下逆满也。虚劳呕逆者。为劳伤之人。五脏不安。六腑不调。胃气虚弱故也。胃为水谷之海。今既虚弱。复有寒气所侵。则不胜于水谷。故气逆而呕也。   方   七香丸治虚劳脾胃虚冷。寒痰呕吐。心腹胀满。痛。水谷不消。   零陵香(去梗)甘松香(去土各一两)藿香(去梗)木香(各一两五钱)丁香皮(锉)沉香(各五钱)麝香(研)红豆蔻(去皮)草豆蔻(去皮)荜澄茄(各一两)山芋槟榔(煨各二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熟)白术半夏(汤浸七遍去滑)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白豆蔻(去皮)人参酱(各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三分)甘草(炙一两五钱)上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生姜汤下。   浓朴丸治虚劳脾胃气弱。呕吐口干。烦渴不能饮食。四肢疼痛。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熟)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干姜(炮)白术薏苡仁(各一两五钱)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甘草(炙)牛膝(酒浸焙各一两一分)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叶)食茱萸大麦(炒各三分)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   诃黎勒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呕逆。不纳饮食。四肢少力。胸   膈烦闷。   诃黎勒皮(一两)黄(一两锉)白豆蔻(去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白术(各三分)半夏(汤浸七遍去滑)槟榔(各五钱)人参(去芦头)前胡(去芦头各三分)浓朴(一两去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赤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胸膈气满。呕逆。不纳饮食。   赤茯苓(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各三分)丁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各五钱)黄(锉)白术(各三分)五味子枳实(麸炒微黄各五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诃黎勒皮(三分)桂心(五钱)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藿香汤治虚劳脾胃久虚。吐逆不下食。   藿香叶人参白茯苓(去黑皮)桔梗(去芦头炒)桂(去粗皮)木香白术甘草(炙)杏仁(汤浸皮尖麸炒)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炒令黄各五钱)枇杷叶(十片拭去毛炙)上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候。   黄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不和。吃食呕逆。   黄(锉)诃黎勒皮(各一两煨)桂心(五钱)半夏(五钱汤洗七遍去滑)白术白茯苓草豆蔻(去皮)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两)人参(三分去芦头)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五钱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   半夏饮治虚劳胃气寒。中脘痞闷。呕吐多痰。不思饮食。   半夏(一两汤洗去滑用生姜二两同捣作饼子焙干)丁香木香(各一分)白术沉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五钱)甘草(炙)草豆蔻(五枚去皮)青橘皮(汤浸去白炒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半分。煎取一盏。去滓。温服。   白术汤治虚劳胸中气满。痰饮癖结。或时呕逆。不欲饮食。   白术陈橘皮(汤浸去白炒)白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前胡(去芦头各一两)枳实(麸炒)半夏(汤洗七遍去滑)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分)甘草(炙五钱)上锉如麻豆。   每服   橘皮汤   (出圣惠方)   治虚劳呕逆。烦渴不能食。四肢少力。   陈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半两)白茯苓白术人参(去芦头)麦门冬(去心)黄(锉)枇杷叶(去毛炙微黄各五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前胡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脾胃气滞。胸膈痰壅。不欲食。即呕逆。   前胡(一两去芦头)赤茯苓(五钱)陈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五钱拭去毛炙黄)槟榔人参(去芦头)草豆蔻(去皮)半夏(汤浸七遍去滑)甘草(炙微赤锉各五钱)上为   白术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