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81 页/共 3614 页
人参佛耳草款冬花寒水石没药(别研各二钱)上为细末。用枣十四枚去核。
以没药末入于枣内。每服枣二枚。药末一钱。同枣相合。细嚼。白沸汤或淡姜汤下。
四圣散治咳嗽有血。
晋盐槐花子干葛山栀子仁上为末每服二钱。加乌梅甘草少许同煎。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服。
炙肝散治咳嗽。血不止。
栝蒌(不去皮用瓤瓦上焙干)乌梅(大者五个去核同前药焙)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热炒别研)上为末。每一捻。猪肝一片。切开入药在肝内。火上炙熟。放冷嚼。津液吞下。
食后及临夜服。
止红散治心肺客热。咳嗽吐血。
北柴胡(去苗一两)胡黄连宣连(各五钱)上为末。入上朱砂少许研匀。每服三钱。
水一盏煎半盏服。
一捻金散治虚损劳嗽。咯血吐血。心胸不利。上气喘急。寒热往来。盗汗羸瘦。
肢节疼痛。肌肉枯槁。咳嗽不已。涎痰壅盛。夜卧不安。截劳气。定喘满。化痰涎。疗
风痫。倒卧不杏仁皂荚子(各六两)黄明胶(锉三两)半夏巴豆天南星(锉)阿胶(锉各三两)白矾(一两五钱)上药入藏瓶内。外留一穴子。出烟。盐泥固济。候干用炭半斤。令烟尽为度。却用泥塞合出烟眼子。放冷一宿。研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自然汁调成稀膏。入齑汁半盏。空心临卧服。
知母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心肺有热。咳嗽唾脓血。大能解劳除热。调顺
营卫。
黄(一两蜜炙)白芍药生干地黄黄芩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头)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头)知母(以上各三分)甘草(炙五钱)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入生姜三片。淡竹叶三十叶。小麦五十粒。同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
人参紫菀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咯血。痰涎上盛。咳嗽喘重。寒热往来。
肩背拘急。劳人参(去芦头)紫菀(洗去芦头)陈橘皮(去白各一两)贝母(去心)桑白皮五味子(各二两)紫苏叶(四两)甘草(炙)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用麸炒令熟各五钱)上为
黄散
(出经效济世方)
治虚劳有热。咳嗽脓血。口苦咽干。胸满短气。
黄(四两去芦)甘草(一两炙)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不计时候。
紫金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虚劳咳嗽咯血。涎痰壅盛。
新棉灰(一两)汉防己(一两)甘草(炙五钱)阿胶(五钱蛤粉炒)麝香(五钱别研)乳香(五钱别研)上为细末研匀。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腊茶清下。
食后或临卧服。
知母散治虚劳咳嗽。咯血。日渐瘦劣。
知母白芷人参半夏(汤浸七次入生姜五钱同捣末曝干)防己(各五钱)杏仁(去皮尖双仁用栝蒌瓤同炒黄)黄明胶(炒令燥)贝母(去心各一两焙)上为散。每服一钱。
食后临卧。糯米饮调下。
葶苈汤治虚劳咳嗽。咯血。日渐瘦劣。声音不出。
葶苈(隔纸炒)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贝母(去心)百合麦门冬(去心焙)生干地黄(焙)上等分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皂荚子二十枚。同煎至五分。去滓稍热服。
空
黄散
(出简易方)
治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四肢倦。脚无力。
黄麦门冬熟地黄桔梗(各五钱)甘草(一分)白芍药(五钱)上为末。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服。一方有五味子人参各二钱。无姜。名五味子黄散。
治虚劳久嗽咯血
(出海上方)上用五倍子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温茶一大口许调匀。食后服。米饮半盏调服亦得。
黄鳖甲散
(出和剂方)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
咽干。颊赤心黄(一两)桑白皮半夏(制)黄芩甘草(炙)知母(焙干)赤芍药紫菀(各五钱净)地骨皮(各六钱六分净)白茯苓(焙)生地黄柴胡秦艽肉桂人参桔梗鳖甲(去酥)天门冬上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一大盏。煎服食后。一方无黄芩。一方无肉桂。名人参黄散。
卷二百三十二 虚劳门
虚劳唾稠粘(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