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90 页/共 3614 页

温服。一方减大黄附子。空心食前。   五味子丸   (出卫生家宝)   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鬼交。骨肉烦痛。腰   背酸痛。动辄微喘。   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上   钟乳散   (出千金方)   治五劳七伤。虚羸无气力。伤极方。   钟乳(六两无问粗细以白净无赤黄黑为上铜铛中可盛三二斗并取粟粗糠二合许纳铛中煮五六沸乃纳乳煮水欲减又添如故一时出以暖水净淘之曝干研不作声止重密绢水下澄取用)白马茎(别捣)硫黄(别研)人参磁石桂心僵蚕石斛铁精(各一两)蛇床子(三两)鹿角(一两)上为末。以枣膏和捣三千杵。酒服三十丸。如梧桐子大。日再。   慎房室   补劳瘦方   (出本草)以雁脂和豆黄作丸。服之。肥白人。   治羸病患。皮肉干枯。身上麸片起。   (出本草)用刺热人血饮之。   治劳瘦   (出本草)用蚕蛹子食之。   又方   (出本草)用(音湍野猪也)肉同五味煮如常食之。令人肥白。服丹石之人。可常常食之。永无丹石之患。   治骨节热。积渐黄瘦。   (出本草)用土红山叶捣烂。酒浸。服之。   五味汤主逆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   (出本草)取五味子一大合。以木杵臼细捣之。置小瓷瓶中。以百沸汤投之。入少蜜。即密封头置火边良久。汤成堪饮。   治风眩羸瘦。小儿惊痫。丈夫五劳。手足无力。   (出本草)用羊头一枚洗。如法蒸令熟。切以五味调和食之。   卷二百三十三 虚劳门   导引法   养生方云朝朝服玉泉。使人下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也。玉泉。口中唾也。朝未起早漱口吞之。辄琢齿二七过。如此者三乃止。名曰练精。又云。咽之三过乃止。补养虚劳。令人壮强。   卷二百三十三 虚劳门   虚劳惊悸(附论)   夫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心藏神。其主脉。若劳伤血脉。致心气不足。   因为邪气所乘。则令人精神惊惕。悸动不定。若水停心下。水气乘心。亦令悸也。   方   牛黄丸治老少气虚弱。惊悸。语则劳乏。气短镇心。   牛黄(研)紫菀(去苗土)菖蒲(各二两)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茯神(去木)紫石英(研)附子(炮裂去皮脐)防葵(各一两)铁精(一分半)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一两五钱)丹参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焙)甘草(炙各一两一   当归汤治虚劳惊恐。虚烦不得眠睡。   当归(切焙)防风(去叉)甘草(炙)远志(去心)猪苓(去黑皮)茯神(去木)桂(去粗皮)黄(锉细)人参芎白术白芍药熟干地黄(焙各五钱)五味子(一分)酸枣仁(汤浸去皮炒用三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以水一盏。入枣三枚。擘破。生姜一片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服。夜卧再服。   黄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惊悸不安。心膈烦满。不能嗜食。   黄(锉)人参(去芦头)桂心当归赤石脂(细研)茯神龙齿(细研)朱砂(细研)远志(各一两去心)桔梗(去芦头)柏子仁(各三分)五味子(一两)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焙)薯蓣(一两)枳实(一分麸炒)上为末。入研之药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二十丸。   龙齿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风邪惊悸。心气不足。吃食少。四肢瘦损无力。   龙齿(三分)黄(锉)熟干地黄(各二两)人参(去芦头)柏子仁防风(各三分去芦头)独活(三两)甘草(炙微赤锉)枳壳(各五钱麸炒微黄去瓤)白术干姜(炮治锉)桂心(各三分)鳖甲(一两涂醋炙微黄去裙)桔梗(五钱去芦头)茯神(一两)上为末。炼蜜和   柴胡汤治虚劳羸瘦。心虚惊悸。气乏力少等。   人参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惊悸。不能食。神思虚烦。不多睡。宜服安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