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292 页/共 3614 页
夫邪气之客于人也。或令人目不得眠者何也。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其出悍剽疾利。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息也。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分。行于五脏六腑。今邪气客于五脏六腑。则胃气独营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
则
方
大竹叶汤疗虚劳客热。百病之后。虚劳烦扰。不得眠卧。骨间劳热。面目青黄。
口干烦躁。偃不自安。短气劳乏。少食不得味。纵食不生肌肤。胸中痰热。烦满愦
闷。
甘草(二两炙)小麦(五合完用)黄当归人参前胡知母(各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三两洗)芍药(二两)栝蒌根(一两)粳米(一升)黄芩(一两)生姜(四两)龙骨麦门冬(六合去心)桂心(各三两)竹叶(切一升)上切。用东流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夜二。不过两剂。如汤沃雪效。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烦热。肢节拘急。疼痛不得睡卧。
羚羊角屑当归(各三分)白茯苓酸枣仁(各一两微炒)黄(锉三分)半夏(汤浸七遍去滑)防风(去芦头)甘草(炙微赤锉)桂心黄芩远志(去心)萆(锉)人参(去芦头各半两)麦门冬(一两去心)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
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鳖甲丸
(出圣惠方)
治虚劳羸瘦。四肢烦热。疼痛。吃食减少。不得睡卧。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酸枣仁(微炒)羌活黄麦门冬(去心焙)柴胡(去苗)白茯苓人参(去芦头)牛膝(去苗)知母五味子白芍药(各一两)上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三十丸。
鳖甲丸治虚劳不得睡眠。
鳖甲(去裙醋炙)酸枣仁(炒)羌活(去芦头)黄(锉炒)附子(炮裂去皮脐)柴胡(去苗)白茯苓(去黑皮)肉苁蓉(酒浸切焙)牛膝(酒浸切焙)知母(焙)五味子(炒各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暖酒下。
千里水汤疗虚劳闷不得眠。
半夏(三两洗)生姜(四两)麦门冬(三两去心)酸枣仁甘草(各二两炙)桂心(三两)黄芩萆人参(各二两)茯苓(四两)秫米(一升)上切。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扬之万过。澄清一斗。煮诸药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酢物、生葱等。一方有远志半两。秫米一合。生姜半分。煎服。名半夏汤。
茯神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起动汗出。怕热。多惊恐。不得睡卧。
茯神人参(去芦头)熟干地黄牡蛎(烧为粉)麦门冬(去心焙)黄(锉)酸枣仁(微炒)龙骨(各一两)五味子苍术甘草(炙微赤各五钱)上为散。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
地黄汤治虚劳不得眠。
生地黄(五两)香豉(五合绵裹)人参(二两)粟米(五合)茯苓知母(各四两)麦门冬(去心)前胡(各三两)枸杞根皮(五两)甘草(二两炙)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四服。忌海藻、菘菜、芜荑、酢物。
木香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烦热。不得睡卧。两胁妨闷。不思饮食。
木香(五钱)酸枣仁(一两微炒)人参(三分去芦头)白术(五钱)黄(三分锉)诃黎勒皮槟榔柴胡(去苗各一两)桂心(五钱)白茯苓(一两)上为散。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心热烦躁。忧恚少睡。
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焙)榆白皮(锉)苦参(锉)地骨皮黄连(去须)黄芩龙胆(去芦头)生干地黄甘草(炙微赤锉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
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猪肉、芜荑。一方无甘草。
酸枣仁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烦热。不得睡卧。宜调顺营卫。
酸枣仁(微炒)白茯苓人参(各一两去芦头)当归(五钱)麦门冬(一两五钱去心焙)紫橘皮(三分汤浸去白瓤焙)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忌醋物菘菜。
茯苓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烦热。四肢疼痛。不得睡卧。
酸枣仁(微炒)白茯苓麦门冬(去心焙)白芍药紫苏茎叶黄(各一两锉)人参(去芦头)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甘草(炙微赤锉各三分)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虚劳少气。四肢疼痛。心神烦热。不得睡卧。吃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