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 第 2852 页/共 3614 页
取蔚臭草捣取汁。服一鸡子。滓封上。热即易之。
疗发背。及诸疮久不瘥有效方。
先以甘草汤洗疮。拭极干。乃嚼胡麻敷上。干即易。从旦至日西。去胡麻。乃取黄连末、滑石末、中半相和。以敷疮上。数数易。明日又根据前敷胡麻及黄连等末。更不须洗疮。
不过六七日即瘥。必效。
治发背疽疮、疮、瘰、脑疽。
大效。
治发背已结成脓。栝蒌涂方。
用生栝蒌根细锉。捣研如糊涂之。日三五度即瘥。一方为末。苦酒和敷。
治发背初觉肿。痛不知定处。
以湿纸贴之。先干处即是。若病根多。速觅水蛭。湿令入病处食血。数易甚良。
治一切痈肿及发背。疼痛不可忍。但未成脓者。
用甘草一两。微炙捣碎。水一大升浸之。器上横一小刀子。置露中经宿。平明以物搅令沫出。吹沫服之。但是疮肿发背皆可服。一方用生者为末。酒调二钱匕频服。王中奉虔服之得效。
治发背已发未结成。已结成未溃。
用牛皮胶二两。酒二升。生甘草一寸。同煮。候牛皮胶溶化放温。令病者徐徐饮尽。如未结成即消。已结成则易溃。已溃则易瘥。如未效。再用必效。
治发背痈疽。一切毒疮。疮口大窟。
用腊月干桑叶不拘多少。碾为细末。以新汲水调涂疮上。如疮有脓血。即干糁用之。如疮在脚膝间。敷药了。用帛子裹之。神效。一方煎汤皆可用。
治发背
其疮临发之时。用蓖麻子一合。剥去皮。用白胶香一处捣细。摊纸上。放宽大贴了。方才发则散。已成者即溃。言已见效。
治发背
以不耕之地。遇野人粪为虫鸟所践处。即以杖去粪。取其下土筛。以敷之。即如冰着背也。
治背疮。热肿。
取蕺汁盖之疮上。开孔以吸热毒。冷即易之瘥。
治发背初发。已成口。未成口。
用牛耳枫树根。其叶小而三叉。叶上无毛而光者。酒擂滤滓。饮酒。以滓涂疮。仍服乳粉内托散。
犀角丸治一切痈肿及发背。疼痛不可忍。但未成脓者。
(方见小犀角丸)
羚羊角散内消发背。
(方见大全内消散)
糯米膏治发背疽毒。一切恶证。
糯米(先洗七次绢袋挂当风二七日炒一斗)紫河车(去皮毛生用根赤者不用白者五两)五倍子(瓦燥之五两)白蔹(真者如白萝卜干色白味苦甘二两)黄柏皮(炒焦五两)黄芩(炒干五两)白芨(生二两)当归(酒浸焙干二两)上为末。酸醋调入瓶。时取敷患处。
若已成欲破。加白丁香。雀矢尾直起者鸟尖。为末。和上药点头上。却用不加之药敷四畔。
内服白术、黄三两。蜜炙木香、当归各一两为末。酒下二钱。病在四肢食后服。膈上眠时。
膈下空心服之。秘传神效。
治发背疮云。凡发背者。自内而外也。热毒中膈。上下不通。所以蒸背上虚处。先
三五日隐脉妨闷。即渐成脓。见出皮肤。结聚成脓也。其方如后。
白麦饭(颜色黄白类麦饭者曾作磨尤佳炭火烧红醋中浸之十次为末)白蔹末(与上等分)鹿角(二三寸截之不用自脱者凡带脑骨者即非自脱炭火烧灰尽为度碾罗为末倍前二味)上并捣细末。取多年米醋铛中煎令鱼眼沸。即下前件药末。调如稀饧。以篦子调敷肿上。只当疮头留一指地面。勿令合。以出热气。如未脓。当内消。若已作头。当撮小。若日久疮甚。肌肉损烂。筋骨出露。即布上涂药贴之疮上。干即再换。但以膈中不恶。无不瘥。切忌手伤。
宜慎之。此方东坡先生具载得效姓名甚多。兹不多述。惟后之用药君子。当信先生之说。故予不敢私秘其良方也。
白散子治发背、候取下毒物。次用清凉膏贴之。
白附子大香附子(各半两)半夏(一分姜制)黑牵牛(二两半生半炒令熟)大甘遂(一分以大麦炒侯麦黄赤色去麦不用次以极慢火炒之)上为末。量患人虚实加减。每服二钱。以蜜酒调下。续饮温酒一两盏。候所苦处刺痛为度。微利三五行。泻出恶物即瘥。次用膏药贴之。气盛者一服二钱。余更裁度。
清凉膏治发背等。先用白散子取之。次用此药贴之。
川当归(二两)香白芷木鳖子肉白芨芍药黄柏白蔹(各一两)乳香(另研)腻粉(各少许)白胶(少许)黄丹(五两)上用清麻油十两。煎上七味候紫色去之。
入槐柳枝各七寸。再煎少顷又去之。入黄丹五两。熬成入乳香等。重绵滤入罐子内贮之。用如常贴。
治发背一切痈疽。金石药毒发。
上用紫背车螯大者。盐泥固济。火通红。放冷、研为极细末。地上出火毒一宿。以甘草膏子丸如梧桐子。每服三五十丸。甘草汤下。日进三服。第三日取下恶物。用后药贴之。
贴疮白膏药
上寒水石不拘多少。火通红。入瓷器中。封口令密。沉井中一宿。取出研极细。以腊月脂和膏。稀稠得所。自疮赤尽处涂之。阔一指许。上以薄纸为花子。中心留一孔贴定。渐次赤退。即迤逦移近里至愈。红花孔子外所留纸。令与所留药阔狭等。
沉香散治发背。止燥渴疼痛。内消毒瓦斯。
赤小豆(一合)人参(一两)甘草瞿麦黄芩黄(各一两锉)白蔹(半两)当归(一两细锉炒)沉香(一两)上为细末。温水调下二钱。不计时候。日二三服。
车螯酒治发背痈疽。
车螯壳(一二个泥固济火过为细末)灯心(三十茎)蜜(一大匙)栝蒌(一个)上碎。剥栝蒌。用酒一升。以下煎三味微熟。调车螯末二大钱。不过两服。痛止。